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第39章 妖女妖孽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最强战神、渡劫之王、天下第一、万族之劫、重生之都市仙尊、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一五中文网 www.15zw.com,最快更新姝色无双最新章节!
因为老太爷只是暗示, 白二老爷对父亲所提之事还没有多想,以他的理解, 不过是类似收个义女一般,给个身份,让凌国公府承了这个人情,也并非什么大事。
可是翌日白二老爷见完母亲,那脸色就不是一般的难看了。
因为白老夫人说那女子是前朝遗孤,身份敏感, 让他认了她做私生女,对外却说是姝姐儿的孪生姐姐,这事就是对他媳妇, 也就是陈氏, 都不能明说,更不能半点牵扯到凌国公府。
也就是说在外人面前,说是孪生, 但在自己夫人面前, 他只能认了那女子是他的私生女!
还要说通夫人让她认了当初生得是孖生,帮他把蜀中那边都梳理好,不要留下丁点把柄, 让人产生怀疑!
白二老爷想到自己夫人还有一个多月就要临盆, 简直是头大如斗, 这,他向来和自己夫人恩爱,如何能做出这种事, 还是在她生产的时候!且她身体本来就不好,万一一气之下……
白二老爷简直冷汗涔涔。
因此他想着无论如何此事都该先压上一压,免得路途遥远,他又不便解释,若是夫人因此发生了什么意外,那就是悔之莫及了。
反正凌国公府既收养了那女子十多年,也不差这几个月。
所以事后白老太爷再提,白二老爷都只是一拖再拖,道是此事当缓上一缓,最好是等妻子生产完,上了京才好细致安排云云。
另外白二老爷想到那日四侄女对自己小女儿的诬陷控诉,还有一侧三弟妹的帮腔,心中也很是不悦。
记忆中那侄女在自己面前也多是乖巧文雅的好孩子,以前母亲在信中也多有夸赞她们,还让自己对她们的婚事什么的都多费点心,又说她们对自己女儿多么友爱,因此这么些年来,他对侄子侄女也都甚好,读书请先生,婚嫁时尽心帮他们寻门当户对品性好的人家,也要求夫人对她们尽心,每年四季礼物,时新衣料首饰都送上京来,先时各个侄子侄女的婚嫁置礼添妆都极其丰厚,可是…..
想到今日她们睁眼说瞎话,诬陷自己女儿,真真如同父亲所说,教养极差。
母亲误会女儿,一侧大嫂那些侄女没有一个人替女儿说话,三弟妹更是明显对女儿不善……
想到前几日,大女儿的暗示,白二老爷心中更是怀疑和恼怒。
小女儿在自己身边长大,养得乖巧孝顺又纯善,他自然是相信她的,且又有儿媳和大女儿佐证,女儿在庄子的确是过着清修生活,为她母亲和祖母祈福。
可恨女儿都这样了,这些人还要在母亲面前诬陷挑拨,无怪得母亲不喜自己妻子和小女儿,原来是有这些缘由在……
家事烦扰,让白二老爷心情很是有些郁闷,这些都是他在蜀中十几年从来未曾有过的,因为那时俱是有自家夫人帮自己打理,哪里需要他操上半点心……
白二老爷心中正烦着府中这众多事情,外面接着便又传来一则消息,让他又是忍不住起了一身的冷汗,只觉好险,差点又坑了自己女儿,甚至毁了白家百年的声誉。
