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六章 众矢之的
推荐阅读: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重生民国娇小姐、奋斗1981、神医狂妃:邪王,甜甜宠、毒妻难逃:仙尊,太强势!、冥婚,弃妇娘亲之家有三宝、舌尖上的大宋
一五中文网 www.15zw.com,最快更新锦绣大明最新章节!
北京城,杨府。
夏夜的星空下,虫鸣啾啾,颇有几分的诗意。
但杨晨对此却并没有太多的感触,看着手中摘抄来的各种弹劾杨震的奏疏,他的脸上满是苦笑:“这个二郎,即便去了边地也一样不叫人省心哪。”
如今的杨晨在朝中已有了不低的地位,作为工部侍郎,也有了一定的话语权,再加上他又是杨震这个皇帝亲信,锦衣卫都督的兄长,更是有不少不便于投靠到杨都督手下的人过来示好。
对此,杨晨自然不会拒绝,自他当上工部侍郎的一年时间里,已渐渐发展成了朝中一股不容小视的力量。正因如此,朝中但有什么风吹草动,他都能在短时间里获悉。这次有人串联欲要弹劾杨震在边地的种种不妥行径,也很快就为其所知。
但对此,杨晨一时也不知该如何应对。说实在的,作为一个比自己兄弟更彻底地融入这个时代,连思想意识都完全和圣人门生没有什么两样的读书人,在得知杨震对蒙人的种种作为后,也觉着有些不妥。
汉人一直以来都讲究个以德服人,讲一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那些外族,哪怕是再强大的时候,也会留有余地,而不是赶尽杀绝。而现在,杨震所做的,就是想要把草原上的各部全部连根拔起哪。不,他不是想这么做,而是已经完全在着手杀戮了,对此,杨晨也是无法认同。
但自己兄弟所做的决定,他这个做兄长的又怎么好不支持呢?尤其是两人在朝中还是二位一体的互生关系,倘若杨震真因此事而被朝廷所怪罪,他这个兄长接下来的日子也不会太好过了。
可让杨晨去为兄弟说话,他又觉着有些为难。且不说是不是昧着良心,光是要找出一些理据来就不是他能力范围内的事情。他甚至有些期盼杨震能够在这个时候赶回京城,以其能言善辩的能力,或许在朝堂上可以把这些家伙辩驳得无力反抗,但自己显然没这方面的本事哪。
“哎,你好端端地只管处理边军中的弊端即可,何必去自寻麻烦地去参与军事呢?现在好了,被别个拿住把柄了吧……”想到这儿,杨晨不禁又是一叹息。
就在这时,府上的管家突然小心地来到杨晨的书房门前,恭敬地道:“老爷,有镇抚司的人前来求见,说是有什么要事。”
“哦?请他进来说话。”杨晨略有些奇怪,他虽然是杨震的兄长,但与镇抚司之间却没有太多的交往,毕竟他身为朝臣还是要注意一下自己形象的。但既然人都找上来了,显然是有什么要紧事,说不定是杨震安排的,他自然要见一见了。
片刻之后,一名书生打扮的男子就被领到了杨晨的面前。一番寒暄之后,他才知道此人乃是镇抚司里颇有些实权的沈言,是杨震倚为心腹的幕僚,于是便又比刚才还客气了不少:“不知沈兄前来所为何事哪?”
对着自家都督的兄长,沈言也无意兜什么圈子,一面把随身的一封书信推到了杨晨面前,一面道:“想必朝中最近对杨都督的种种非议,杨侍郎已有所耳闻了吧?”
听他说起此事,杨晨的眉头又轻轻地簇了起来,但还是点头道:“没错,我对此也深感头疼哪。你家都督也是的,怎么就没考虑会有这等结果呢?”说着,拿过了书信,随意翻看了起来。
“其实我家都督岂会不知朝中官员的心思?这封信便是他命人从大同送过来的。他的意思,是可以借此事扭转朝中的这股风气,为我大明今后对敌的策略做出改变。”沈言很是坦然地说道。
而对面的杨晨,在听了他的话,又看了书信内容后,神色便是一变。之前的忧心和不解这时变作了惊讶,下意识地道了一声:“他居然连这一层都考虑到了?”
