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2章 微服私访(二)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最强战神、渡劫之王、天下第一、万族之劫、重生之都市仙尊、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一五中文网 www.15zw.com,最快更新升迁笔记最新章节!
这样的现状不能不让人感到担忧,全县仅有的经济发展还能说得过去的镇之一,居然是这样一幅真实面目:混乱、缺乏管理的街道,劳动力的大量流失,明目张胆、无视法律的网吧。王文超简直想去镇政府大楼,把镇长、书记揪出来:“这就是你们治理下的方街镇?”年轻劳动力走出去带回来的经济发展,实际上毁灭了方街镇的发展,更毁了方街镇未来的希望。他如果不是亲自出来亲眼看到,只怕还以为方街是一片大好。
王文超强忍住一肚子的火气,走向街角一家挂着劳务输出牌子的门店。一路走来王文超已经注意到,街上最多、随处可见的,倒不是这些网吧游戏厅,而是挂着劳务输出或者人力资源输出的店铺。门上贴着红纸,密密麻麻地写着各种招工信息。说白了就是帮工厂招工的地方。王文超知道,这就是目前方街镇经济发展的支柱,也是方街镇混乱秩序的根源。
王文超一走进这家店,就看到里面两个人坐在玻璃柜台前低头填写表格,柜台后面坐着一个中年男子,旁边还有一个中学生模样的小孩,正专心致志地对着电脑打游戏。
看见王文超和梁勇走进来,中年男子笑着说:“你好。”打量了下王文超,大概看王文超穿着虽然普通,但气势不一般,就问了句:“是想进厂还是想招工?”
王文超递上一根烟:“来看看,了解下情况。”
中年人接过烟,看了一眼,基本上确定目前这个人不会是想进厂找工作的,八成是外地来招工的,脸上的笑容更热情:“请坐。”
王文超打量着墙上贴的各类招工信息,大致心里有了数,说了句:“我们厂规模不大,这一批想招三十个人。不过朋友有开服装厂,生意做得大,常年需要招人的。所以我们过来看看。”
中年人思索了下:“在哪里,你有没有详细点的,工厂资料,工资待遇这些?”
王文超摇摇头:“在车上,我是出来吃饭路过进来看看,没带在身上。条件、工资么,大家都差不多。包吃住,拿多拿少看加班。”
“什么厂?”
“电子厂。”
中年人点点头:“年轻人好多愿意进电子厂,工资高。我这登记了几个,都是刚退学的学生,干活快。”
王文超皱眉:“学生?年龄够么?现在查的紧。”
中年人笑笑:“保证身份证上都是成年的。”
王文超还是皱眉:“这个风险大吧?而且年轻人没定性,干几天走了,还得重新招,太麻烦。”这是王文超自己根据街上看到的学生特点做出的判断,感觉都是些贪玩、浮躁的小孩,耐不住性子吃不了苦。
“你别说,现在要招大部分都是这些刚退学的小孩。”中年人露出为难的神色:“那你说一下子要三十个年龄大的,还真不好办。年龄太大肯定不行,二三十岁、三四十岁的,现在差不多都在外面厂里。本地一时还真不好招这么多,主要现在不是时候,要是过年那时候回来的人多,想换工作的也多,那时候招没问题。”
“退学的?怎么好好的都退学出去打工?”王文超心中实在震惊。
“在外面打工,一个月三五千正常事。读书辛苦受累,十几年辛辛苦苦下来出来一个月,也就拿这点。何必再多上那几年学?少挣多少钱,还要贴学费书本费生活费。”中年人一副理所当然的口气,看来,这种观点在方街,已经深入人心了。
王文超怕再问下去控制不住情绪,转移开话题,“我看镇上人好像不多,生意也不怎么好。”王文超说的是一路走来看到的情景。
中年人笑起来:“所以说你来的不是时候,过年我们这才热闹。在外面打工的都回来,好多都开着车。那时候街上才热闹,吃饭喝酒,出来打牌的,到处都是人。”
“一年就做过年那几天生意,那在这开店不是亏大了。”
中年人还是笑:“平常看着人少,生意不会差哪去,在外头打工的赚到了钱,都舍得给家里孩子花。而且过年那生意多好,烟花爆竹成车往外拉,麻将馆桌子摆到外头,服装店都挤不进去。”
王文超装作随意地说:“是啊,我看这些小孩出手都大方得很。现在的家长,真舍得给钱。”
“家长舍得给,小孩子自己也有门路。现在的小孩,脑子聪明得很,年纪轻轻都会想办法弄钱。”中年男人笑着摇摇头。
王文超听出他的言外之意:“怎么弄钱,去偷去抢?”