却正是温家的事闹了出来。
那温习元的表妹周兰月在成亲之前跑到了官府,状告现任“未婚夫”钟由才和前任未婚夫新科进士温习元合谋骗婚。
道是温家先逼她否认与温习元幼时的婚事,再收取钟由才钱财,哄骗她嫁予他,但实际却是将她卖予家中已有妻室的钟由才为妾。
这种苦情八卦传播向来最快,更何况温习元还是年纪轻轻的新科二甲进士,不少人眼中的乘龙快婿。
这火还差点烧到白家,因为那温习元曾跟不少人说过他钟情的是他前未婚妻白郎中白大人家的五小姐。
白二老爷真真是恼羞成怒,幸亏他早听了女儿之言,曾当着同僚的面严辞拒绝了温习元的再续婚约之意,道是“当初是不知他幼时曾有婚约,这才鲁莽定了亲事,后来得知温进士一早就有婚约,无论是口头还是正式,我白家都不能当不知道,既已解除婚约,便当再无瓜葛”。
这些因有人作证,此事才算没能烧到白家头上,让白二老爷无端端添上个“仗势欺人,夺人女婿”的这么个名声。
至此,白二老爷之后更是疼惜信服自己小女儿,只觉她年纪小小,却才德兼备,心思纯善主意又正,这且是后话。
且说温家这案子。
温家这事原本是个糊涂账,大家心里各有各的见解,但官府却是不好判温家的,因为温家有左邻右舍和媒人为证,的的确确是打算把周兰月嫁予那钟姓举子为妻的,因此那钟姓举子家有妻室骗婚却是妥妥的。
周兰月告官,温家虽然心里恨极,只觉是养了条反噬的毒蛇,但也只能暗中打点,温夫人更哄那周兰月道是他们的确不知那钟姓举子原来是有妻室,这事都是她糊涂,好心做了坏事(说实话,钟由才家有妻室这事她还真的是不知道),她只当钟家也是闽地大族,周兰月嫁予他也不算委屈,又见他态度诚恳,这才同意了钟举人的求亲,请她谅解舅母,还是回家,以后舅母必当帮她再寻个好婆家云云。
如此,否了那个当初“长辈戏言”的婚约,此事温家也算是苦主,反是“有理说不清”,无端端的污了清白名声。
坊间更隐隐约约传出,温家好心收留养育孤女,结果这孤女看表哥考上进士,定要赖上表哥的传言。
周兰月毕竟是无依无靠的孤女,温家算是她最后的亲人了,就算是心中不甘难受,听了温夫人之言也有些软化。
如此,就在官府准备以钟由才骗婚,温家无辜来结案时,事情却又出现了反转。
钟由才一反之前的沉默不语,一口咬定是温家早知他已有妻室,但为了摆脱幼时定亲的周兰月,好攀附权贵,就收了自已的银子,将周兰月卖予自己为妾,那所谓的媒人拜堂成亲都是说好了为了温家面子上好看而已。
至于周兰月,他只见过几次,见她长得尚可,性格又温婉,以为她也是知情且默认的,这才应了此事。
至于媒人和左邻右舍什么的证明他求得是妻,那些不过是口头之说,并无聘书什么的,在闽地以及很多其他地方,娶二房为了好看,也是会请媒人,入洞房的。这些温家都是心知肚明。
又道他们钟家在闽地也是大家族,要纳妾有的是美貌女子愿意,犯不着去骗婚一个才貌不过中等偏上的小家之女。
京城众看官又是一片哗然。
温夫人急得差点一夜白头,忙赶着去寻那暗中给她出谋划策的工部尚书家的次媳田夫人。
说好的这案子上面已打点好,如何会出现这种反转,还传了出来?