“都督和那些朝臣打交道也不是一两日了,如何会猜不到他们的心思呢?所以针对此点,他已有了一番布置,也叫下官一并送来交给侍郎大人。”沈言说着,又从怀里取出一本书册,交到了杨晨手中。
杨晨展开那书册,脸色就再次一变:“这个二郎,看来他确实是早有准备了,这个若真有其事,可是要花费颇多工夫的哪。”
“这个自然作不得假。”
杨晨愣了一愣,随即就把这两件东西都收了起来:“既然他都做了这么多了,我这个当兄长的自当全力助他。只要有人在朝堂上发难,我必会与之一争到底。”
“如此,一切就全赖杨侍郎了。”沈言得到保证后大感欢喜,赶紧拱手致谢。
对此,杨晨心下又是一阵感慨。自己的兄弟还真是得手下人心哪,连找自己这个亲兄长相助,这些人居然都要如此感谢。但口中却道:“沈兄客气了,既是二郎的事情,我这个做兄长无论如何都是要相帮一二。”
事实上,杨震在朝中受到的非议可要比杨晨所想的还要严重得多。尤其是当一些从草原来的消息传回来后,更是惹得人人侧目。
据某些人所说,如今的蒙人草原到处都是被人屠杀后的惨烈现场,无数的妇孺老人被人杀人抛尸,其惨状不亚于修罗地狱。
虽然大多数人对此只是听闻,也不知这些传说到底从何而来,但这一切依然让百官对杨震的这一决定更加的鄙夷。我们大明虽然与蒙人世代为仇,但也不能干出此等丧尽天良的事情来哪。如此做法,却和那些鞑子贼寇有什么区别了?
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都是杨震,若非他定下如此策略,草原何至于变成如此光景?这与我大明一向所提倡标榜的仁德之说可是背道而驰,着实令人不齿!而且这等事情一旦传出去,那些外邦藩国又会如何看待我们?
这一系列的说法,让朝臣对杨震是越发不满,更多的批判声甚嚣尘上。同时,许多人还将之付诸于行动,一份份声讨弹劾杨震穷兵黩武,灭绝人性的弹章如雪片般通过通政司,直达内阁和天子跟前。
而叫群臣更感愤怒的是,面对如此汹汹之民意,无论内阁还是天子都是默不作声,只把他们的弹章全数留中,连句回音都没有。这不明摆着是在偏袒杨震么?天子如此不公,这更是惹来了群臣的反感,之后几日里,弹劾杨震的奏疏不减反增。
而在发现天子是铁了心要维护杨震,一直都不作回音后,终于有人忍不住了,开始在背地里里进行了串联,决定在朝会上同时弹劾,集体发难。
其实一般来说,大明朝的早朝只是个走过场的形式而已。所有的大小政事,那都是在廷议或是由内阁与天子商议之后就定下来。至于朝会上的君臣奏对,不过是把这些早已决定了的事情重新再公开说一遍,好让朝中臣子都有个了解,也好为接下来的工作打好基础。
但朝会毕竟是国内规格最高的廷议,一些人还是会在这上面突然提出一些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想着靠会上的声势来逼迫天子答应自己的请求。而这种事情,历朝历代也所在多有,就是当今万历朝,也已发生过数起相似的情况了。
现在,这些对杨震深感不满的朝臣,终于因为天子的袒护而再次爆发,决定在六月十一这天的大朝会上一齐发难,誓要把种种罪名定到杨震的头上。
其实在经过之前的几番较量后,群臣对杨震已是颇为忌惮。这家伙不但手段了得,而且深得天子信重,又能言善辩,不按常理出牌,总是让与之为敌的官员吃足苦头。
所以一般来说,朝中官员还真不想招惹他,与之为敌。但这次的事情明显已触犯了这些人的底线,而且杨震如今又远在北疆,根本不可能在他们发难的时候出现在朝堂上与自己打擂台,这就大大增加了官员们的信心。
背地里,甚至有人还说,倘若连这样都不能把杨震入罪扳倒,那么今后这大明朝堂就再没有人是这位的对手了。当然,对此大家还是不认为有可能发生的,哪怕天子再维护这个宠臣,在群臣的一致攻讦之下,也不可能固执己见。
于是当时间来到六月十一这一天,所有人都做足了准备,一场针对杨震的弹劾批判大会便已悄然拉开。
对此,或许身在九重宫阙之内的天子并不是太清楚,但同为朝臣之一的杨晨却早已有所耳闻。这让他心里更感到沉甸甸的,知道今日的朝会一定是一场唇枪舌剑,血雨腥风了。而自己,却显然是要站在群臣的对立面,去与这些人好一番交战了。
随着钟鼓声响起,紫禁城宫门次第而开,群臣按着身份排着整齐的队伍缓步踏进宫,并迅速汇聚到了太和门前,今日是逢一三五的大朝会,京城五品及以上的官员都会齐聚一堂。
当看到那些同僚那杀气腾腾的模样时,杨晨不觉拿手按了按胸口,那儿正是用来应对这些人的终极武器!
