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劝学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最强战神、渡劫之王、天下第一、万族之劫、重生之都市仙尊、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一五中文网 www.15zw.com,最快更新天道:荀子传最新章节!
兰陵北行二十里,有一座文峰山。荀子带领李斯、陈嚣,乘车向文峰山走去。
荀子怀着一股崇敬之情诉说历史。这里原叫神峰山。二百多年前,鲁国出了一个不起的人物叫季文子,鲁国百姓为了纪念他,将神峰山改为文峰山。
陈嚣问:“老师,季文子为什么这样了不起呢?”
荀子说:“季文子在鲁国执掌国政三十三年〈前601至前568X经历了鲁宣公、鲁成公、鲁襄公三代君主,他掌管着鲁国的朝政和财富,可以说是大权在握。然而他自己却毫无积蓄。他的妻妾不穿丝绸,只穿布衣;他的马不用粮食做饲料,只吃青草。他克勤克俭,忠贞守节,数十年如一日。像这样的人,百姓怎么能不想念他呢?”①
荀子感叹道:“不富无以养护民情,不教无以调理百姓。家有五亩宅院,百亩田地,使之务其业而不夺其时,可以使其富;立大学,设幼学,修六礼,明七教,可使民走入正道。诗曰:‘饮之食之,教之诲之。’这样王者的政事就完备了。”
陈嚣想了想说:“当年孔夫子在曲阜办学,后人叫它杏坛。老师是当今的至贤名师,老师办的学,也应当称杏坛,可以叫文峰杏坛。”荀子说:“名字可以叫文峰杏坛,但不是与孔夫子比肩,而是效法孔夫子。”
秋季农事过后,荀子征调徭役在文峰山上修建了一所学校,这是一所教授青年学子的大学,后人称其为“文峰书院”。同时,在兰陵城内,靠近县衙景色宜人的水塘边,修起了一所庠序〈乡学)教授少年,后人把它的遗址称为“学子汪”。①
学校建好之后荀子贴出告示,要百姓送弟子到大学或庠序读书。令人想不到的是,很长时间却少有百姓送子弟来。
荀子走进崭新的校舍,看到这空无一人的讲坛,感到一阵悲凉。为什么百姓不送子弟来读书呢?是害怕老师教不好吗?他答应过亲自授课。是害怕子弟来到这里受委屈吗?在告示里写得清楚,学校有严格的纪律。是担心要花钱吗?学校不收学费。
荀子带李斯和陈嚣步行走到山林边,望见看护山林的阿仲,问阿仲,你为什么不送孩子上学去呢?”
阿仲说:“上学没有用,白耽误工夫,不如在家里干活。”
荀子明白了,原来百姓不送子弟到学校是因为不知道读书的好处。荀子问阿仲:“你知道为什么处罚你看护山林吗?”
“读书的用处大得很。”荀子耐心地说,“君子无爵而贵,无禄而富,不言而信,不怒而威,穷处而荣,独居而乐,君子那些最崇高、最富足、最庄重、最威严的品格,是从哪里来的?都是由读书中积累起来的。”
阿仲很快便理解了荀子的意思,立即说:“荀县公!我明白了,读书这么好,明天我就送孩子去读书。”
荀子知道了百姓不送孩子上学去的原因,让李斯、陈嚣都到百姓家里去讲读书的好处。兰陵百姓高高兴兴地送孩子走进乡学。
远处的青年学子闻听荀子在文峰山修起了一所大学,不顾路途遥远,纷纷从四面八方慕名投奔而来。
青年学子毛亨英俊潇洒,登上文峰山,走进荀子的书房,望见荀子,跪地叩头:“弟子毛亨,拜见荀老师!”
荀子双手搀起毛亨,问他是哪里人,毛亨说他是赵国鸡泽人。@荀子好不欣喜:“啊,你我家乡仅仅相距百里,你是我的故乡人呀!”