可田夫人这次竟然一改之前的热情,温夫人几次求见都不肯见,后来大概是怕扯上自己家,毁了女儿本来就已经不好的名声,这才勉强见了,只劝道:“怕是你们家惹上了什么不能惹的人,我们老太爷已经亲自下命,不许我们再插手此事,我看夫人你还是好好哄了那周兰月,只把事情推到那姓钟的身上去便是。哼,事情闹到这个地步,我看你们还是让温公子纳了那周兰月为妾为好,届时还不是什么事情都由你们说了。”
“出了这事,这京城温公子是肯定不能呆了,我看还是让我们家老爷帮忙,给温公子谋个远点的外放,这事,过了两年,也就没人记得了。”
温夫人听说可能“惹上了什么不能惹的人”,心中恐骇,但后面听田夫人所劝也稍微找到了主心骨,虽然心有不甘,但仍是定了定心,回家照着田夫人的话去办了。
奈何周兰月自听了钟举人的说辞,原本对温家已经有些软化的心又开始对温家恨极,且知道以舅母的性子自己若是再回到温家,必是死路一条,便只咬口说事已至此,她知道温家嫌弃她孤女身份,她便如了他们的愿只当那个婚约不再,此案了了之后她便会留在女子善堂中做教习云云。
却是周兰月告官之时便已往女子善堂求助,得到了女子善堂的帮助,并且还通过了善堂教习的入门考试。
最终这案子判处温家和周兰月的婚约无效,温家赔周兰月一定的银钱,并以后再两不相干,温家不得干涉周兰月所有事情,又格了钟举人的举人功名,十年之内不得再参加科举,结了此案。
因为说到底温习元和周兰月的婚约没有文书,是作不得准的,周兰月是孤女,按常理来说,她舅家温家养着她,也是有权主导她的婚事的,所以温家就算是真卖了她为妾,最多受些人的唾沫,但也判不了温家之罪的。
且除了钟由才的一面之词,并没有证据证明温家是想卖了周兰月予钟由才为妾,反有证人证明他们是打算认真将她嫁予钟由才为妻的。
这案子这样结其实已经算是偏向了周兰月。
不过温家看似没受到什么厉害的惩处,但到底温习元的名声是毁了不少,犹为读书人家所不齿,这个污点却是洗不掉了。
温家。
温夫人看着儿子沉默阴郁的模样,再无半点过往的意气风发和清傲风雅,原先满腔想责怪他的话就卡在了喉咙口再说不出来。
在她看来,惹出今日之祸八成都是因为儿子不肯应了那田家的婚事,非要去寻那白家,还说什么一直钟情的都是白家那个祸害,妖女,这才把本无多少人知道的婚约之事给搅了出来,直至搞到现在的风风雨雨。
想到田夫人说什么“惹了不该惹的人”,除了他们不识相没有应了田家的婚事,还能惹到什么其他有权势的人?
白家现在也不过就是白二老爷一个五品官,她不觉得白家有什么是田家需要忌讳的,将原本差不多都摆平的官司又搅出风浪来。
温夫人觉得,说不得这也是田家的逼婚之计。她观那田夫人的意思,可还是会为儿子前程筹谋的,分明就还有心把女儿嫁过来。
她知道儿子的意思,不就是嫌弃那田小姐长得不够好吗?可是娶媳娶德,又不是纳妾!
温夫人心中恨极,她想到白静姝生得那副狐媚样,定是那妖女勾了儿子的心,才让他做出这般有失分寸,自毁前途的事。
听说那妖女到了京中,竟也未能住进白府,原因是她的命相和白家老夫人相冲相克,果然是个妖孽,丧门星,连白家都不能容她!
她缓缓吐了口气,对着儿子道:“阿元,白家女乃祸门之星,她那副长相就非兴家之相,此番祸端皆由她起,以后你莫要再想她了。若是喜欢那有颜色的,将来等你前途稳了,再纳个把妾侍服侍也就是了。”
“现在且还是收收心吧。我观田夫人的意思,仍有嫁女之意,你还是多往田家走动,待外放下来了,便和田家定了婚事。”
顿了顿,又道,“虽然田家小姐相貌一般,却是个端庄的,娶妻当娶贤,你读了这许多年的书,当知道这番道理。”
“母亲,您当真不知道那钟由才家中已有妻室?”
