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九章 归京(上)
推荐阅读: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重生民国娇小姐、奋斗1981、神医狂妃:邪王,甜甜宠、毒妻难逃:仙尊,太强势!、冥婚,弃妇娘亲之家有三宝、舌尖上的大宋
一五中文网 www.15zw.com,最快更新锦绣大明最新章节!
草长莺飞二月天,转眼间,时间已来到了大明万历五年的二月下旬。
虽然去年的冬天显得比往年寒冷了些,但它去的却也比往年要早上一些,尤其是北京城这儿,似乎是老天也觉着需要让人们更快地感受春意来袭,虽还不到三月,这气候却已颇为温暖。
人们自然不会辜负如此大好春光,无数百姓脱去厚重的棉衣,穿上了轻薄的春装,踏着愉快的步伐来到了山水边去感受春的暖意和那生机勃勃。
不光是北京城里的一些山水已被游人所踏遍,就是城外那些本不甚美的景致,因为人比城里要少些的缘故也多了不少访客。即便是中午之后,还有不少青春年少的人儿三五成群地赶出城去,领略城外的春光。
去年的那一场风波早已被这些善忘的人给抛到了脑后,只要山西没有出现什么大乱,京城的百姓便不会像之前般忧心忡忡,他们还有自己的日子要过呢。
当这些人嬉笑着打从玄武门出来时,便突然发现前方有些古怪,一队百十人的官军正肃然地站在道旁,在他们的身后,则摆了一顶轿帘低垂的八抬大轿,虽然这些年轻人没多少经验,但只看那轿子的规制,以及那些士兵肃然的模样,便可推知轿中是个大人物了。
这个认识,让众年轻人的神色陡然就变得有些紧张起来,再没有了之前的轻佻与嬉笑,很是小心地从道上轻轻走过,就好像怕惊动了轿子里的人一般。
看着他们那小心翼翼的模样,轿子里那个须发花白,身着二品官服的男子眼中便现出了一丝羡慕之色来:“都是青春年少的好儿郎哪,想我谭纶当年也与他们一般不知愁是何滋味,不想岁月蹉跎数十载,我已垂垂老矣。好在,江山代有人才出,纵然我已老去,但朝中却还是有贤臣辅佐,我便是退了也心安。”想到这儿,他不禁露出了一丝欣然的笑意来。
此人,正是当今朝中声望极高,历经三朝,立功无数的兵部尚书谭纶谭子理了。只是看他现在的模样,却比大半年前更显憔悴,显然他身上的病患可要比之前更重了几分。
这时,一名亲随凑到了轿旁,冲里面的谭大人轻轻地道:“大人,据前面的人来报,他们已在十多里外了。”
“哦?来得倒是不慢哪,看来钟御史他们也是归心似箭哪。”谭纶说着轻轻低咳了两声,眼中的欣喜之色就更重了。
“大人……有几句话小的不知该不该讲……”那亲随神色复杂地看了自家大人一眼,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谭纶扫了他一眼,说道:“你是觉着老夫不该纡尊降贵地出来迎接他们吗?”
“其实以他们所立下的功劳来看,大人亲迎也不为过,但那也得是陛下下旨才成。可您,却自请出城相迎就有些不妥,何况您现在这身子骨……而且钟御史他们在山西所做之事朝中尚未有个定论,您这么做,就不怕朝中非议吗?”
“你跟随老夫多年了吧,怎么还不明白我的心意呢?正因为朝中对此多有争论,老夫才会自请出迎。若是人人称颂,我倒不必辛苦这一趟了。而且就老夫看来,天子也是乐见老夫如此的,所以并无不妥。至于我这身子,虽然老朽,但这点折腾却还是经得起的,又不用老夫真个从京城步行出来迎接。”谭纶心平气和地跟自己这个亲信把话都说清楚了。
那人知道这是老大人早已打定的主意,便也不再说什么。其实他也清楚,人都到这儿等着了,实在没有再继续纠缠于该不该出迎这个话题必要了,但他只是心里憋得慌,才这么说的。
就这么又过了片刻,前方便有大股的烟尘升腾而起,那是大量人马正过来的前兆,见此情况,正等候得有些不耐的军士们的精神便是陡然一振:“来了!”
