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九章 早朝风云(终)
推荐阅读: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重生民国娇小姐、奋斗1981、神医狂妃:邪王,甜甜宠、毒妻难逃:仙尊,太强势!、冥婚,弃妇娘亲之家有三宝、舌尖上的大宋
一五中文网 www.15zw.com,最快更新锦绣大明最新章节!
与刚才的情况截然相反,当杨震说出徐家这一罪名时,太和殿内霎时一片肃静,所有人都面露惊吓与难以置信的神色,不少人的嘴都张得大大的,但却没有一个发出声来,整座大殿之内,此刻静得连一根针落地都能听得清楚。
无数双惊疑不定的目光投在了杨震的身上,许多人都显然不信杨震所说的这一罪名,但没有人敢当众提出反对之意来。因为所有人都清楚,若是此事一旦坐实,杨震没有说谎,那自己此刻为徐家说话,就很可能被打成徐家同党,下场可不光光是丢了前程与官职的事情了,甚至是抄家灭门的灾祸。
在如今的大明王朝之中,除了谋逆这一条十恶重罪之外,有三项罪名是沾着就要人命的——海禁、通倭和白莲教。现在徐家一气就和两样要命的罪名扯上了关系,即便是和他们关系再密切的官员,在面对这种事情时,也得先考虑自身安危,不敢随意为他们说话了。
就是万历,虽然早在昨天夜里就知道杨震会在今日进宫交旨,也知道他这次在江南大有收获,却也没想到他查到的事情竟如此严重,也是一脸的震惊,半天都回不过神来。
在所有人都目瞪口呆的时候,一个沉稳的声音却响了起来:“杨镇抚你这番话可当真么?你要明白,在这等事上造谣污蔑,可是重罪!”
众人循声望去,正瞧见张居正面色肃然地转头看着杨震,就是张阁老,此刻的神色也有些异样了。不过在场这么多官员里,也只有张居正有这个身份问这句话了。
面对张居正满是压力的问题,杨震没有一丝犹豫和闪躲的意思,迎着他眼中闪烁着的精光平静地回应道:“兹事体大,杨震岂敢随意编排胡说呢?事实就是如此,徐家确实和倭人有所勾结,另外,他们也早就犯了海禁,与海外诸国有所往来了。”
“是么?”张居正忍不住用力地皱了下眉头:“事关重大,口说无凭,你得拿出确凿的证据来。”
“当然,下官不但有物证,更有人证可以证明我所言非虚!”杨震说着,再次探手入袖,取出了几张轻飘飘的纸来,交到了一旁内侍的手里。
虽然因为他和其他官员有一定距离的关系,大家看不清这纸上的内容,但众官员还是下意识地伸长了脖子,努力朝纸上张望过去。同时,还有不少人又把目光好奇地落到了杨震的袖子上,不知他袖子里还有没有其他东西了。
确实,自杨震入殿以来,他已从袖子里取出了三次东西,从而让徐家的罪名一次次提升增加。这种经历让众人忍不住怀疑,杨震待会儿会拿出第四件证据,来使徐家的罪名更重上几分。
不过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光是这第三次拿出的证据,就已足够让徐家翻不得身了,又何必再拿新的证据呢?