温习元打断母亲的话,突问道。
温夫人脸色一变,道:“阿元,你这是什么意思?你当知道,我虽不喜你表妹,不喜她家里受灾就硬是无中生有妄想嫁给你,但她毕竟是你表妹,我岂会坑害她为妾?她若为妾,我的面子,你的面子又能好看?只恨那钟举人油嘴滑舌,母亲受了其蒙骗而已!谁知道堂堂一个举子,竟然行此龌蹉行径!”
温习元定定看着他的母亲好一会儿,心中终于叹了口气,闭了闭眼,有些疲惫道:“我知道了,母亲。这段时日您也受累了,先歇着吧,此事儿子自有分寸。”
或许他曾经以为“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或许他曾经以为自己高中二甲进士,白二老爷必会更加高看自己,再将爱女许嫁,或许或许,曾经的他就是个清高端方的读书人,以为能读书会读书便能得到他想要的……
可是现实给了他狠狠一击,狠狠一重击。
哪怕他高中二甲进士,名次前列,他仍是别人股掌之物,想捏圆就捏圆,想捏扁就捏扁,想逼他娶谁,他就必须娶谁。
几日前他还是风光无限的二甲进士,许多人眼中的乘龙快婿,门前车水马龙,桌上邀请函无数,人人恭喜,人人逢迎,几日后,他已是过街老鼠,人人指指点点,同科那些“好友”已经个个避他如毒物,不出意外,他还要靠着田家的“恩惠”才能离京,去个偏远未开化的山区作个小县令……
他闭了闭眼,想起午夜梦回在心头抹之不去的那双眼睛,那样美丽,那样明亮,但他也记得那双眼睛看着他的时候却是如视无物。
曾经她是他的未婚妻,可是却百般施计摆脱他们的婚约。
为什么?他捏紧了拳头。
他会回来的,他想,就算今日狼狈离开,总有一天,他也还会回来,要让她后悔。
******
时间过得很快,五月下旬,白老太爷的寿辰转瞬即至。
此时白二老爷果然依了自己父亲所言,接了静姝回府居住,便是仍旧住在了早先安排的白静妍和白静柔住的那个院子里。
白静柔便也罢了,白静妍见到静姝,那真真叫一个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在庄子上被她各种虐待便也罢了,可是回来自己不过是觉得委屈,句句属实的在祖母面前哭诉了几句,竟然就因此被祖父责骂,当着全家的人的面说她没有教养,丢了白家人的脸面,让她母亲严加管教于她!
就是祖母这几日对自己也冷淡了不少,并且丝毫没有惩处静姝,反是让她回了白府!
白静妍何时在各房姐妹甚至表姐妹中吃过这种亏!
她只恨静姝怎么不烂在那鸟不拉屎的破庄子上!
可是更让白静妍心里气极却无奈的地方是,她不知为何竟然隐隐约约的有些惧怕着静姝,现在静姝回来住到院子里,她也并不敢直接挑衅于她,甚至暗中做些手脚,她都忌惮着不敢!这真是邪门了!
这日老太爷寿辰的时候,静姝送给老太爷的并非是以前所说的什么前朝孤本名画什么的,而是一串手刻佛珠,每颗佛珠上面都或雕刻着个“佛”字,或是个佛像。
每颗都不同,并没什么规律,甚至其中很多雕得颇有些瑕疵,不应该说大部分都能找出瑕疵来,经不得细看。
实际上就是今世静姝才懒得费心为白老太爷准备什么贺寿礼,连仓库里随意一张古画送过去她都觉得是浪费,所以就随意把自己平日练手的雕刻的佛珠串起来充数而已。
而且她选的还不是她刻的好的,她都是选那些她初时练手,刻的歪歪斜斜,仔细看缺胳膊少腿的那些……
但讽刺的是,白老太爷并没有像前世那般对她送的寿礼冷淡甚至暗讽,还很高兴的观摩了一番,赞她有天赋,有佛性,又孝心至诚云云。
静姝对白老太爷的夸赞面上谢过,心中却是半点没有高兴,反是更加警惕,通常祖父祖母的喜爱,“另眼相看”,这背后必有缘由,说不得就是因她有了什么“用处”,或者就是凌国公府暗示了什么都不一定。
因为老太爷只是暗示, 白二老爷对父亲所提之事还没有多想,以他的理解, 不过是类似收个义女一般,给个身份,让凌国公府承了这个人情,也并非什么大事。
可是翌日白二老爷见完母亲,那脸色就不是一般的难看了。
因为白老夫人说那女子是前朝遗孤,身份敏感, 让他认了她做私生女,对外却说是姝姐儿的孪生姐姐,这事就是对他媳妇, 也就是陈氏, 都不能明说,更不能半点牵扯到凌国公府。
也就是说在外人面前,说是孪生, 但在自己夫人面前, 他只能认了那女子是他的私生女!
