1.200 兼顾利弊
推荐阅读: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重生民国娇小姐、奋斗1981、神医狂妃:邪王,甜甜宠、毒妻难逃:仙尊,太强势!、冥婚,弃妇娘亲之家有三宝、舌尖上的大宋
一五中文网 www.15zw.com,最快更新刘备的日常最新章节!
“如此,百姓便是人心否?”刘封所问,句句皆是关窍。
“然也。”蓟王答曰:“少时,为父恩师卢少保,言:豪门、寒门皆是百姓。故家门,亦不例外。”蓟王言下之意,百姓乃指全体国民。不分贵贱,不别亲疏。王法当前,一视同仁。
“善恶如何分?”刘封续问。
“‘夫民别而听之则愚,合而听之则圣’。便是所谓‘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蓟王续答:“切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熙熙攘攘,利来利往。弄清彼此利益关切,方能明白症结所在。所谓分歧亦或是纷争,归根结底,皆是利益。
“喏。”八王子齐声应诺。
蓟王言中深意,诸王子需日后,亲身体会。
大汉和亲之策。始于高祖。亦做“和戎”、“和番”。更加大汉,家国天下。民谓“家和万事兴”。蓟国兼容并蓄,包罗万种,诸夏和合,蔚然成风。亦是家风使然。
蓟王国事繁忙。诸王子稍后自去,前往凤凰殿,拜见嫡母公孙王后。八王子,乃公孙王后并七贵妃所生。时蓟王尚为临乡侯,一妻八妾,不出家门。且能为蓟王诞下二子者,亦不出家门。蓟王家,王子公主,皆得食邑。蓟王一城,足比万户一上县。先前不敢多生,只因千里之国,仍不足分。今又并辽东属国,顺延国境。五百城港,可分五百子嗣。
且还不计,海外封国。
尤其西域诸妃。求子之声,不绝于耳。六宫之主,公孙王后,自能体会。奈何夫君容成术大成,收放自如。雨露均沾,难比登天。谓负万物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又说,孤阴不长,独阳不生。
故而“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
是为“阴阳相济”也。
西域诸妃,欲求二子,只因利益羁绊,日益厚重。且婚姻是最高等级的联盟。子嗣乃最为坚固的纽带。奉子成婚,亲为一家。非家破人亡,而盟约不断。
且与寡情薄义,生性薄凉之主,只取其利,不纳其害。云泥之别。蓟王从不轻易舍断离。正如,麟子阿斗,于国有利。养母甘后,于国无益。趋利避害,人之常情。蓟王若坐视不理,任由甘后投井而亡。于家国皆有大利。且天下亦无可指摘。毕竟“人各有命”,“人力莫及”。救之不及,无可奈何。此乃神鬼无觉,唯己自知。然蓟王爱恨分明,道义心存。如何能割舍骨肉亲情,杀母立子。
十月怀胎,母子一体。更如何割去。所谓“扬长避短”,又谓“取长补短”。却从未听闻“取长割短”。蓟王能取其利,容其害。正如国国之间。各有利害,兼顾利弊。盟约如券书,有收获,亦有付出。坐享丝路流金。亦需调解沿途纷争,护各国安危。
终归“金无赤足,人无完人”。许子远,设连环奇谋。以身家性命,试蓟王真心。如今心悦诚服,痛改前非。亦是蓟王能兼顾利害。许子远所为,便是所谓“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侍”。
身为人臣,尚且如此。试想,为一国之主,兴衰存亡,岂不慎重。
蓟王辨物识人,绳之以公道,不量之以私术。简而言之,不以个人喜好,评判是非功过。是为公私分明。600
五胡乱后,再无百家。只剩儒教,更无儒家。正因失去了兼容并包,家国天下的胸怀。
凡称“家”,多是和合之风。凡称“教”,皆是排他性的知识垄断,及思想禁锢。
汉唐之后,再无儒家。只剩儒教。其结果。与所有盛极一时的宗教类似,最终皆消失于庙堂。