到底看他是外地人,中年人哪肯讲那么多,很含糊地说了句:“现在赚钱门路多,不像我们以前。”
王文超暗自头痛,准备回去想办法了解清楚。方街镇如果按照现在情况发展下去,光是这些学生孩子,都是个大问题。他回到原先的话题:“你们这里,一年能对外送出多少人?”
“这个不好说,以前好招。现在好多都在外面稳定下来,亲戚朋友互相介绍,而且现在镇上十几家往外搞劳务输出的,竞争太激烈。现在好多都准备去县城开。我们主要干的早,而且联系的都是广安那边的大厂,待遇好点。一年下来有七八百吧。”
一年如果是700个,十家这样的门店,就输出劳动力近7000,而整个方街镇的人口,才三万多。剩下的多半是老人小孩,农业发展、教育、治安,都是一团乱。王文超在方街镇看到的,就是这样畸形混乱的局面。
王文超点点头:“那咱们镇工厂在哪里?听讲有好几家小工厂,都办在什么地方?”
中年人想了下:“你顺着国道往南开,过了收费站,第一个路口下去,以前有个服装厂,还有个果汁加工厂,不过后来生意不怎么好,都不知道现在还开不开了。”
“生意不好做吗?怎么不开了?”
中年人笑着看看他:“都是方街本地人开的,出去外面赚钱回来。就只是小厂,工资比外头低不少。有些本地人图离家近,能照顾家里老人孩子顾上田地,才愿意干。大多数人都是想多挣钱的,而且离广安那么近,谁不想去大地方,多挣钱多玩玩?所以好多是亲戚朋友顾着面子在里面帮忙,小打小闹的,做不太起来。具体怎么样不清楚。老板是想来办厂?”大概是看王文超谈吐气度不一样,中年人连老板这样的称呼都叫上了。
这样的现状不能不让人感到担忧,全县仅有的经济发展还能说得过去的镇之一,居然是这样一幅真实面目:混乱、缺乏管理的街道,劳动力的大量流失,明目张胆、无视法律的网吧。王文超简直想去镇政府大楼,把镇长、书记揪出来:“这就是你们治理下的方街镇?”年轻劳动力走出去带回来的经济发展,实际上毁灭了方街镇的发展,更毁了方街镇未来的希望。他如果不是亲自出来亲眼看到,只怕还以为方街是一片大好。
王文超强忍住一肚子的火气,走向街角一家挂着劳务输出牌子的门店。一路走来王文超已经注意到,街上最多、随处可见的,倒不是这些网吧游戏厅,而是挂着劳务输出或者人力资源输出的店铺。门上贴着红纸,密密麻麻地写着各种招工信息。说白了就是帮工厂招工的地方。王文超知道,这就是目前方街镇经济发展的支柱,也是方街镇混乱秩序的根源。
王文超一走进这家店,就看到里面两个人坐在玻璃柜台前低头填写表格,柜台后面坐着一个中年男子,旁边还有一个中学生模样的小孩,正专心致志地对着电脑打游戏。
看见王文超和梁勇走进来,中年男子笑着说:“你好。”打量了下王文超,大概看王文超穿着虽然普通,但气势不一般,就问了句:“是想进厂还是想招工?”
王文超递上一根烟:“来看看,了解下情况。”
中年人接过烟,看了一眼,基本上确定目前这个人不会是想进厂找工作的,八成是外地来招工的,脸上的笑容更热情:“请坐。”
王文超打量着墙上贴的各类招工信息,大致心里有了数,说了句:“我们厂规模不大,这一批想招三十个人。不过朋友有开服装厂,生意做得大,常年需要招人的。所以我们过来看看。”
中年人思索了下:“在哪里,你有没有详细点的,工厂资料,工资待遇这些?”