还要说通夫人让她认了当初生得是孖生,帮他把蜀中那边都梳理好,不要留下丁点把柄, 让人产生怀疑!
白二老爷想到自己夫人还有一个多月就要临盆, 简直是头大如斗, 这,他向来和自己夫人恩爱,如何能做出这种事, 还是在她生产的时候!且她身体本来就不好,万一一气之下……
白二老爷简直冷汗涔涔。
因此他想着无论如何此事都该先压上一压,免得路途遥远,他又不便解释,若是夫人因此发生了什么意外,那就是悔之莫及了。
反正凌国公府既收养了那女子十多年,也不差这几个月。
所以事后白老太爷再提,白二老爷都只是一拖再拖,道是此事当缓上一缓,最好是等妻子生产完,上了京才好细致安排云云。
另外白二老爷想到那日四侄女对自己小女儿的诬陷控诉,还有一侧三弟妹的帮腔,心中也很是不悦。
记忆中那侄女在自己面前也多是乖巧文雅的好孩子,以前母亲在信中也多有夸赞她们,还让自己对她们的婚事什么的都多费点心,又说她们对自己女儿多么友爱,因此这么些年来,他对侄子侄女也都甚好,读书请先生,婚嫁时尽心帮他们寻门当户对品性好的人家,也要求夫人对她们尽心,每年四季礼物,时新衣料首饰都送上京来,先时各个侄子侄女的婚嫁置礼添妆都极其丰厚,可是…..
想到今日她们睁眼说瞎话,诬陷自己女儿,真真如同父亲所说,教养极差。
母亲误会女儿,一侧大嫂那些侄女没有一个人替女儿说话,三弟妹更是明显对女儿不善……
想到前几日,大女儿的暗示,白二老爷心中更是怀疑和恼怒。
小女儿在自己身边长大,养得乖巧孝顺又纯善,他自然是相信她的,且又有儿媳和大女儿佐证,女儿在庄子的确是过着清修生活,为她母亲和祖母祈福。
可恨女儿都这样了,这些人还要在母亲面前诬陷挑拨,无怪得母亲不喜自己妻子和小女儿,原来是有这些缘由在……
家事烦扰,让白二老爷心情很是有些郁闷,这些都是他在蜀中十几年从来未曾有过的,因为那时俱是有自家夫人帮自己打理,哪里需要他操上半点心……
白二老爷心中正烦着府中这众多事情,外面接着便又传来一则消息,让他又是忍不住起了一身的冷汗,只觉好险,差点又坑了自己女儿,甚至毁了白家百年的声誉。
却正是温家的事闹了出来。
那温习元的表妹周兰月在成亲之前跑到了官府,状告现任“未婚夫”钟由才和前任未婚夫新科进士温习元合谋骗婚。
道是温家先逼她否认与温习元幼时的婚事,再收取钟由才钱财,哄骗她嫁予他,但实际却是将她卖予家中已有妻室的钟由才为妾。
这种苦情八卦传播向来最快,更何况温习元还是年纪轻轻的新科二甲进士,不少人眼中的乘龙快婿。
这火还差点烧到白家,因为那温习元曾跟不少人说过他钟情的是他前未婚妻白郎中白大人家的五小姐。
