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12章 宝钗的赌注
推荐阅读: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重生民国娇小姐、奋斗1981、神医狂妃:邪王,甜甜宠、毒妻难逃:仙尊,太强势!、冥婚,弃妇娘亲之家有三宝、舌尖上的大宋
一五中文网 www.15zw.com,最快更新红楼之纵横四海最新章节!
宝钗还是决定赌一把,赌对了,自己一下子就在老祖宗眼里不一样了。赌错了,其实也没多大损失。
对于自己的哥哥薛蟠,宝钗可以说是知之甚深。只要有什么事儿到了他那里,肯定是藏不住的,注定会说了出去。
在野渡居吃了自助餐后,宝钗就发现,这是个可以赚钱的生意。别的先不说,就凭这个新鲜的花样,就是从来没见过的。哪怕就是人们图个新鲜,一人来一回,以后再也不来了,这帝都那么多人,也是一时来不尽的。
所以,她就鼓动着薛蟠开个饭馆,经营者自助餐。借着这个机会,就跟薛蟠聊了贾府公交马车的事儿。目的就是借着薛蟠的嘴,把自己的见识宣扬出去,引起贾府中人的注意。
之所以自己不直接找贾府的人说,也是她在心里有自己的算计的。
一是自己到底不是贾府中人,直接出面,就有多管闲事之嫌了。二是自己年纪尚小,人家也未必拿自己的话当回事儿。
但是,先把言论散布出去,就不一样了。人家听到了,势必要在心里琢磨一下,要是觉得有道理,兴许就会来找自己了。
要是觉得没有道理,也就不会怎么理会。即使将回来这招不行,府里有人责怪,她也可以推到哥哥的身上去。人们素知薛蟠是个不靠谱的,也没人会去跟他真正计较。
至于象薛蟠这样,直接就把贾琏拉来找她,倒也是宝钗没料到的。
几乎有半个多时辰了,几乎一直就是宝钗在讲。只是在偶尔之间,贾琏才问上几句。
听着宝钗一条一条地娓娓道来,贾琏是越来越心惊。
都说这个宝姑娘是个有见识的,我还道是人家有意夸她,如今看来,只怕是比传言的还要胜上三分呢。
果然是旁观者清,句句都说到点子上了。如此,还兴许真的就能把珉老四给留下来呢。
想那珉老四,如今是盛名在外,根本就求不着府里什么了。别说我来请他,即便是大老爷和二老爷来,他都是不会给面子的。
也就是老祖宗来,他兴许还会考虑一下。
只是老祖宗会放下身段来求他吗?
少不得也就得赌一下了,若是老祖宗来,他也不给面子,也是贾府气数已尽,命该如此了。
“宝姑娘的见识,果然是高人一筹,哥哥在此先行谢过了。此事若成,必定忘不了姑娘的功劳。”
“琏二哥客气了,都是亲戚,也就跟那自家人一样,府里有事,自然没有袖手旁观的道理。回去只说是琏二哥自己的主意,府里也会看重些。”
“那是自然的。此事若是不成,就是我自己的主意,若是成了,自然就跟老祖宗把实话讲了,断不敢埋没了宝姑娘的功劳。事情紧急,我就先回去了。跟蟠兄弟开饭馆儿的事情,待此事有了眉目,就可张罗。”
“记得来时定要把大姐姐的信带来,跟老祖宗讲话,还要委婉些。”
“哥哥记住了。”
此时已经快午时了,那边都喊着去吃饭了,贾琏心里着急,也不吃饭,就打马回府了。
且不说贾琏回去说了什么,只是在傍晚的时候,又回到了野渡居,告诉贾珉,说老祖宗已经有了办法,那公交马车的难题,已经解了。
老祖宗惦记着姑娘们,又听说这里有自助餐,很是好奇,明天要来这里,看看热闹。珉哥儿既是要走,谁也不好硬拦着,这几日府里事儿多,那交接的事儿,就晚上几日。就请珉哥儿多等几天。
贾珉知道老祖宗此来,必是有些缘故。但此时他去意已定,也就不再多想。心道你有了解套方案也好。虽然我对你这个贾府没什么留恋的,但也不愿意看见这么快就完了。若是真有了什么好办法,这些姑娘们,将来或许还能有个好前程。
听得刘成说野渡居里这几日有了自助餐,方秀才就感到好奇。他也不拿自己当外人,晚上就到这里来蹭饭。
倒也不全是白蹭,不是空着手来的。带来了两只山鸡,一大块狍子肉和一些新鲜蘑菇,厨房当时就给做了出来。
