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一章 天子大婚(上)
推荐阅读: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重生民国娇小姐、奋斗1981、神医狂妃:邪王,甜甜宠、毒妻难逃:仙尊,太强势!、冥婚,弃妇娘亲之家有三宝、舌尖上的大宋
一五中文网 www.15zw.com,最快更新锦绣大明最新章节!
进入正月之后,北京举城上下的关注点就只剩下了一个,那便是下个月十二日就要举行的天子大婚庆典。虽然这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也不过是些传言罢了,他们压根就不可能去皇宫见识这一场盛大的庆典,但这并不妨碍大家对此事进行热切的讨论和憧憬,街头巷尾,似乎每一个人都在说这相似的话题。
而对于朝廷百官来说,这次的庆典除了可能给自己带来不小的好处外,就还有不少的繁杂事务了。大明如今虽然已开始走起了下坡路,但国力尚在,犹是四周邻国的天朝上国,是他们朝觐的宗主国,现在天子大婚,这些附属国自然是要赶来庆贺一番。
于是在正月前后,就有来自交趾、琉球、朝-鲜等各小国使臣来到京城朝贡庆贺。而面对这些远道而来的使臣,大明朝廷自然要显露其泱泱大国的风度,不但将回馈以数倍,十多倍于他们贡品的回礼,而且还会以最高的礼节招待这些外国使臣。
如此一来,一直只能算清水衙门,平时都能闲得发毛的礼部以及鸿胪寺等衙门就要忙得不可开交了。其实礼部等礼仪衙门如今除了招待这些使臣外,更要将精力投放到皇帝的大婚庆典上,如此他们的人手自然就更加捉襟见肘了。
那如何是好?自然是从朝廷其他衙门里寻找帮手了。为此,不少其他衙门的官员都被临时借调,成为在宫里宫外忙碌着,为皇帝的大婚庆典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
好在大明官员自来就苦读四书五经,对这些礼法之事都还算是略有精通,再加上有礼部官员从旁指点帮助,一切倒也能做得有条不紊。
其实不光是这些寻常官员忙得不可开交,就是杨震的锦衣卫,在这段时日里也是难有空闲。倒不是他们也得去宫里进行礼仪方面的培训,这些自有锦衣卫的另一分支大汉将军来做,而是叫他们帮着维持京城治安和秩序。
北京城本就住了数以百万计的人口,日常的治安工作就是一项不小的责任,顺天府、五城兵马司等衙门就是为此而立。而这回,因为天子大婚事关重大,又有许多的附属国使节在旁,朝廷自然更不敢轻忽以对,当即严令这些治安衙门,务必保证这一段时间里不得有任何的差错。
如此一来,不但北京城往日的巡防力量得到了成倍的增加,而且各衙门还跟城里各出的帮会中人,以及混子们都打好了招呼,让他们平时没必要就别上街了。不然一旦出了什么差错,轻则发配充军,重则性命不保。
为了表明朝廷的决心,这回他们连锦衣卫都给用了起来,以威风八面,可止小儿夜啼的缇骑来震慑宵小。
总之一句话,这一段时间里的北京城,就和后世某段时间里的严打似的,没有任何人敢于在这个时候犯事,京城的秩序好得都让人难以相信。不但小偷小摸之类的事情不见了,就是街头的摩擦争斗也完全销声匿迹,仿佛这已是个和睦和谐的新社会。
当然,这一切都是需要无数人努力的,杨震及其手下的锦衣卫们,便出了不少力,每日里杨震都得从天刚亮就赶到镇抚司里坐镇,直到入更之后才能回家,这忙得,都几乎没空陪陪自己的妻子了。
但毕竟人在朝堂身不由己,即便对朝廷的这种表面功夫有些不满,杨震也依然只能照着规矩办事,只愿那普天同庆的正日子赶紧到来,到时大家全都解脱了。
而在这忙碌中,时间倒也是过得极快,转眼之间,二月十二日就已悄然来临——
是日,天朗气清,除了依然有些寒意外,倒也算是个不错的天气了。
当日头渐渐动东边的地平线上升起之时,皇宫紫禁城里钟鼓声也随之响起。此刻,正分列在皇宫门前的文武群臣不觉精神一振,目光便聚集到了即将次第而开的皇宫宫门之上。