毛亨也很高兴,说他闻听荀老师开办文峰杏坛,特来投奔,愿跟随老师探求学问。
经过荀子和弟子们的努力,兰陵县城内的乡学开学了。阿仲、老族长等许多百姓带着孩子到乡学来。孩子们席地坐下,济济一堂,静听陈嚣讲课。
古老银杏树下的文峰杏坛,来自列国的青年学子席地而坐,静听荀子授课。
荀子在讲坛上面对学子席地而坐,他说:“你们不远千里从赵国、齐国、魏国、韩国、楚国的江淮等不同地方来到兰陵文峰山,有一个共同的目的,这就是探求学问。作为你们的老师,我想告诉你们的第一句话是:学不可以已。”
荀子把话停下来,看了看讲坛下面毛亨和年轻的弟子们,继续讲道:“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揉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鞣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靖共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荀子站起身来,仰天深沉而思,似自言自语:“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歧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乎,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揖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年轻的学子们神情专注地静心听着荀子讲的一字一句。荀子的话如山上的甘泉,滴注在他们久已干渴的心。这些字字如玑的话语,闻所未闻,意味深长,太神妙了!
荀子伸展双臂,有声有色地提高声音讲道:“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蚊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荀子看着毛亨问:“学恶乎始?恶乎终?”
毛亨看着老师,静待荀子回答。
荀子说:“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而后止也。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
荀子在学子们身边绕行一周,重新回到他的座位,强调说:“故学者,固学为圣人也,非特学为无方之民也。”
荀子坐下,继续讲道:“人之性恶。然而可以化,可以改恶从善。所谓圣人者,乃是普通人长期积累的结果。普通百姓,积累品德达到完备的程度就叫作圣人。
“圣人以仁义为本,明断是非,言行一致,丝毫不差,没有其他奥妙,就在于把学到的知识付之于行。人非生而知之。良弓,不经过矫正不能自己端正。快马,没有马辔的约束和好的骑手不能日行千里。”荀子眼睛盯住毛亨,又环视众人:“人,虽然天资聪慧,也要择师而学,择友而处。得贤师听到的是仁义之道,得良友看到的是忠信谦让之行,自身日进于仁义之中,不自知而从义;若与坏人相处,听到的是欺骗奸诈的坏话,看到的是污秽、淫邪、贪利之行,自身将要加于刑罚杀戮而不自知也。”
毛亨认真地点头,学子们感触颇深地相互交流。
荀子感叹:“国将兴,必尊师,尊师则礼法行;国将衰,必轻师,轻师则人的性情放纵。人的性情放纵,则礼法破坏,国生祸乱,后患无穷0”
荀子把他在兰陵对学子们的讲授,整理成文章,名曰《劝学》。无论从内容还是从文采看,《劝学》都是无可挑剔的文章精品。所以,汉代刘向整理荀子的文章,编辑《孙卿新书》,把《劝学》列为首篇,流传数千载,至今还是我们中学课本里的精品教材。《劝学》集中反应出荀子的教育思想。荀子的教育思想是他礼法治国方略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以人之性恶为基础,提出“学不可以已”,人应该终生学习。他否认有“生而知之”的“天才”。孔子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①而荀子则认为,礼义道德和系统的知识只有靠后天学习才能获得。并且提出了顺应自然规律“善假于物”的学习方法,揭示了学习的内部规律,指出只要锲而不舍,专心致志地学习,就能成为一个通达明礼的圣人。
《劝学》篇的意义就在于它开启了人类迈出性恶的初始状态走向智慧和善良的大门,为人类脱离兽性、建树善良、走向文明,指出了一条必由之路。
毛亨是一个勤奋好学的学生,每次荀子授课完了,他总愿意找到荀子,再询问一些不甚明了的问题,请荀子解答。荀子十分喜欢他。
一天毛亨来到文峰山荀子的书房里。荀子问他:“我讲的你听得懂吗?”
毛亨说听得懂。老师讲的不仅仅是文字,句句都是做人的道理。”
荀子说:“老师的责任不仅是授业,最为重要的是育人。”
荀子从堆满竹简的书架上取出一束简册对毛亨说:“毛亨,你是邯郸鸡泽人,我们是同乡。孔夫子以六艺教弟子,他说,《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神化,《春秋》以道义。我这里有一部经孔老夫子删编过的《诗》,保存了多年,今日送与你,望你好好研读。”
“谢谢老师!”毛亨双手接过,恭恭敬敬地向荀子叩首。
荀子赠《诗经》给毛亨出于对弟子之爱。不承想,数十年后,秦始皇焚书坑儒,毛亨冒着生命危险将这部《诗经》保存下来。毛亨史称大毛公,今天我们所看到的《诗经》,就是荀子传给毛亨的这一部。①
兰陵北行二十里,有一座文峰山。荀子带领李斯、陈嚣,乘车向文峰山走去。
荀子怀着一股崇敬之情诉说历史。这里原叫神峰山。二百多年前,鲁国出了一个不起的人物叫季文子,鲁国百姓为了纪念他,将神峰山改为文峰山。
陈嚣问:“老师,季文子为什么这样了不起呢?”