白二老爷真真是恼羞成怒,幸亏他早听了女儿之言,曾当着同僚的面严辞拒绝了温习元的再续婚约之意,道是“当初是不知他幼时曾有婚约,这才鲁莽定了亲事,后来得知温进士一早就有婚约,无论是口头还是正式,我白家都不能当不知道,既已解除婚约,便当再无瓜葛”。
这些因有人作证,此事才算没能烧到白家头上,让白二老爷无端端添上个“仗势欺人,夺人女婿”的这么个名声。
至此,白二老爷之后更是疼惜信服自己小女儿,只觉她年纪小小,却才德兼备,心思纯善主意又正,这且是后话。
且说温家这案子。
温家这事原本是个糊涂账,大家心里各有各的见解,但官府却是不好判温家的,因为温家有左邻右舍和媒人为证,的的确确是打算把周兰月嫁予那钟姓举子为妻的,因此那钟姓举子家有妻室骗婚却是妥妥的。
周兰月告官,温家虽然心里恨极,只觉是养了条反噬的毒蛇,但也只能暗中打点,温夫人更哄那周兰月道是他们的确不知那钟姓举子原来是有妻室,这事都是她糊涂,好心做了坏事(说实话,钟由才家有妻室这事她还真的是不知道),她只当钟家也是闽地大族,周兰月嫁予他也不算委屈,又见他态度诚恳,这才同意了钟举人的求亲,请她谅解舅母,还是回家,以后舅母必当帮她再寻个好婆家云云。
如此,否了那个当初“长辈戏言”的婚约,此事温家也算是苦主,反是“有理说不清”,无端端的污了清白名声。
坊间更隐隐约约传出,温家好心收留养育孤女,结果这孤女看表哥考上进士,定要赖上表哥的传言。
周兰月毕竟是无依无靠的孤女,温家算是她最后的亲人了,就算是心中不甘难受,听了温夫人之言也有些软化。
如此,就在官府准备以钟由才骗婚,温家无辜来结案时,事情却又出现了反转。
钟由才一反之前的沉默不语,一口咬定是温家早知他已有妻室,但为了摆脱幼时定亲的周兰月,好攀附权贵,就收了自已的银子,将周兰月卖予自己为妾,那所谓的媒人拜堂成亲都是说好了为了温家面子上好看而已。
至于周兰月,他只见过几次,见她长得尚可,性格又温婉,以为她也是知情且默认的,这才应了此事。
至于媒人和左邻右舍什么的证明他求得是妻,那些不过是口头之说,并无聘书什么的,在闽地以及很多其他地方,娶二房为了好看,也是会请媒人,入洞房的。这些温家都是心知肚明。
又道他们钟家在闽地也是大家族,要纳妾有的是美貌女子愿意,犯不着去骗婚一个才貌不过中等偏上的小家之女。
京城众看官又是一片哗然。
温夫人急得差点一夜白头,忙赶着去寻那暗中给她出谋划策的工部尚书家的次媳田夫人。
说好的这案子上面已打点好,如何会出现这种反转,还传了出来?