先给的府里的女眷们,剩下的,就装了几盘,又把别的菜肴装了一些,就凑了一桌。于是,贾珉、方秀才、贾琏、薛蟠和焦利就凑在一起吃酒。
贾珉已经决定走了,对于贾琏和府里的人,也早就没有了什么恨意,跟贾琏喝起酒来,倒也不觉得有什么不自在。那薛蟠虽然是有些呆,但是,在酒桌上,却是最能搞笑的,方秀才也不是迂腐之人,于是这气氛就很热闹。
那边的姑娘们和李纨、秦可卿、妙玉,平时也都是能喝点儿酒的,此时到了这里,没了府里的规矩和拘束,也就放开来喝,时不时地嘻哈笑着。
贾珉甚至还过去给敬了酒,又说了些客气话。加上明天老祖宗又要来,李纨等人就很高兴。一时之间,他们跟贾珉的关系,也不似此前那样尴尬了。
喝完酒,贾琏和薛蟠自去休息。方秀才跟着贾珉来到了书房。
“今日来了一个同科的江秀才,到了我家里,对咱们的汉语拼音启蒙,大放厥词,竟然说我们是离经叛道,辱没了圣人。叫人听了,好不生气。”
原来,在刘家庄方秀才的家里,贾珉原来是跟方秀才在那里准备要开一个贾府族学分校的。只是因为贾珉事务太多,又忙于跟贾府宅斗,所以才没有大规模地开展项目。只是在上个月,招收了附近的二十来个农家弟子,采取助学金的方式,进行启蒙教育。
其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叫这些孩子识几个字,将来若是有了好苗子,就继续深造。若是科举无望,就在将来开办的技术培训学校里,学上一门手艺,也算是给他们将来安排个前程。
第二个目的,就是试验一下汉语拼音的教学效果。为今后大规模地推广,采集数据,积累经验,最后探索出一个成功的教学模式出来。
之所以如此,其实也是贾珉无奈的选择。
前世的孩子,在没上学之前,就开始接受胎教,婴儿教育,幼儿教育,家庭教育,学前班、辅导班等各种各样的教育了。信息发达,资讯丰富,各种传媒手段应有尽有。所以,孩子的启蒙教育,其实在很早就开始了。智力水平,也远远不是这个世界可比的。
这里现在还只是个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社会,教育还是少数人的特权,绝大部分的人,还都是文盲。其他的知识,也是很少的。
所以,尽管有了汉语拼音方案,但是,前世的那套教学方法,在这里并不适应,还得重新探索一套教学方法出来。
只是没想到,这样的探索,竟然还有人给拔高到了辱没圣人,离经叛道的高度上去了。
这固然是扣帽子,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举动,在前世,可以对此一笑了之,置之不理。
但是,在这里就不行了。很可能就触动了正统观念这条红线了。
在一小撮文人垄断了文化的情况下,贾珉的这种举动,无疑就是触犯了他们利益。
“这个江秀才是什么来历?”
“他也是屡试不中,最后不得已,到了鹿洞书院,当了一个教习。给那里的蒙童开些启蒙课,一年挣个十几两银子。也是我们刘家庄人,八月初三那天也来了,想跟我要两个西瓜,我没给他,兴许心里就记恨上了。”
表面上看,这似乎是江秀才在挟私报复,但是,这立刻引起了贾珉的警觉。
事情恐怕不是那么简单。
首先,方秀才家里的启蒙班,打的是贾府族学的牌子。贾府虽然只是个中等勋贵之家,但是,在这刘家庄,还是神一样的存在。即使江秀才是个狂悖文人,想要攻击贾府,他也得再三掂量的。
其次,如果是一般的文人相轻或者同行竞争,基本上会从教学效果上入手,不至于拔高到辱没圣人,离经叛道的高度上去。即便是想给别人扣帽子,这样沉重的大帽子,也不是江秀才这样一个底层文人能够举的起来的。
“江秀才所在的那个鹿洞书院,是个什么背景?”
“那就是翰林院罗翰林家的私学,号称帝都第一书院的那个了。”
翰林院罗翰林?不就是来考较我诗词的那个罗翰林吗?会不会是重名重姓的?
“可是那个翰林院侍读的罗翰林?”