很快地,当先的几骑人马就已出现在大家的视线之内,随后是更多的骑士,还有一面面高高飘扬的旗帜,那是钦差出行所打的杏黄旗和旗牌。见到这景象,众人终于确信是正主到了,便有人赶紧催马上前,将兵部尚书谭纶在此迎候的消息给传递过去。
当下人将这个消息传到来军队伍里时,钟裕正在自己的车里昏昏欲睡。
在一切都尘埃落定,山西彻底平定之后,他便带着人马踏上了返回京城的道路。只是因为这一次的遭遇实在太过多变,他心里又背负了太多心事,各种负面情绪的积累,让他在彻底放松下来之后终于病倒。
这一路赶着回京,钟裕一直都是病怏怏的。好不容易在这两天身子才渐渐好转,只是兴致却并不甚高,即便回到了京城附近也没有下车走动一下的意思。这或许也是因为心病所致,他早前已下定决心在回京后就辞去一切官职,回乡归田,但在真个要到京城时,这个想法却又有些动摇了。
十年寒窗,一贯以来的报国之念,让他开始犹豫,自己因为一时之气而就此离开朝堂的决定到底是对是错。
眼见京城就在眼前,钟裕心中的纠结就更重了几分,只可惜这个问题只能由他自己来决定,就是杨震也帮不上忙。
待听到手下将前方有兵部谭尚书前来迎接的消息带来后,钟裕还微微地愣了一下,旋即才神色一紧,赶忙整理了一下身上的官服,然后叫停马车,急急从车厢里钻了出来。好在他知道将近北京少不了会有些应酬,早早就穿戴整齐了,不然这会更叫他手忙脚乱。
在下车略一定神,又振作了一下精神之后,钟裕才迈着坚定的步子朝着前方那队伍走过去。在来到前面的杨震身旁时,他还冲杨震打了个眼色,示意他也跟着自己过去。
杨震已知道前面等着的是什么人了,一见他要自己也跟过去,心下颇为感激。这可是很难得的机会哪,像自己这样的锦衣卫千户,别看在外面挺威风的,但在真正的朝廷高官眼里却什么都不是,更别提能与他们面对面地说话交流了。也只有得到同样是朝中高官的钟裕这样的提携,他才能认识更多重臣,从而真正在政坛上有一点点的位置。
想着这些,杨震的动作却并没有丝毫犹豫,当即跳下马来,落后钟裕半个身位地跟着他朝着那边走去。
待钟裕二人来到时,谭纶已从轿子里走出来,一脸微笑地看着他们了。此刻的他,倒是不见半点病容,显得神采奕奕的,只有那略有些暗淡的目光给人一种异样的感觉。
“下官钟裕参见谭老大人,老大人竟亲自郊迎下官,实在叫钟裕惶恐不安!”钟裕说着便要跪倒,却被谭纶抢先一步给搀扶住了:“钟大人不必如此,老夫可受不起你这样的大礼,你现在可还是钦差身份,若让你的同僚们知道了,一定会参老夫一个僭越之罪的。”
听他这么一说,就连杨震也只能停下跪下拜见的动作了。确实,他们在交旨复命之前就一直都是正副钦差,代表的乃是天子,岂能向其他人参拜见礼?
“老大人说的是,是下官疏忽了。”钟裕忙拱了下手道:“不过老大人身份尊贵,却纡尊降贵地来此迎接下官,实在还是叫下官心里不安哪。”
“这有什么不安的,你为国做出大事,我这个兵部尚书前来迎你以表谢意那是再正常不过了。你们在大同所做的一切,我都是了解的,做得好哪,果然没有辜负陛下对你的信任。”
“老大人过誉了,下官不过是尽自己的本分罢了。而且,这次大同之事,真正力挽狂澜的并非下官,而是这位锦衣卫千户杨震,若非他几次出妙计逆转局面,只怕下官早就折在大同了。”钟裕一脸真诚地道。
杨震有些不解地看了钟裕一眼,心下不觉大为惊讶与感动,他实在没想到钟裕竟会把一切功劳都推给自己。要知道,这可是实打实的功劳,将来于各人的仕途那是大有好处的。
不光是杨震,就是谭纶听了这话也不觉一怔,随后他眼里便现出了一丝赞赏之色来,又把目光转到了杨震身上:“你便是杨千户?你之前在京城所做之事,本官便多有耳闻,不想去了山西依然如此了得,好,不愧是英雄少年,将来必会成我大明国之栋梁。”
“多谢大人赞扬,下官愧不敢当!”杨震赶紧拱手谦逊地道。
“好啦,你们这一路自大同回京想必也劳累不堪,本官就不在此耽搁你们进城了,这便回去吧。”谭纶说着,便有些吃力地转身欲要回轿里去。其实他心里还有不少话要说的,奈何身子实在是顶不住了,光这么站着就觉一阵阵地乏力,故而只能留待以后。