荀子说:“季文子在鲁国执掌国政三十三年〈前601至前568X经历了鲁宣公、鲁成公、鲁襄公三代君主,他掌管着鲁国的朝政和财富,可以说是大权在握。然而他自己却毫无积蓄。他的妻妾不穿丝绸,只穿布衣;他的马不用粮食做饲料,只吃青草。他克勤克俭,忠贞守节,数十年如一日。像这样的人,百姓怎么能不想念他呢?”①
荀子感叹道:“不富无以养护民情,不教无以调理百姓。家有五亩宅院,百亩田地,使之务其业而不夺其时,可以使其富;立大学,设幼学,修六礼,明七教,可使民走入正道。诗曰:‘饮之食之,教之诲之。’这样王者的政事就完备了。”
陈嚣想了想说:“当年孔夫子在曲阜办学,后人叫它杏坛。老师是当今的至贤名师,老师办的学,也应当称杏坛,可以叫文峰杏坛。”荀子说:“名字可以叫文峰杏坛,但不是与孔夫子比肩,而是效法孔夫子。”
秋季农事过后,荀子征调徭役在文峰山上修建了一所学校,这是一所教授青年学子的大学,后人称其为“文峰书院”。同时,在兰陵城内,靠近县衙景色宜人的水塘边,修起了一所庠序〈乡学)教授少年,后人把它的遗址称为“学子汪”。①
学校建好之后荀子贴出告示,要百姓送弟子到大学或庠序读书。令人想不到的是,很长时间却少有百姓送子弟来。
荀子走进崭新的校舍,看到这空无一人的讲坛,感到一阵悲凉。为什么百姓不送子弟来读书呢?是害怕老师教不好吗?他答应过亲自授课。是害怕子弟来到这里受委屈吗?在告示里写得清楚,学校有严格的纪律。是担心要花钱吗?学校不收学费。
荀子带李斯和陈嚣步行走到山林边,望见看护山林的阿仲,问阿仲,你为什么不送孩子上学去呢?”
阿仲说:“上学没有用,白耽误工夫,不如在家里干活。”
荀子明白了,原来百姓不送子弟到学校是因为不知道读书的好处。荀子问阿仲:“你知道为什么处罚你看护山林吗?”
“读书的用处大得很。”荀子耐心地说,“君子无爵而贵,无禄而富,不言而信,不怒而威,穷处而荣,独居而乐,君子那些最崇高、最富足、最庄重、最威严的品格,是从哪里来的?都是由读书中积累起来的。”
阿仲很快便理解了荀子的意思,立即说:“荀县公!我明白了,读书这么好,明天我就送孩子去读书。”
荀子知道了百姓不送孩子上学去的原因,让李斯、陈嚣都到百姓家里去讲读书的好处。兰陵百姓高高兴兴地送孩子走进乡学。
远处的青年学子闻听荀子在文峰山修起了一所大学,不顾路途遥远,纷纷从四面八方慕名投奔而来。
青年学子毛亨英俊潇洒,登上文峰山,走进荀子的书房,望见荀子,跪地叩头:“弟子毛亨,拜见荀老师!”
荀子双手搀起毛亨,问他是哪里人,毛亨说他是赵国鸡泽人。@荀子好不欣喜:“啊,你我家乡仅仅相距百里,你是我的故乡人呀!”