故而,禁锢诸夏千年,不是儒,而是教。
天下皆知,蓟王兼顾利弊。西域诸妃,故盼多生子嗣。以求根深蒂固,有备无患。
数九寒冬,蓟王亦不得一日清闲。存恤国中老弱孤寡。衣服皆出自少府织室。乃后宫佳丽,日常所织。命少府缝制冬衣,并薪炭米肉,林林总总,遍赐国中。尤其所赐米肉,多出太医寺义仓。此乃国主恩义。故又称“恩赐”。
楼桑宗亲,乃刘备携公孙长姐,并族中叔父,亲自登门。所赐虽于国中无二。王、后同赐,足见恩义。八王子亦虽父母同行。耳濡目染,言传身教。当可体会,最为宽泛的百姓之属,及最广泛的道义所存。
蓟王夫妇,于楼桑老宅设宴。与楼桑宗亲同乐。
舅父等范氏宗亲亦在。文、修、武、备。刘氏四子,兄弟齐聚。大兄刘文,为太仓令。二兄刘武,为真番属国都尉,俸比二千石,掌蛮夷降者,稍有分县,治民比郡,有丞、候、千人等。四弟刘修为赀库令。与大兄刘文,同食真二千石禄。蓟国二千石,可想而知。
话说,遥想当年。宗祠大考。楼桑四子,名列前茅。老族长,求名师授业。岂料那位名不见经传的涿县城中大儒,只愿收为著录弟子。
如今再回想,不知可曾悔不当初,扼腕叹息。
话说,楼桑距涿县,不过十里。奈何蓟国数次并土,皆未能将涿县收入国中。究其原因,涿县乃郡治,又县为郡名。若将涿县并入蓟国,涿郡又当何为。
涿县楼台近水。少君侯,还称少君时,涿县属吏便与楼桑宗亲多有往来。举家迁入蓟国者,亦不在少数。涿县因而得利。亦是幽州雄城。吏治民生常为诸郡之先。
两汉以来,幽州本就是匈奴归义侯国,林立之地。汉胡向化,屡见不鲜。自少君侯一战灭鲜卑,草原零散部族,不愿为“亡胡”,便纷纷内迁。西林、安次,皆循此例。
西林马邑,横竖七里,与逎国一林之隔。轨路车楼,豢养良马五十万匹。国中青储饲料,足量供应。紫花大堤,苜蓿随时割取。逢赛马日,贩卖馕烧,青甘,干果、肉脯,居家日常,纺毛织毯。日渐富足。
尤其西林邑民,多以刘为姓。先前胡杂马贼妇孺,尊刘备为“大人”,今称“单于”。乃旧习难改。邑中少年,皆尊“王上”。
谓潜移默化,莫过如此。
“如此,百姓便是人心否?”刘封所问,句句皆是关窍。
“然也。”蓟王答曰:“少时,为父恩师卢少保,言:豪门、寒门皆是百姓。故家门,亦不例外。”蓟王言下之意,百姓乃指全体国民。不分贵贱,不别亲疏。王法当前,一视同仁。
“善恶如何分?”刘封续问。
“‘夫民别而听之则愚,合而听之则圣’。便是所谓‘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蓟王续答:“切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熙熙攘攘,利来利往。弄清彼此利益关切,方能明白症结所在。所谓分歧亦或是纷争,归根结底,皆是利益。
“喏。”八王子齐声应诺。
蓟王言中深意,诸王子需日后,亲身体会。
大汉和亲之策。始于高祖。亦做“和戎”、“和番”。更加大汉,家国天下。民谓“家和万事兴”。蓟国兼容并蓄,包罗万种,诸夏和合,蔚然成风。亦是家风使然。
蓟王国事繁忙。诸王子稍后自去,前往凤凰殿,拜见嫡母公孙王后。八王子,乃公孙王后并七贵妃所生。时蓟王尚为临乡侯,一妻八妾,不出家门。且能为蓟王诞下二子者,亦不出家门。蓟王家,王子公主,皆得食邑。蓟王一城,足比万户一上县。先前不敢多生,只因千里之国,仍不足分。今又并辽东属国,顺延国境。五百城港,可分五百子嗣。
且还不计,海外封国。
尤其西域诸妃。求子之声,不绝于耳。六宫之主,公孙王后,自能体会。奈何夫君容成术大成,收放自如。雨露均沾,难比登天。谓负万物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又说,孤阴不长,独阳不生。
故而“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