感谢书友喜欢望着你@百度的打赏月票支持。。。。。。
北京城,杨府。
夏夜的星空下,虫鸣啾啾,颇有几分的诗意。
但杨晨对此却并没有太多的感触,看着手中摘抄来的各种弹劾杨震的奏疏,他的脸上满是苦笑:“这个二郎,即便去了边地也一样不叫人省心哪。”
如今的杨晨在朝中已有了不低的地位,作为工部侍郎,也有了一定的话语权,再加上他又是杨震这个皇帝亲信,锦衣卫都督的兄长,更是有不少不便于投靠到杨都督手下的人过来示好。
对此,杨晨自然不会拒绝,自他当上工部侍郎的一年时间里,已渐渐发展成了朝中一股不容小视的力量。正因如此,朝中但有什么风吹草动,他都能在短时间里获悉。这次有人串联欲要弹劾杨震在边地的种种不妥行径,也很快就为其所知。
但对此,杨晨一时也不知该如何应对。说实在的,作为一个比自己兄弟更彻底地融入这个时代,连思想意识都完全和圣人门生没有什么两样的读书人,在得知杨震对蒙人的种种作为后,也觉着有些不妥。
汉人一直以来都讲究个以德服人,讲一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那些外族,哪怕是再强大的时候,也会留有余地,而不是赶尽杀绝。而现在,杨震所做的,就是想要把草原上的各部全部连根拔起哪。不,他不是想这么做,而是已经完全在着手杀戮了,对此,杨晨也是无法认同。
但自己兄弟所做的决定,他这个做兄长的又怎么好不支持呢?尤其是两人在朝中还是二位一体的互生关系,倘若杨震真因此事而被朝廷所怪罪,他这个兄长接下来的日子也不会太好过了。
可让杨晨去为兄弟说话,他又觉着有些为难。且不说是不是昧着良心,光是要找出一些理据来就不是他能力范围内的事情。他甚至有些期盼杨震能够在这个时候赶回京城,以其能言善辩的能力,或许在朝堂上可以把这些家伙辩驳得无力反抗,但自己显然没这方面的本事哪。
“哎,你好端端地只管处理边军中的弊端即可,何必去自寻麻烦地去参与军事呢?现在好了,被别个拿住把柄了吧……”想到这儿,杨晨不禁又是一叹息。
就在这时,府上的管家突然小心地来到杨晨的书房门前,恭敬地道:“老爷,有镇抚司的人前来求见,说是有什么要事。”
“哦?请他进来说话。”杨晨略有些奇怪,他虽然是杨震的兄长,但与镇抚司之间却没有太多的交往,毕竟他身为朝臣还是要注意一下自己形象的。但既然人都找上来了,显然是有什么要紧事,说不定是杨震安排的,他自然要见一见了。
片刻之后,一名书生打扮的男子就被领到了杨晨的面前。一番寒暄之后,他才知道此人乃是镇抚司里颇有些实权的沈言,是杨震倚为心腹的幕僚,于是便又比刚才还客气了不少:“不知沈兄前来所为何事哪?”
对着自家都督的兄长,沈言也无意兜什么圈子,一面把随身的一封书信推到了杨晨面前,一面道:“想必朝中最近对杨都督的种种非议,杨侍郎已有所耳闻了吧?”
听他说起此事,杨晨的眉头又轻轻地簇了起来,但还是点头道:“没错,我对此也深感头疼哪。你家都督也是的,怎么就没考虑会有这等结果呢?”说着,拿过了书信,随意翻看了起来。
“其实我家都督岂会不知朝中官员的心思?这封信便是他命人从大同送过来的。他的意思,是可以借此事扭转朝中的这股风气,为我大明今后对敌的策略做出改变。”沈言很是坦然地说道。
而对面的杨晨,在听了他的话,又看了书信内容后,神色便是一变。之前的忧心和不解这时变作了惊讶,下意识地道了一声:“他居然连这一层都考虑到了?”