“正是他了。借着他的父亲和伯父的余荫,自命为天下文宗的那个。呸,什么文宗,就他那诗词,我也是见过的。跟四爷的比起来,差得远了。”
“倒也不必如此相比。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不过是喜好不同而已。我的诗词,也未必就比别人的强上多少。”
从辱没圣人,离经叛道这个大帽子来看,这倒是符合罗翰林这种学阀的作风。这种动不动就把一件事儿抬高到政治正确高度的举动,倒确实是他们排斥异己的手段。
但是,也就是个汉语拼音方案而已,目的不过是为了识字,最后读的也是圣贤书。所以,真正把此事抬高到那样的高度,其实也是站不住脚的。
只要是人们了解了汉语拼音,这种谣言,也就不攻自破了。
问题其实不在于这里,应该还有其他的原因。
宝钗还是决定赌一把,赌对了,自己一下子就在老祖宗眼里不一样了。赌错了,其实也没多大损失。
对于自己的哥哥薛蟠,宝钗可以说是知之甚深。只要有什么事儿到了他那里,肯定是藏不住的,注定会说了出去。
在野渡居吃了自助餐后,宝钗就发现,这是个可以赚钱的生意。别的先不说,就凭这个新鲜的花样,就是从来没见过的。哪怕就是人们图个新鲜,一人来一回,以后再也不来了,这帝都那么多人,也是一时来不尽的。
所以,她就鼓动着薛蟠开个饭馆,经营者自助餐。借着这个机会,就跟薛蟠聊了贾府公交马车的事儿。目的就是借着薛蟠的嘴,把自己的见识宣扬出去,引起贾府中人的注意。
之所以自己不直接找贾府的人说,也是她在心里有自己的算计的。
一是自己到底不是贾府中人,直接出面,就有多管闲事之嫌了。二是自己年纪尚小,人家也未必拿自己的话当回事儿。
但是,先把言论散布出去,就不一样了。人家听到了,势必要在心里琢磨一下,要是觉得有道理,兴许就会来找自己了。
要是觉得没有道理,也就不会怎么理会。即使将回来这招不行,府里有人责怪,她也可以推到哥哥的身上去。人们素知薛蟠是个不靠谱的,也没人会去跟他真正计较。
至于象薛蟠这样,直接就把贾琏拉来找她,倒也是宝钗没料到的。
几乎有半个多时辰了,几乎一直就是宝钗在讲。只是在偶尔之间,贾琏才问上几句。
听着宝钗一条一条地娓娓道来,贾琏是越来越心惊。
都说这个宝姑娘是个有见识的,我还道是人家有意夸她,如今看来,只怕是比传言的还要胜上三分呢。
果然是旁观者清,句句都说到点子上了。如此,还兴许真的就能把珉老四给留下来呢。
想那珉老四,如今是盛名在外,根本就求不着府里什么了。别说我来请他,即便是大老爷和二老爷来,他都是不会给面子的。
也就是老祖宗来,他兴许还会考虑一下。
只是老祖宗会放下身段来求他吗?
少不得也就得赌一下了,若是老祖宗来,他也不给面子,也是贾府气数已尽,命该如此了。
“宝姑娘的见识,果然是高人一筹,哥哥在此先行谢过了。此事若成,必定忘不了姑娘的功劳。”
“琏二哥客气了,都是亲戚,也就跟那自家人一样,府里有事,自然没有袖手旁观的道理。回去只说是琏二哥自己的主意,府里也会看重些。”
“那是自然的。此事若是不成,就是我自己的主意,若是成了,自然就跟老祖宗把实话讲了,断不敢埋没了宝姑娘的功劳。事情紧急,我就先回去了。跟蟠兄弟开饭馆儿的事情,待此事有了眉目,就可张罗。”
“记得来时定要把大姐姐的信带来,跟老祖宗讲话,还要委婉些。”
“哥哥记住了。”
此时已经快午时了,那边都喊着去吃饭了,贾琏心里着急,也不吃饭,就打马回府了。
且不说贾琏回去说了什么,只是在傍晚的时候,又回到了野渡居,告诉贾珉,说老祖宗已经有了办法,那公交马车的难题,已经解了。
老祖宗惦记着姑娘们,又听说这里有自助餐,很是好奇,明天要来这里,看看热闹。珉哥儿既是要走,谁也不好硬拦着,这几日府里事儿多,那交接的事儿,就晚上几日。就请珉哥儿多等几天。
贾珉知道老祖宗此来,必是有些缘故。但此时他去意已定,也就不再多想。心道你有了解套方案也好。虽然我对你这个贾府没什么留恋的,但也不愿意看见这么快就完了。若是真有了什么好办法,这些姑娘们,将来或许还能有个好前程。
听得刘成说野渡居里这几日有了自助餐,方秀才就感到好奇。他也不拿自己当外人,晚上就到这里来蹭饭。
倒也不全是白蹭,不是空着手来的。带来了两只山鸡,一大块狍子肉和一些新鲜蘑菇,厨房当时就给做了出来。
先给的府里的女眷们,剩下的,就装了几盘,又把别的菜肴装了一些,就凑了一桌。于是,贾珉、方秀才、贾琏、薛蟠和焦利就凑在一起吃酒。
贾珉已经决定走了,对于贾琏和府里的人,也早就没有了什么恨意,跟贾琏喝起酒来,倒也不觉得有什么不自在。那薛蟠虽然是有些呆,但是,在酒桌上,却是最能搞笑的,方秀才也不是迂腐之人,于是这气氛就很热闹。