与以往的大小朝会不同,今日这天子大婚庆典可要隆重得多了,举城有官阶,有爵位的大小官员,大小勋爵悉数到场,刚过三更,紫禁城前已被官员们挤了个满满当当。
而且,不知是出于紧张的关系还是其他,这一回这么多人聚集在此,竟几乎听不到太多动静,只有间或的几声咳嗽,才能叫人发现原来在这宫门之外已站了许多官员。
杨震与杨晨兄弟也身在这些群臣之中,迈着和他们一样庄严而缓慢的方步朝着宫内走去,看着到处张灯结彩,使本来庄严肃穆的皇宫多了一分喜庆的布置,杨震的脸上也不觉展露出了一丝欣然的笑意。
他与万历之间的关系可不光光是一般的君臣,他们除了是相得的君臣之外,更是有着一份人所难以相信的友情在里头。
要说起来,这是很难叫人相信的,毕竟这天下间有什么人吃了熊心豹子胆,真敢把皇帝当作朋友了?即便皇帝是这么跟你说的,你若真这么认为了,就是在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了,谁知道多少日子后,皇帝会觉着你以前把他当朋友的言行举止是对他的不恭顺,是欺君。
但杨震这个有着几百年后人人平等思维的家伙却显然没有这时代大多数人那么多的顾虑,也看出了万历身为天子孤家寡人的孤独,于是便真把皇帝视作了朋友。
既然是朋友,除了在公事上为他尽心之外,在私事上自然也会关心一下。现在见皇帝终于成婚,杨震自然也是发自内心的感到高兴。
只是随着婚礼庆典的不断进行,杨震对此的观感就有些不同了。在受群臣拜见,又念了一份长长的,辞藻虽然华丽,但内容却几乎空洞的旨意之后,万历又照着规定的方式向天地、祖宗等进行了叩谢。
随后,便是午门大开,皇帝亲自骑马来到紫禁城外,将早已等候在外边轿子里的新娘,也就是皇后王氏从宫外迎进宫里——对了,这位即将成为普天之国母的王皇后还有一个讨喜的名字,叫喜姐。
与其他朝代皇后人选多出自显贵人家,父兄皆是朝廷重臣的策略不同,为了防止如汉唐般出现外戚干政的情况,从而乱了国本,明朝的皇后出身一向不高,一般都是身家清白的书香世家女子,这位王皇后家里也是一般。
而现在万历策马而出的午门,虽然在戏文和后世某些文艺作品里总是提到什么推出午门外斩首的说话,可事实上午门却是朝廷最高的权力的象征。别说把什么犯人从这儿推出去了,就是开启午门,都是极其难得的事情,也只有当天子需要摆开仪仗出入时,才会将这皇宫正门打开。
另外,也就两件事情才能破例开门了。这其一,就是眼前,当天子迎娶正宫皇后时,为了表示对她的尊敬,衬托其母仪天下的身份,会开一次午门。其二便是每三年一次的殿试后,位列一甲前三的状元、榜眼和探花能够在中进士的这一天打从午门入宫觐见,是为无上之荣耀。除此之外,就是权倾朝野的张居正,也无法打从午门进出。
看着年纪还不过十五六岁的小皇帝按着规矩亦步亦趋地将同样年纪的王皇后接进宫来,又如提线木偶般照着各种礼节说话行事,杨震心里却不觉有些叹息了:“都说后世结婚是件叫人忙到浑身虚脱的事情,但和这个时代相比,那些就都是小儿科了。而我之前成婚固然够繁杂,但与皇帝的这次大婚相比,却是简陋得很了。”想到这儿,他不觉将同情的目光投向了高高在上,依然在按着规矩一项项做着程序的皇帝和皇后。
事实上,当皇帝和皇后在按祖宗规矩,或是礼部给的规章制度做着一系列繁杂的礼仪事情时,下面的官员的心也并不在此。他们更关注的,是自己能从这次的婚礼中得到什么好处。
而这一点,很快也就来了,在一番繁文缛节之后,皇帝终于宣布,这次大婚能够成功群臣也是功不可没的,在此普天同庆的日子里,大家也将体会到皇恩浩荡,因而在京官员,都将官升一级,同时赐以食物。
“万岁万岁万万岁……”群臣这才发自内心地轰然跪倒,同时高声喝道。
就在大家以为这一茬儿就要过去时,一名位于前列的官员却突然自队伍里站了出来,朝皇帝跪下奏启道:“陛下,臣张四维有一事启奏。”
“嗯?”不光是周围的群臣,就是皇帝也被他这一说给愣住了——这闹的是哪一出,之前的仪式规程里可没这一条哪。但臣子既然站出来了,他总不能不让他说话,便笑道:“张卿有什么话但说无妨。”