万历从内侍手里接过那几张纸仔细看了一下,脸色顿时就沉了下去。而杨震,也很是体贴地跟周围百官解释道:“这几件物证,一个乃是徐家写给扬州漕帮帮主严环的书信,里面的内容便是请他们代为建造海船,还有寻找熟悉海情的水手之类的要求。另外几份,则是严环等漕帮要员的口供,里面详实地记录了徐家派人与严环商议此事时的种种细节。”
顿了一下之后,他才又继续道:“不过因为担心徐家会在来京的路上对这些人证加以拦截追杀,所以下官便做了些安排,并没有带了这些人一道来京——事实也证明我的准备是正确的,若带了这些人证一道上路,他们此时不是被徐家派出的人所杀,就是被他们救走了,也就再无人证了。”
这一回,就是梁来兴几人也不敢再质疑杨震说徐家派人追杀拦截他们了。因为就目前他所拿出来的证据看,这些东西确实是会要徐家命的,他们就是冒再大的险,干出再疯狂的举动来,也是在情理之中。
不过杨震历数徐家的罪名尚未结束,只见他继续道:“另外,在追查他们破坏海禁一事中,下官手下之人又在无意之中获悉了一个更加惊人的事实,他徐家竟然还和不少倭人有着紧密的联系,并为他们提供了窝藏地点。至于他们为何要这么做,因为担心深查会被徐家觉察到,从而给我们自身带来危险,所以下官便暂时放弃了。不过,我还是派人袭击了那倭人藏匿之所,活捉了不少倭人,并也命手下将他们带回京来了。我想前一个问题,待他们到京之后,总能问出个结果来的。”
这一下,杨震算是彻底把别人可能质疑自己所说是否真实的漏洞都给堵死了。人证,可是比物证更有力的证据,而且这倭人也不是随便能找得到的,就显得更加可信了。
张居正神色又难看了两分,但还是问道:“那你口中的这些人证又身在何处?他们何时能够入京?”这也是殿上一众君臣所急切想知道的,一旦有了这些人证物证,那杨震对徐家的指控就彻底成真了。
不料杨震却微一摇头:“这个下官却说不准了。非是我不想说,实在是因为连我自己也不知道他们现在身在何方。为了确保万无一失,我让手下兄弟自行决定路线和行程时间,只有一个要求,就是让他们安然来京。而我,则带了其他兄弟作为诱饵,以吸引徐家的追兵。”
听他这么说来,众人终于彻底明白了杨震的全盘计划,不禁对他的胆识和心机又多了几分佩服之意。当然,也有不少人看他时眼中闪过了几分戒惧,这位锦衣卫镇抚行事实在太厉害了,今后与他同朝为官,可得小心戒备哪。
这时,万历也开口了:“杨卿果然有胆有识,确实没有让朕失望哪。三法司何在?”
随着皇帝这一声招呼,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的三名主官立刻就答应着走了出来:“臣在。”“此事非同小可,既然杨卿已拿到了这么多证据,朕便要你们三法司共同会审此案,不得放任何一个罪人逍遥法外,明白了么?”万历看着三名官员,语气森然地道。
三人相互看了几眼,这才跪下答应:“臣领旨!”不过他们心里却有些叫苦,这差事可不好办哪。
就杨震拿出来的证据看,徐家在地方欺压良善等等罪名是肯定没跑了,再加上破海禁与通倭这两项重罪,就是灭了徐家满门都不算个事儿,这点三法司三位大人自然心知肚明。但是,徐家在朝中那么多门生故吏,他们会眼睁睁看着徐家落得如此境地吗?
这一回,三法司可就真要左右为难了。是选择照章办事问案呢?还是对徐家有所袒护?这一点,足够叫三位大人头疼上一阵子了。
不过就目前殿上的情况来看,事情也未必真会严重到那个程度,毕竟徐家所犯的那可是抄家灭族的大罪,本着明哲保身的原则,诸多与他们关系匪浅的官员在这种时候可能会选择冷眼旁观,比如之前跳得最欢,对杨震喊打喊杀的梁来兴等几名官员,这时候已不再说话了,而且脸上还满是忐忑与不安。
至于大家心目中与徐家关系最最紧密,徐阶最得意的弟子,当今首辅张居正,此刻也是漠然不语。在从杨震口中问出那么多人证物证之后,他显然也得为自身的安全考虑了。
别看张居正如此权倾天下,就是天子也不过是他手上的提线木偶,但事实上越是如此,他所要面对的敌人就越多。当你一切都顺风顺水时,这些敌人只会隐藏在暗处,看着还是你最好的盟友,最得力的下属。可一旦他露出一点破绽,暗处的敌人就会如嗅到了血腥味的狼群一般扑上来,把他彻底啃噬得干干净净。
张居正显然是明白这一点的,所以此刻的他只能保持沉默。至于接下来他会不会因为与徐家的亲密关系而做些什么,现在显然是看不出来的。