那边的姑娘们和李纨、秦可卿、妙玉,平时也都是能喝点儿酒的,此时到了这里,没了府里的规矩和拘束,也就放开来喝,时不时地嘻哈笑着。
贾珉甚至还过去给敬了酒,又说了些客气话。加上明天老祖宗又要来,李纨等人就很高兴。一时之间,他们跟贾珉的关系,也不似此前那样尴尬了。
喝完酒,贾琏和薛蟠自去休息。方秀才跟着贾珉来到了书房。
“今日来了一个同科的江秀才,到了我家里,对咱们的汉语拼音启蒙,大放厥词,竟然说我们是离经叛道,辱没了圣人。叫人听了,好不生气。”
原来,在刘家庄方秀才的家里,贾珉原来是跟方秀才在那里准备要开一个贾府族学分校的。只是因为贾珉事务太多,又忙于跟贾府宅斗,所以才没有大规模地开展项目。只是在上个月,招收了附近的二十来个农家弟子,采取助学金的方式,进行启蒙教育。
其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叫这些孩子识几个字,将来若是有了好苗子,就继续深造。若是科举无望,就在将来开办的技术培训学校里,学上一门手艺,也算是给他们将来安排个前程。
第二个目的,就是试验一下汉语拼音的教学效果。为今后大规模地推广,采集数据,积累经验,最后探索出一个成功的教学模式出来。
之所以如此,其实也是贾珉无奈的选择。
前世的孩子,在没上学之前,就开始接受胎教,婴儿教育,幼儿教育,家庭教育,学前班、辅导班等各种各样的教育了。信息发达,资讯丰富,各种传媒手段应有尽有。所以,孩子的启蒙教育,其实在很早就开始了。智力水平,也远远不是这个世界可比的。
这里现在还只是个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社会,教育还是少数人的特权,绝大部分的人,还都是文盲。其他的知识,也是很少的。
所以,尽管有了汉语拼音方案,但是,前世的那套教学方法,在这里并不适应,还得重新探索一套教学方法出来。
只是没想到,这样的探索,竟然还有人给拔高到了辱没圣人,离经叛道的高度上去了。
这固然是扣帽子,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举动,在前世,可以对此一笑了之,置之不理。
但是,在这里就不行了。很可能就触动了正统观念这条红线了。
在一小撮文人垄断了文化的情况下,贾珉的这种举动,无疑就是触犯了他们利益。
“这个江秀才是什么来历?”
“他也是屡试不中,最后不得已,到了鹿洞书院,当了一个教习。给那里的蒙童开些启蒙课,一年挣个十几两银子。也是我们刘家庄人,八月初三那天也来了,想跟我要两个西瓜,我没给他,兴许心里就记恨上了。”
表面上看,这似乎是江秀才在挟私报复,但是,这立刻引起了贾珉的警觉。
事情恐怕不是那么简单。
首先,方秀才家里的启蒙班,打的是贾府族学的牌子。贾府虽然只是个中等勋贵之家,但是,在这刘家庄,还是神一样的存在。即使江秀才是个狂悖文人,想要攻击贾府,他也得再三掂量的。
其次,如果是一般的文人相轻或者同行竞争,基本上会从教学效果上入手,不至于拔高到辱没圣人,离经叛道的高度上去。即便是想给别人扣帽子,这样沉重的大帽子,也不是江秀才这样一个底层文人能够举的起来的。
“江秀才所在的那个鹿洞书院,是个什么背景?”
“那就是翰林院罗翰林家的私学,号称帝都第一书院的那个了。”
翰林院罗翰林?不就是来考较我诗词的那个罗翰林吗?会不会是重名重姓的?
“可是那个翰林院侍读的罗翰林?”
“正是他了。借着他的父亲和伯父的余荫,自命为天下文宗的那个。呸,什么文宗,就他那诗词,我也是见过的。跟四爷的比起来,差得远了。”
“倒也不必如此相比。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不过是喜好不同而已。我的诗词,也未必就比别人的强上多少。”
从辱没圣人,离经叛道这个大帽子来看,这倒是符合罗翰林这种学阀的作风。这种动不动就把一件事儿抬高到政治正确高度的举动,倒确实是他们排斥异己的手段。
但是,也就是个汉语拼音方案而已,目的不过是为了识字,最后读的也是圣贤书。所以,真正把此事抬高到那样的高度,其实也是站不住脚的。
只要是人们了解了汉语拼音,这种谣言,也就不攻自破了。
问题其实不在于这里,应该还有其他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