钟裕也发现了他的不适,赶紧上前一步,搀住了他的手臂,扶着他往回走。同时心里一阵不舒服:“想不到这才数月工夫,谭老大人的身子已如此之弱了。”
“钟大人哪,此次回京,可还须小心为是。大同之事看似已然解决,但其实余波未了,你可要注意了。”在坐回到轿子里去后,谭纶颇有深意地又低声嘱咐了一句。
新的一卷开启,求下月票什么的支持。。。。。另多谢书友ruolanyouya、拉风哥和美丽筑城所投的月票。。。。
草长莺飞二月天,转眼间,时间已来到了大明万历五年的二月下旬。
虽然去年的冬天显得比往年寒冷了些,但它去的却也比往年要早上一些,尤其是北京城这儿,似乎是老天也觉着需要让人们更快地感受春意来袭,虽还不到三月,这气候却已颇为温暖。
人们自然不会辜负如此大好春光,无数百姓脱去厚重的棉衣,穿上了轻薄的春装,踏着愉快的步伐来到了山水边去感受春的暖意和那生机勃勃。
不光是北京城里的一些山水已被游人所踏遍,就是城外那些本不甚美的景致,因为人比城里要少些的缘故也多了不少访客。即便是中午之后,还有不少青春年少的人儿三五成群地赶出城去,领略城外的春光。
去年的那一场风波早已被这些善忘的人给抛到了脑后,只要山西没有出现什么大乱,京城的百姓便不会像之前般忧心忡忡,他们还有自己的日子要过呢。
当这些人嬉笑着打从玄武门出来时,便突然发现前方有些古怪,一队百十人的官军正肃然地站在道旁,在他们的身后,则摆了一顶轿帘低垂的八抬大轿,虽然这些年轻人没多少经验,但只看那轿子的规制,以及那些士兵肃然的模样,便可推知轿中是个大人物了。
这个认识,让众年轻人的神色陡然就变得有些紧张起来,再没有了之前的轻佻与嬉笑,很是小心地从道上轻轻走过,就好像怕惊动了轿子里的人一般。
看着他们那小心翼翼的模样,轿子里那个须发花白,身着二品官服的男子眼中便现出了一丝羡慕之色来:“都是青春年少的好儿郎哪,想我谭纶当年也与他们一般不知愁是何滋味,不想岁月蹉跎数十载,我已垂垂老矣。好在,江山代有人才出,纵然我已老去,但朝中却还是有贤臣辅佐,我便是退了也心安。”想到这儿,他不禁露出了一丝欣然的笑意来。
此人,正是当今朝中声望极高,历经三朝,立功无数的兵部尚书谭纶谭子理了。只是看他现在的模样,却比大半年前更显憔悴,显然他身上的病患可要比之前更重了几分。
这时,一名亲随凑到了轿旁,冲里面的谭大人轻轻地道:“大人,据前面的人来报,他们已在十多里外了。”
“哦?来得倒是不慢哪,看来钟御史他们也是归心似箭哪。”谭纶说着轻轻低咳了两声,眼中的欣喜之色就更重了。
“大人……有几句话小的不知该不该讲……”那亲随神色复杂地看了自家大人一眼,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谭纶扫了他一眼,说道:“你是觉着老夫不该纡尊降贵地出来迎接他们吗?”
“其实以他们所立下的功劳来看,大人亲迎也不为过,但那也得是陛下下旨才成。可您,却自请出城相迎就有些不妥,何况您现在这身子骨……而且钟御史他们在山西所做之事朝中尚未有个定论,您这么做,就不怕朝中非议吗?”
“你跟随老夫多年了吧,怎么还不明白我的心意呢?正因为朝中对此多有争论,老夫才会自请出迎。若是人人称颂,我倒不必辛苦这一趟了。而且就老夫看来,天子也是乐见老夫如此的,所以并无不妥。至于我这身子,虽然老朽,但这点折腾却还是经得起的,又不用老夫真个从京城步行出来迎接。”谭纶心平气和地跟自己这个亲信把话都说清楚了。
那人知道这是老大人早已打定的主意,便也不再说什么。其实他也清楚,人都到这儿等着了,实在没有再继续纠缠于该不该出迎这个话题必要了,但他只是心里憋得慌,才这么说的。
就这么又过了片刻,前方便有大股的烟尘升腾而起,那是大量人马正过来的前兆,见此情况,正等候得有些不耐的军士们的精神便是陡然一振:“来了!”