“都督和那些朝臣打交道也不是一两日了,如何会猜不到他们的心思呢?所以针对此点,他已有了一番布置,也叫下官一并送来交给侍郎大人。”沈言说着,又从怀里取出一本书册,交到了杨晨手中。
杨晨展开那书册,脸色就再次一变:“这个二郎,看来他确实是早有准备了,这个若真有其事,可是要花费颇多工夫的哪。”
“这个自然作不得假。”
杨晨愣了一愣,随即就把这两件东西都收了起来:“既然他都做了这么多了,我这个当兄长的自当全力助他。只要有人在朝堂上发难,我必会与之一争到底。”
“如此,一切就全赖杨侍郎了。”沈言得到保证后大感欢喜,赶紧拱手致谢。
对此,杨晨心下又是一阵感慨。自己的兄弟还真是得手下人心哪,连找自己这个亲兄长相助,这些人居然都要如此感谢。但口中却道:“沈兄客气了,既是二郎的事情,我这个做兄长无论如何都是要相帮一二。”
事实上,杨震在朝中受到的非议可要比杨晨所想的还要严重得多。尤其是当一些从草原来的消息传回来后,更是惹得人人侧目。
据某些人所说,如今的蒙人草原到处都是被人屠杀后的惨烈现场,无数的妇孺老人被人杀人抛尸,其惨状不亚于修罗地狱。
虽然大多数人对此只是听闻,也不知这些传说到底从何而来,但这一切依然让百官对杨震的这一决定更加的鄙夷。我们大明虽然与蒙人世代为仇,但也不能干出此等丧尽天良的事情来哪。如此做法,却和那些鞑子贼寇有什么区别了?
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都是杨震,若非他定下如此策略,草原何至于变成如此光景?这与我大明一向所提倡标榜的仁德之说可是背道而驰,着实令人不齿!而且这等事情一旦传出去,那些外邦藩国又会如何看待我们?
这一系列的说法,让朝臣对杨震是越发不满,更多的批判声甚嚣尘上。同时,许多人还将之付诸于行动,一份份声讨弹劾杨震穷兵黩武,灭绝人性的弹章如雪片般通过通政司,直达内阁和天子跟前。
而叫群臣更感愤怒的是,面对如此汹汹之民意,无论内阁还是天子都是默不作声,只把他们的弹章全数留中,连句回音都没有。这不明摆着是在偏袒杨震么?天子如此不公,这更是惹来了群臣的反感,之后几日里,弹劾杨震的奏疏不减反增。
而在发现天子是铁了心要维护杨震,一直都不作回音后,终于有人忍不住了,开始在背地里里进行了串联,决定在朝会上同时弹劾,集体发难。
其实一般来说,大明朝的早朝只是个走过场的形式而已。所有的大小政事,那都是在廷议或是由内阁与天子商议之后就定下来。至于朝会上的君臣奏对,不过是把这些早已决定了的事情重新再公开说一遍,好让朝中臣子都有个了解,也好为接下来的工作打好基础。
但朝会毕竟是国内规格最高的廷议,一些人还是会在这上面突然提出一些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想着靠会上的声势来逼迫天子答应自己的请求。而这种事情,历朝历代也所在多有,就是当今万历朝,也已发生过数起相似的情况了。
现在,这些对杨震深感不满的朝臣,终于因为天子的袒护而再次爆发,决定在六月十一这天的大朝会上一齐发难,誓要把种种罪名定到杨震的头上。
其实在经过之前的几番较量后,群臣对杨震已是颇为忌惮。这家伙不但手段了得,而且深得天子信重,又能言善辩,不按常理出牌,总是让与之为敌的官员吃足苦头。
所以一般来说,朝中官员还真不想招惹他,与之为敌。但这次的事情明显已触犯了这些人的底线,而且杨震如今又远在北疆,根本不可能在他们发难的时候出现在朝堂上与自己打擂台,这就大大增加了官员们的信心。
背地里,甚至有人还说,倘若连这样都不能把杨震入罪扳倒,那么今后这大明朝堂就再没有人是这位的对手了。当然,对此大家还是不认为有可能发生的,哪怕天子再维护这个宠臣,在群臣的一致攻讦之下,也不可能固执己见。
于是当时间来到六月十一这一天,所有人都做足了准备,一场针对杨震的弹劾批判大会便已悄然拉开。
对此,或许身在九重宫阙之内的天子并不是太清楚,但同为朝臣之一的杨晨却早已有所耳闻。这让他心里更感到沉甸甸的,知道今日的朝会一定是一场唇枪舌剑,血雨腥风了。而自己,却显然是要站在群臣的对立面,去与这些人好一番交战了。
随着钟鼓声响起,紫禁城宫门次第而开,群臣按着身份排着整齐的队伍缓步踏进宫,并迅速汇聚到了太和门前,今日是逢一三五的大朝会,京城五品及以上的官员都会齐聚一堂。
当看到那些同僚那杀气腾腾的模样时,杨晨不觉拿手按了按胸口,那儿正是用来应对这些人的终极武器!
感谢书友喜欢望着你@百度的打赏月票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