王文超摇摇头:“在车上,我是出来吃饭路过进来看看,没带在身上。条件、工资么,大家都差不多。包吃住,拿多拿少看加班。”
“什么厂?”
“电子厂。”
中年人点点头:“年轻人好多愿意进电子厂,工资高。我这登记了几个,都是刚退学的学生,干活快。”
王文超皱眉:“学生?年龄够么?现在查的紧。”
中年人笑笑:“保证身份证上都是成年的。”
王文超还是皱眉:“这个风险大吧?而且年轻人没定性,干几天走了,还得重新招,太麻烦。”这是王文超自己根据街上看到的学生特点做出的判断,感觉都是些贪玩、浮躁的小孩,耐不住性子吃不了苦。
“你别说,现在要招大部分都是这些刚退学的小孩。”中年人露出为难的神色:“那你说一下子要三十个年龄大的,还真不好办。年龄太大肯定不行,二三十岁、三四十岁的,现在差不多都在外面厂里。本地一时还真不好招这么多,主要现在不是时候,要是过年那时候回来的人多,想换工作的也多,那时候招没问题。”
“退学的?怎么好好的都退学出去打工?”王文超心中实在震惊。
“在外面打工,一个月三五千正常事。读书辛苦受累,十几年辛辛苦苦下来出来一个月,也就拿这点。何必再多上那几年学?少挣多少钱,还要贴学费书本费生活费。”中年人一副理所当然的口气,看来,这种观点在方街,已经深入人心了。
王文超怕再问下去控制不住情绪,转移开话题,“我看镇上人好像不多,生意也不怎么好。”王文超说的是一路走来看到的情景。
中年人笑起来:“所以说你来的不是时候,过年我们这才热闹。在外面打工的都回来,好多都开着车。那时候街上才热闹,吃饭喝酒,出来打牌的,到处都是人。”
“一年就做过年那几天生意,那在这开店不是亏大了。”
中年人还是笑:“平常看着人少,生意不会差哪去,在外头打工的赚到了钱,都舍得给家里孩子花。而且过年那生意多好,烟花爆竹成车往外拉,麻将馆桌子摆到外头,服装店都挤不进去。”
王文超装作随意地说:“是啊,我看这些小孩出手都大方得很。现在的家长,真舍得给钱。”
“家长舍得给,小孩子自己也有门路。现在的小孩,脑子聪明得很,年纪轻轻都会想办法弄钱。”中年男人笑着摇摇头。
王文超听出他的言外之意:“怎么弄钱,去偷去抢?”
到底看他是外地人,中年人哪肯讲那么多,很含糊地说了句:“现在赚钱门路多,不像我们以前。”
王文超暗自头痛,准备回去想办法了解清楚。方街镇如果按照现在情况发展下去,光是这些学生孩子,都是个大问题。他回到原先的话题:“你们这里,一年能对外送出多少人?”
“这个不好说,以前好招。现在好多都在外面稳定下来,亲戚朋友互相介绍,而且现在镇上十几家往外搞劳务输出的,竞争太激烈。现在好多都准备去县城开。我们主要干的早,而且联系的都是广安那边的大厂,待遇好点。一年下来有七八百吧。”
一年如果是700个,十家这样的门店,就输出劳动力近7000,而整个方街镇的人口,才三万多。剩下的多半是老人小孩,农业发展、教育、治安,都是一团乱。王文超在方街镇看到的,就是这样畸形混乱的局面。
王文超点点头:“那咱们镇工厂在哪里?听讲有好几家小工厂,都办在什么地方?”
中年人想了下:“你顺着国道往南开,过了收费站,第一个路口下去,以前有个服装厂,还有个果汁加工厂,不过后来生意不怎么好,都不知道现在还开不开了。”
“生意不好做吗?怎么不开了?”
中年人笑着看看他:“都是方街本地人开的,出去外面赚钱回来。就只是小厂,工资比外头低不少。有些本地人图离家近,能照顾家里老人孩子顾上田地,才愿意干。大多数人都是想多挣钱的,而且离广安那么近,谁不想去大地方,多挣钱多玩玩?所以好多是亲戚朋友顾着面子在里面帮忙,小打小闹的,做不太起来。具体怎么样不清楚。老板是想来办厂?”大概是看王文超谈吐气度不一样,中年人连老板这样的称呼都叫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