是为“阴阳相济”也。
西域诸妃,欲求二子,只因利益羁绊,日益厚重。且婚姻是最高等级的联盟。子嗣乃最为坚固的纽带。奉子成婚,亲为一家。非家破人亡,而盟约不断。
且与寡情薄义,生性薄凉之主,只取其利,不纳其害。云泥之别。蓟王从不轻易舍断离。正如,麟子阿斗,于国有利。养母甘后,于国无益。趋利避害,人之常情。蓟王若坐视不理,任由甘后投井而亡。于家国皆有大利。且天下亦无可指摘。毕竟“人各有命”,“人力莫及”。救之不及,无可奈何。此乃神鬼无觉,唯己自知。然蓟王爱恨分明,道义心存。如何能割舍骨肉亲情,杀母立子。
十月怀胎,母子一体。更如何割去。所谓“扬长避短”,又谓“取长补短”。却从未听闻“取长割短”。蓟王能取其利,容其害。正如国国之间。各有利害,兼顾利弊。盟约如券书,有收获,亦有付出。坐享丝路流金。亦需调解沿途纷争,护各国安危。
终归“金无赤足,人无完人”。许子远,设连环奇谋。以身家性命,试蓟王真心。如今心悦诚服,痛改前非。亦是蓟王能兼顾利害。许子远所为,便是所谓“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侍”。
身为人臣,尚且如此。试想,为一国之主,兴衰存亡,岂不慎重。
蓟王辨物识人,绳之以公道,不量之以私术。简而言之,不以个人喜好,评判是非功过。是为公私分明。600
五胡乱后,再无百家。只剩儒教,更无儒家。正因失去了兼容并包,家国天下的胸怀。
凡称“家”,多是和合之风。凡称“教”,皆是排他性的知识垄断,及思想禁锢。
汉唐之后,再无儒家。只剩儒教。其结果。与所有盛极一时的宗教类似,最终皆消失于庙堂。
故而,禁锢诸夏千年,不是儒,而是教。
天下皆知,蓟王兼顾利弊。西域诸妃,故盼多生子嗣。以求根深蒂固,有备无患。
数九寒冬,蓟王亦不得一日清闲。存恤国中老弱孤寡。衣服皆出自少府织室。乃后宫佳丽,日常所织。命少府缝制冬衣,并薪炭米肉,林林总总,遍赐国中。尤其所赐米肉,多出太医寺义仓。此乃国主恩义。故又称“恩赐”。
楼桑宗亲,乃刘备携公孙长姐,并族中叔父,亲自登门。所赐虽于国中无二。王、后同赐,足见恩义。八王子亦虽父母同行。耳濡目染,言传身教。当可体会,最为宽泛的百姓之属,及最广泛的道义所存。
蓟王夫妇,于楼桑老宅设宴。与楼桑宗亲同乐。
舅父等范氏宗亲亦在。文、修、武、备。刘氏四子,兄弟齐聚。大兄刘文,为太仓令。二兄刘武,为真番属国都尉,俸比二千石,掌蛮夷降者,稍有分县,治民比郡,有丞、候、千人等。四弟刘修为赀库令。与大兄刘文,同食真二千石禄。蓟国二千石,可想而知。
话说,遥想当年。宗祠大考。楼桑四子,名列前茅。老族长,求名师授业。岂料那位名不见经传的涿县城中大儒,只愿收为著录弟子。
如今再回想,不知可曾悔不当初,扼腕叹息。
话说,楼桑距涿县,不过十里。奈何蓟国数次并土,皆未能将涿县收入国中。究其原因,涿县乃郡治,又县为郡名。若将涿县并入蓟国,涿郡又当何为。
涿县楼台近水。少君侯,还称少君时,涿县属吏便与楼桑宗亲多有往来。举家迁入蓟国者,亦不在少数。涿县因而得利。亦是幽州雄城。吏治民生常为诸郡之先。
两汉以来,幽州本就是匈奴归义侯国,林立之地。汉胡向化,屡见不鲜。自少君侯一战灭鲜卑,草原零散部族,不愿为“亡胡”,便纷纷内迁。西林、安次,皆循此例。
西林马邑,横竖七里,与逎国一林之隔。轨路车楼,豢养良马五十万匹。国中青储饲料,足量供应。紫花大堤,苜蓿随时割取。逢赛马日,贩卖馕烧,青甘,干果、肉脯,居家日常,纺毛织毯。日渐富足。
尤其西林邑民,多以刘为姓。先前胡杂马贼妇孺,尊刘备为“大人”,今称“单于”。乃旧习难改。邑中少年,皆尊“王上”。
谓潜移默化,莫过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