随着皇帝下旨让三法司严查徐家三桩重罪,之前梁兴来等人弹劾他的一些罪行自然也就不了了之了。岂止如此,如今无论是今日朝堂之上弹劾他的这几位,就是之前上疏为徐家抱不平,弹劾杨震的那些官员,此刻心里也是打着鼓的,谁也不知道这回徐家的案子会闹得多大,而自己又会不会因此受到牵连。
这一刻,所有人都很是后悔,为什么自己非要凑这个热闹呢?早知是这么个结果,就不该跟着上疏弹劾。唯一叫众人心下略有安慰的是,之前弹劾杨震的人实在太多了,想必皇帝应该不至于为此责罚这么多人吧?正所谓,法不责众……
伴随着一声悠长的“退朝——”呼喝,这一场几经周折的早朝会终于结束,官员都带着各自的心思缓慢地退出大殿,离开皇宫。而随着他们的离开,徐家的事情,也迅速在京城散播开来。
与刚才的情况截然相反,当杨震说出徐家这一罪名时,太和殿内霎时一片肃静,所有人都面露惊吓与难以置信的神色,不少人的嘴都张得大大的,但却没有一个发出声来,整座大殿之内,此刻静得连一根针落地都能听得清楚。
无数双惊疑不定的目光投在了杨震的身上,许多人都显然不信杨震所说的这一罪名,但没有人敢当众提出反对之意来。因为所有人都清楚,若是此事一旦坐实,杨震没有说谎,那自己此刻为徐家说话,就很可能被打成徐家同党,下场可不光光是丢了前程与官职的事情了,甚至是抄家灭门的灾祸。
在如今的大明王朝之中,除了谋逆这一条十恶重罪之外,有三项罪名是沾着就要人命的——海禁、通倭和白莲教。现在徐家一气就和两样要命的罪名扯上了关系,即便是和他们关系再密切的官员,在面对这种事情时,也得先考虑自身安危,不敢随意为他们说话了。
就是万历,虽然早在昨天夜里就知道杨震会在今日进宫交旨,也知道他这次在江南大有收获,却也没想到他查到的事情竟如此严重,也是一脸的震惊,半天都回不过神来。
在所有人都目瞪口呆的时候,一个沉稳的声音却响了起来:“杨镇抚你这番话可当真么?你要明白,在这等事上造谣污蔑,可是重罪!”
众人循声望去,正瞧见张居正面色肃然地转头看着杨震,就是张阁老,此刻的神色也有些异样了。不过在场这么多官员里,也只有张居正有这个身份问这句话了。
面对张居正满是压力的问题,杨震没有一丝犹豫和闪躲的意思,迎着他眼中闪烁着的精光平静地回应道:“兹事体大,杨震岂敢随意编排胡说呢?事实就是如此,徐家确实和倭人有所勾结,另外,他们也早就犯了海禁,与海外诸国有所往来了。”
“是么?”张居正忍不住用力地皱了下眉头:“事关重大,口说无凭,你得拿出确凿的证据来。”
“当然,下官不但有物证,更有人证可以证明我所言非虚!”杨震说着,再次探手入袖,取出了几张轻飘飘的纸来,交到了一旁内侍的手里。
虽然因为他和其他官员有一定距离的关系,大家看不清这纸上的内容,但众官员还是下意识地伸长了脖子,努力朝纸上张望过去。同时,还有不少人又把目光好奇地落到了杨震的袖子上,不知他袖子里还有没有其他东西了。
确实,自杨震入殿以来,他已从袖子里取出了三次东西,从而让徐家的罪名一次次提升增加。这种经历让众人忍不住怀疑,杨震待会儿会拿出第四件证据,来使徐家的罪名更重上几分。
不过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光是这第三次拿出的证据,就已足够让徐家翻不得身了,又何必再拿新的证据呢?
万历从内侍手里接过那几张纸仔细看了一下,脸色顿时就沉了下去。而杨震,也很是体贴地跟周围百官解释道:“这几件物证,一个乃是徐家写给扬州漕帮帮主严环的书信,里面的内容便是请他们代为建造海船,还有寻找熟悉海情的水手之类的要求。另外几份,则是严环等漕帮要员的口供,里面详实地记录了徐家派人与严环商议此事时的种种细节。”
顿了一下之后,他才又继续道:“不过因为担心徐家会在来京的路上对这些人证加以拦截追杀,所以下官便做了些安排,并没有带了这些人一道来京——事实也证明我的准备是正确的,若带了这些人证一道上路,他们此时不是被徐家派出的人所杀,就是被他们救走了,也就再无人证了。”
这一回,就是梁来兴几人也不敢再质疑杨震说徐家派人追杀拦截他们了。因为就目前他所拿出来的证据看,这些东西确实是会要徐家命的,他们就是冒再大的险,干出再疯狂的举动来,也是在情理之中。