毛亨也很高兴,说他闻听荀老师开办文峰杏坛,特来投奔,愿跟随老师探求学问。
经过荀子和弟子们的努力,兰陵县城内的乡学开学了。阿仲、老族长等许多百姓带着孩子到乡学来。孩子们席地坐下,济济一堂,静听陈嚣讲课。
古老银杏树下的文峰杏坛,来自列国的青年学子席地而坐,静听荀子授课。
荀子在讲坛上面对学子席地而坐,他说:“你们不远千里从赵国、齐国、魏国、韩国、楚国的江淮等不同地方来到兰陵文峰山,有一个共同的目的,这就是探求学问。作为你们的老师,我想告诉你们的第一句话是:学不可以已。”
荀子把话停下来,看了看讲坛下面毛亨和年轻的弟子们,继续讲道:“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揉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鞣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靖共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荀子站起身来,仰天深沉而思,似自言自语:“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歧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乎,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揖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年轻的学子们神情专注地静心听着荀子讲的一字一句。荀子的话如山上的甘泉,滴注在他们久已干渴的心。这些字字如玑的话语,闻所未闻,意味深长,太神妙了!
荀子伸展双臂,有声有色地提高声音讲道:“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蚊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荀子看着毛亨问:“学恶乎始?恶乎终?”
毛亨看着老师,静待荀子回答。
荀子说:“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而后止也。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
荀子在学子们身边绕行一周,重新回到他的座位,强调说:“故学者,固学为圣人也,非特学为无方之民也。”
荀子坐下,继续讲道:“人之性恶。然而可以化,可以改恶从善。所谓圣人者,乃是普通人长期积累的结果。普通百姓,积累品德达到完备的程度就叫作圣人。
“圣人以仁义为本,明断是非,言行一致,丝毫不差,没有其他奥妙,就在于把学到的知识付之于行。人非生而知之。良弓,不经过矫正不能自己端正。快马,没有马辔的约束和好的骑手不能日行千里。”荀子眼睛盯住毛亨,又环视众人:“人,虽然天资聪慧,也要择师而学,择友而处。得贤师听到的是仁义之道,得良友看到的是忠信谦让之行,自身日进于仁义之中,不自知而从义;若与坏人相处,听到的是欺骗奸诈的坏话,看到的是污秽、淫邪、贪利之行,自身将要加于刑罚杀戮而不自知也。”
毛亨认真地点头,学子们感触颇深地相互交流。
荀子感叹:“国将兴,必尊师,尊师则礼法行;国将衰,必轻师,轻师则人的性情放纵。人的性情放纵,则礼法破坏,国生祸乱,后患无穷0”
荀子把他在兰陵对学子们的讲授,整理成文章,名曰《劝学》。无论从内容还是从文采看,《劝学》都是无可挑剔的文章精品。所以,汉代刘向整理荀子的文章,编辑《孙卿新书》,把《劝学》列为首篇,流传数千载,至今还是我们中学课本里的精品教材。《劝学》集中反应出荀子的教育思想。荀子的教育思想是他礼法治国方略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以人之性恶为基础,提出“学不可以已”,人应该终生学习。他否认有“生而知之”的“天才”。孔子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①而荀子则认为,礼义道德和系统的知识只有靠后天学习才能获得。并且提出了顺应自然规律“善假于物”的学习方法,揭示了学习的内部规律,指出只要锲而不舍,专心致志地学习,就能成为一个通达明礼的圣人。
《劝学》篇的意义就在于它开启了人类迈出性恶的初始状态走向智慧和善良的大门,为人类脱离兽性、建树善良、走向文明,指出了一条必由之路。
毛亨是一个勤奋好学的学生,每次荀子授课完了,他总愿意找到荀子,再询问一些不甚明了的问题,请荀子解答。荀子十分喜欢他。
一天毛亨来到文峰山荀子的书房里。荀子问他:“我讲的你听得懂吗?”
毛亨说听得懂。老师讲的不仅仅是文字,句句都是做人的道理。”
荀子说:“老师的责任不仅是授业,最为重要的是育人。”
荀子从堆满竹简的书架上取出一束简册对毛亨说:“毛亨,你是邯郸鸡泽人,我们是同乡。孔夫子以六艺教弟子,他说,《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神化,《春秋》以道义。我这里有一部经孔老夫子删编过的《诗》,保存了多年,今日送与你,望你好好研读。”
“谢谢老师!”毛亨双手接过,恭恭敬敬地向荀子叩首。
荀子赠《诗经》给毛亨出于对弟子之爱。不承想,数十年后,秦始皇焚书坑儒,毛亨冒着生命危险将这部《诗经》保存下来。毛亨史称大毛公,今天我们所看到的《诗经》,就是荀子传给毛亨的这一部。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