“臣以为这次陛下大婚不光是我等群臣之功,更是皇后娘娘的生父王讳伟公之功,故而,臣以为,该对国丈大人也给以封赏,赐以爵位,如此才能表陛下与皇后的一片孝顺之心!”张四维当即大声地说道。
进入正月之后,北京举城上下的关注点就只剩下了一个,那便是下个月十二日就要举行的天子大婚庆典。虽然这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也不过是些传言罢了,他们压根就不可能去皇宫见识这一场盛大的庆典,但这并不妨碍大家对此事进行热切的讨论和憧憬,街头巷尾,似乎每一个人都在说这相似的话题。
而对于朝廷百官来说,这次的庆典除了可能给自己带来不小的好处外,就还有不少的繁杂事务了。大明如今虽然已开始走起了下坡路,但国力尚在,犹是四周邻国的天朝上国,是他们朝觐的宗主国,现在天子大婚,这些附属国自然是要赶来庆贺一番。
于是在正月前后,就有来自交趾、琉球、朝-鲜等各小国使臣来到京城朝贡庆贺。而面对这些远道而来的使臣,大明朝廷自然要显露其泱泱大国的风度,不但将回馈以数倍,十多倍于他们贡品的回礼,而且还会以最高的礼节招待这些外国使臣。
如此一来,一直只能算清水衙门,平时都能闲得发毛的礼部以及鸿胪寺等衙门就要忙得不可开交了。其实礼部等礼仪衙门如今除了招待这些使臣外,更要将精力投放到皇帝的大婚庆典上,如此他们的人手自然就更加捉襟见肘了。
那如何是好?自然是从朝廷其他衙门里寻找帮手了。为此,不少其他衙门的官员都被临时借调,成为在宫里宫外忙碌着,为皇帝的大婚庆典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
好在大明官员自来就苦读四书五经,对这些礼法之事都还算是略有精通,再加上有礼部官员从旁指点帮助,一切倒也能做得有条不紊。
其实不光是这些寻常官员忙得不可开交,就是杨震的锦衣卫,在这段时日里也是难有空闲。倒不是他们也得去宫里进行礼仪方面的培训,这些自有锦衣卫的另一分支大汉将军来做,而是叫他们帮着维持京城治安和秩序。
北京城本就住了数以百万计的人口,日常的治安工作就是一项不小的责任,顺天府、五城兵马司等衙门就是为此而立。而这回,因为天子大婚事关重大,又有许多的附属国使节在旁,朝廷自然更不敢轻忽以对,当即严令这些治安衙门,务必保证这一段时间里不得有任何的差错。
如此一来,不但北京城往日的巡防力量得到了成倍的增加,而且各衙门还跟城里各出的帮会中人,以及混子们都打好了招呼,让他们平时没必要就别上街了。不然一旦出了什么差错,轻则发配充军,重则性命不保。
为了表明朝廷的决心,这回他们连锦衣卫都给用了起来,以威风八面,可止小儿夜啼的缇骑来震慑宵小。
总之一句话,这一段时间里的北京城,就和后世某段时间里的严打似的,没有任何人敢于在这个时候犯事,京城的秩序好得都让人难以相信。不但小偷小摸之类的事情不见了,就是街头的摩擦争斗也完全销声匿迹,仿佛这已是个和睦和谐的新社会。
当然,这一切都是需要无数人努力的,杨震及其手下的锦衣卫们,便出了不少力,每日里杨震都得从天刚亮就赶到镇抚司里坐镇,直到入更之后才能回家,这忙得,都几乎没空陪陪自己的妻子了。
但毕竟人在朝堂身不由己,即便对朝廷的这种表面功夫有些不满,杨震也依然只能照着规矩办事,只愿那普天同庆的正日子赶紧到来,到时大家全都解脱了。
而在这忙碌中,时间倒也是过得极快,转眼之间,二月十二日就已悄然来临——
是日,天朗气清,除了依然有些寒意外,倒也算是个不错的天气了。
当日头渐渐动东边的地平线上升起之时,皇宫紫禁城里钟鼓声也随之响起。此刻,正分列在皇宫门前的文武群臣不觉精神一振,目光便聚集到了即将次第而开的皇宫宫门之上。
与以往的大小朝会不同,今日这天子大婚庆典可要隆重得多了,举城有官阶,有爵位的大小官员,大小勋爵悉数到场,刚过三更,紫禁城前已被官员们挤了个满满当当。
而且,不知是出于紧张的关系还是其他,这一回这么多人聚集在此,竟几乎听不到太多动静,只有间或的几声咳嗽,才能叫人发现原来在这宫门之外已站了许多官员。