很快地,当先的几骑人马就已出现在大家的视线之内,随后是更多的骑士,还有一面面高高飘扬的旗帜,那是钦差出行所打的杏黄旗和旗牌。见到这景象,众人终于确信是正主到了,便有人赶紧催马上前,将兵部尚书谭纶在此迎候的消息给传递过去。
当下人将这个消息传到来军队伍里时,钟裕正在自己的车里昏昏欲睡。
在一切都尘埃落定,山西彻底平定之后,他便带着人马踏上了返回京城的道路。只是因为这一次的遭遇实在太过多变,他心里又背负了太多心事,各种负面情绪的积累,让他在彻底放松下来之后终于病倒。
这一路赶着回京,钟裕一直都是病怏怏的。好不容易在这两天身子才渐渐好转,只是兴致却并不甚高,即便回到了京城附近也没有下车走动一下的意思。这或许也是因为心病所致,他早前已下定决心在回京后就辞去一切官职,回乡归田,但在真个要到京城时,这个想法却又有些动摇了。
十年寒窗,一贯以来的报国之念,让他开始犹豫,自己因为一时之气而就此离开朝堂的决定到底是对是错。
眼见京城就在眼前,钟裕心中的纠结就更重了几分,只可惜这个问题只能由他自己来决定,就是杨震也帮不上忙。
待听到手下将前方有兵部谭尚书前来迎接的消息带来后,钟裕还微微地愣了一下,旋即才神色一紧,赶忙整理了一下身上的官服,然后叫停马车,急急从车厢里钻了出来。好在他知道将近北京少不了会有些应酬,早早就穿戴整齐了,不然这会更叫他手忙脚乱。
在下车略一定神,又振作了一下精神之后,钟裕才迈着坚定的步子朝着前方那队伍走过去。在来到前面的杨震身旁时,他还冲杨震打了个眼色,示意他也跟着自己过去。
杨震已知道前面等着的是什么人了,一见他要自己也跟过去,心下颇为感激。这可是很难得的机会哪,像自己这样的锦衣卫千户,别看在外面挺威风的,但在真正的朝廷高官眼里却什么都不是,更别提能与他们面对面地说话交流了。也只有得到同样是朝中高官的钟裕这样的提携,他才能认识更多重臣,从而真正在政坛上有一点点的位置。
想着这些,杨震的动作却并没有丝毫犹豫,当即跳下马来,落后钟裕半个身位地跟着他朝着那边走去。
待钟裕二人来到时,谭纶已从轿子里走出来,一脸微笑地看着他们了。此刻的他,倒是不见半点病容,显得神采奕奕的,只有那略有些暗淡的目光给人一种异样的感觉。
“下官钟裕参见谭老大人,老大人竟亲自郊迎下官,实在叫钟裕惶恐不安!”钟裕说着便要跪倒,却被谭纶抢先一步给搀扶住了:“钟大人不必如此,老夫可受不起你这样的大礼,你现在可还是钦差身份,若让你的同僚们知道了,一定会参老夫一个僭越之罪的。”
听他这么一说,就连杨震也只能停下跪下拜见的动作了。确实,他们在交旨复命之前就一直都是正副钦差,代表的乃是天子,岂能向其他人参拜见礼?
“老大人说的是,是下官疏忽了。”钟裕忙拱了下手道:“不过老大人身份尊贵,却纡尊降贵地来此迎接下官,实在还是叫下官心里不安哪。”
“这有什么不安的,你为国做出大事,我这个兵部尚书前来迎你以表谢意那是再正常不过了。你们在大同所做的一切,我都是了解的,做得好哪,果然没有辜负陛下对你的信任。”
“老大人过誉了,下官不过是尽自己的本分罢了。而且,这次大同之事,真正力挽狂澜的并非下官,而是这位锦衣卫千户杨震,若非他几次出妙计逆转局面,只怕下官早就折在大同了。”钟裕一脸真诚地道。
杨震有些不解地看了钟裕一眼,心下不觉大为惊讶与感动,他实在没想到钟裕竟会把一切功劳都推给自己。要知道,这可是实打实的功劳,将来于各人的仕途那是大有好处的。
不光是杨震,就是谭纶听了这话也不觉一怔,随后他眼里便现出了一丝赞赏之色来,又把目光转到了杨震身上:“你便是杨千户?你之前在京城所做之事,本官便多有耳闻,不想去了山西依然如此了得,好,不愧是英雄少年,将来必会成我大明国之栋梁。”
“多谢大人赞扬,下官愧不敢当!”杨震赶紧拱手谦逊地道。
“好啦,你们这一路自大同回京想必也劳累不堪,本官就不在此耽搁你们进城了,这便回去吧。”谭纶说着,便有些吃力地转身欲要回轿里去。其实他心里还有不少话要说的,奈何身子实在是顶不住了,光这么站着就觉一阵阵地乏力,故而只能留待以后。
钟裕也发现了他的不适,赶紧上前一步,搀住了他的手臂,扶着他往回走。同时心里一阵不舒服:“想不到这才数月工夫,谭老大人的身子已如此之弱了。”
“钟大人哪,此次回京,可还须小心为是。大同之事看似已然解决,但其实余波未了,你可要注意了。”在坐回到轿子里去后,谭纶颇有深意地又低声嘱咐了一句。
新的一卷开启,求下月票什么的支持。。。。。另多谢书友ruolanyouya、拉风哥和美丽筑城所投的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