不过杨震历数徐家的罪名尚未结束,只见他继续道:“另外,在追查他们破坏海禁一事中,下官手下之人又在无意之中获悉了一个更加惊人的事实,他徐家竟然还和不少倭人有着紧密的联系,并为他们提供了窝藏地点。至于他们为何要这么做,因为担心深查会被徐家觉察到,从而给我们自身带来危险,所以下官便暂时放弃了。不过,我还是派人袭击了那倭人藏匿之所,活捉了不少倭人,并也命手下将他们带回京来了。我想前一个问题,待他们到京之后,总能问出个结果来的。”
这一下,杨震算是彻底把别人可能质疑自己所说是否真实的漏洞都给堵死了。人证,可是比物证更有力的证据,而且这倭人也不是随便能找得到的,就显得更加可信了。
张居正神色又难看了两分,但还是问道:“那你口中的这些人证又身在何处?他们何时能够入京?”这也是殿上一众君臣所急切想知道的,一旦有了这些人证物证,那杨震对徐家的指控就彻底成真了。
不料杨震却微一摇头:“这个下官却说不准了。非是我不想说,实在是因为连我自己也不知道他们现在身在何方。为了确保万无一失,我让手下兄弟自行决定路线和行程时间,只有一个要求,就是让他们安然来京。而我,则带了其他兄弟作为诱饵,以吸引徐家的追兵。”
听他这么说来,众人终于彻底明白了杨震的全盘计划,不禁对他的胆识和心机又多了几分佩服之意。当然,也有不少人看他时眼中闪过了几分戒惧,这位锦衣卫镇抚行事实在太厉害了,今后与他同朝为官,可得小心戒备哪。
这时,万历也开口了:“杨卿果然有胆有识,确实没有让朕失望哪。三法司何在?”
随着皇帝这一声招呼,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的三名主官立刻就答应着走了出来:“臣在。”“此事非同小可,既然杨卿已拿到了这么多证据,朕便要你们三法司共同会审此案,不得放任何一个罪人逍遥法外,明白了么?”万历看着三名官员,语气森然地道。
三人相互看了几眼,这才跪下答应:“臣领旨!”不过他们心里却有些叫苦,这差事可不好办哪。
就杨震拿出来的证据看,徐家在地方欺压良善等等罪名是肯定没跑了,再加上破海禁与通倭这两项重罪,就是灭了徐家满门都不算个事儿,这点三法司三位大人自然心知肚明。但是,徐家在朝中那么多门生故吏,他们会眼睁睁看着徐家落得如此境地吗?
这一回,三法司可就真要左右为难了。是选择照章办事问案呢?还是对徐家有所袒护?这一点,足够叫三位大人头疼上一阵子了。
不过就目前殿上的情况来看,事情也未必真会严重到那个程度,毕竟徐家所犯的那可是抄家灭族的大罪,本着明哲保身的原则,诸多与他们关系匪浅的官员在这种时候可能会选择冷眼旁观,比如之前跳得最欢,对杨震喊打喊杀的梁来兴等几名官员,这时候已不再说话了,而且脸上还满是忐忑与不安。
至于大家心目中与徐家关系最最紧密,徐阶最得意的弟子,当今首辅张居正,此刻也是漠然不语。在从杨震口中问出那么多人证物证之后,他显然也得为自身的安全考虑了。
别看张居正如此权倾天下,就是天子也不过是他手上的提线木偶,但事实上越是如此,他所要面对的敌人就越多。当你一切都顺风顺水时,这些敌人只会隐藏在暗处,看着还是你最好的盟友,最得力的下属。可一旦他露出一点破绽,暗处的敌人就会如嗅到了血腥味的狼群一般扑上来,把他彻底啃噬得干干净净。
张居正显然是明白这一点的,所以此刻的他只能保持沉默。至于接下来他会不会因为与徐家的亲密关系而做些什么,现在显然是看不出来的。
随着皇帝下旨让三法司严查徐家三桩重罪,之前梁兴来等人弹劾他的一些罪行自然也就不了了之了。岂止如此,如今无论是今日朝堂之上弹劾他的这几位,就是之前上疏为徐家抱不平,弹劾杨震的那些官员,此刻心里也是打着鼓的,谁也不知道这回徐家的案子会闹得多大,而自己又会不会因此受到牵连。
这一刻,所有人都很是后悔,为什么自己非要凑这个热闹呢?早知是这么个结果,就不该跟着上疏弹劾。唯一叫众人心下略有安慰的是,之前弹劾杨震的人实在太多了,想必皇帝应该不至于为此责罚这么多人吧?正所谓,法不责众……
伴随着一声悠长的“退朝——”呼喝,这一场几经周折的早朝会终于结束,官员都带着各自的心思缓慢地退出大殿,离开皇宫。而随着他们的离开,徐家的事情,也迅速在京城散播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