杨震与杨晨兄弟也身在这些群臣之中,迈着和他们一样庄严而缓慢的方步朝着宫内走去,看着到处张灯结彩,使本来庄严肃穆的皇宫多了一分喜庆的布置,杨震的脸上也不觉展露出了一丝欣然的笑意。
他与万历之间的关系可不光光是一般的君臣,他们除了是相得的君臣之外,更是有着一份人所难以相信的友情在里头。
要说起来,这是很难叫人相信的,毕竟这天下间有什么人吃了熊心豹子胆,真敢把皇帝当作朋友了?即便皇帝是这么跟你说的,你若真这么认为了,就是在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了,谁知道多少日子后,皇帝会觉着你以前把他当朋友的言行举止是对他的不恭顺,是欺君。
但杨震这个有着几百年后人人平等思维的家伙却显然没有这时代大多数人那么多的顾虑,也看出了万历身为天子孤家寡人的孤独,于是便真把皇帝视作了朋友。
既然是朋友,除了在公事上为他尽心之外,在私事上自然也会关心一下。现在见皇帝终于成婚,杨震自然也是发自内心的感到高兴。
只是随着婚礼庆典的不断进行,杨震对此的观感就有些不同了。在受群臣拜见,又念了一份长长的,辞藻虽然华丽,但内容却几乎空洞的旨意之后,万历又照着规定的方式向天地、祖宗等进行了叩谢。
随后,便是午门大开,皇帝亲自骑马来到紫禁城外,将早已等候在外边轿子里的新娘,也就是皇后王氏从宫外迎进宫里——对了,这位即将成为普天之国母的王皇后还有一个讨喜的名字,叫喜姐。
与其他朝代皇后人选多出自显贵人家,父兄皆是朝廷重臣的策略不同,为了防止如汉唐般出现外戚干政的情况,从而乱了国本,明朝的皇后出身一向不高,一般都是身家清白的书香世家女子,这位王皇后家里也是一般。
而现在万历策马而出的午门,虽然在戏文和后世某些文艺作品里总是提到什么推出午门外斩首的说话,可事实上午门却是朝廷最高的权力的象征。别说把什么犯人从这儿推出去了,就是开启午门,都是极其难得的事情,也只有当天子需要摆开仪仗出入时,才会将这皇宫正门打开。
另外,也就两件事情才能破例开门了。这其一,就是眼前,当天子迎娶正宫皇后时,为了表示对她的尊敬,衬托其母仪天下的身份,会开一次午门。其二便是每三年一次的殿试后,位列一甲前三的状元、榜眼和探花能够在中进士的这一天打从午门入宫觐见,是为无上之荣耀。除此之外,就是权倾朝野的张居正,也无法打从午门进出。
看着年纪还不过十五六岁的小皇帝按着规矩亦步亦趋地将同样年纪的王皇后接进宫来,又如提线木偶般照着各种礼节说话行事,杨震心里却不觉有些叹息了:“都说后世结婚是件叫人忙到浑身虚脱的事情,但和这个时代相比,那些就都是小儿科了。而我之前成婚固然够繁杂,但与皇帝的这次大婚相比,却是简陋得很了。”想到这儿,他不觉将同情的目光投向了高高在上,依然在按着规矩一项项做着程序的皇帝和皇后。
事实上,当皇帝和皇后在按祖宗规矩,或是礼部给的规章制度做着一系列繁杂的礼仪事情时,下面的官员的心也并不在此。他们更关注的,是自己能从这次的婚礼中得到什么好处。
而这一点,很快也就来了,在一番繁文缛节之后,皇帝终于宣布,这次大婚能够成功群臣也是功不可没的,在此普天同庆的日子里,大家也将体会到皇恩浩荡,因而在京官员,都将官升一级,同时赐以食物。
“万岁万岁万万岁……”群臣这才发自内心地轰然跪倒,同时高声喝道。
就在大家以为这一茬儿就要过去时,一名位于前列的官员却突然自队伍里站了出来,朝皇帝跪下奏启道:“陛下,臣张四维有一事启奏。”
“嗯?”不光是周围的群臣,就是皇帝也被他这一说给愣住了——这闹的是哪一出,之前的仪式规程里可没这一条哪。但臣子既然站出来了,他总不能不让他说话,便笑道:“张卿有什么话但说无妨。”
“臣以为这次陛下大婚不光是我等群臣之功,更是皇后娘娘的生父王讳伟公之功,故而,臣以为,该对国丈大人也给以封赏,赐以爵位,如此才能表陛下与皇后的一片孝顺之心!”张四维当即大声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