可田夫人这次竟然一改之前的热情,温夫人几次求见都不肯见,后来大概是怕扯上自己家,毁了女儿本来就已经不好的名声,这才勉强见了,只劝道:“怕是你们家惹上了什么不能惹的人,我们老太爷已经亲自下命,不许我们再插手此事,我看夫人你还是好好哄了那周兰月,只把事情推到那姓钟的身上去便是。哼,事情闹到这个地步,我看你们还是让温公子纳了那周兰月为妾为好,届时还不是什么事情都由你们说了。”
“出了这事,这京城温公子是肯定不能呆了,我看还是让我们家老爷帮忙,给温公子谋个远点的外放,这事,过了两年,也就没人记得了。”
温夫人听说可能“惹上了什么不能惹的人”,心中恐骇,但后面听田夫人所劝也稍微找到了主心骨,虽然心有不甘,但仍是定了定心,回家照着田夫人的话去办了。
奈何周兰月自听了钟举人的说辞,原本对温家已经有些软化的心又开始对温家恨极,且知道以舅母的性子自己若是再回到温家,必是死路一条,便只咬口说事已至此,她知道温家嫌弃她孤女身份,她便如了他们的愿只当那个婚约不再,此案了了之后她便会留在女子善堂中做教习云云。
却是周兰月告官之时便已往女子善堂求助,得到了女子善堂的帮助,并且还通过了善堂教习的入门考试。
最终这案子判处温家和周兰月的婚约无效,温家赔周兰月一定的银钱,并以后再两不相干,温家不得干涉周兰月所有事情,又格了钟举人的举人功名,十年之内不得再参加科举,结了此案。
因为说到底温习元和周兰月的婚约没有文书,是作不得准的,周兰月是孤女,按常理来说,她舅家温家养着她,也是有权主导她的婚事的,所以温家就算是真卖了她为妾,最多受些人的唾沫,但也判不了温家之罪的。
且除了钟由才的一面之词,并没有证据证明温家是想卖了周兰月予钟由才为妾,反有证人证明他们是打算认真将她嫁予钟由才为妻的。
这案子这样结其实已经算是偏向了周兰月。
不过温家看似没受到什么厉害的惩处,但到底温习元的名声是毁了不少,犹为读书人家所不齿,这个污点却是洗不掉了。
温家。
温夫人看着儿子沉默阴郁的模样,再无半点过往的意气风发和清傲风雅,原先满腔想责怪他的话就卡在了喉咙口再说不出来。
在她看来,惹出今日之祸八成都是因为儿子不肯应了那田家的婚事,非要去寻那白家,还说什么一直钟情的都是白家那个祸害,妖女,这才把本无多少人知道的婚约之事给搅了出来,直至搞到现在的风风雨雨。
想到田夫人说什么“惹了不该惹的人”,除了他们不识相没有应了田家的婚事,还能惹到什么其他有权势的人?
白家现在也不过就是白二老爷一个五品官,她不觉得白家有什么是田家需要忌讳的,将原本差不多都摆平的官司又搅出风浪来。
温夫人觉得,说不得这也是田家的逼婚之计。她观那田夫人的意思,可还是会为儿子前程筹谋的,分明就还有心把女儿嫁过来。
她知道儿子的意思,不就是嫌弃那田小姐长得不够好吗?可是娶媳娶德,又不是纳妾!
温夫人心中恨极,她想到白静姝生得那副狐媚样,定是那妖女勾了儿子的心,才让他做出这般有失分寸,自毁前途的事。
听说那妖女到了京中,竟也未能住进白府,原因是她的命相和白家老夫人相冲相克,果然是个妖孽,丧门星,连白家都不能容她!
她缓缓吐了口气,对着儿子道:“阿元,白家女乃祸门之星,她那副长相就非兴家之相,此番祸端皆由她起,以后你莫要再想她了。若是喜欢那有颜色的,将来等你前途稳了,再纳个把妾侍服侍也就是了。”
“现在且还是收收心吧。我观田夫人的意思,仍有嫁女之意,你还是多往田家走动,待外放下来了,便和田家定了婚事。”
顿了顿,又道,“虽然田家小姐相貌一般,却是个端庄的,娶妻当娶贤,你读了这许多年的书,当知道这番道理。”
“母亲,您当真不知道那钟由才家中已有妻室?”
温习元打断母亲的话,突问道。
温夫人脸色一变,道:“阿元,你这是什么意思?你当知道,我虽不喜你表妹,不喜她家里受灾就硬是无中生有妄想嫁给你,但她毕竟是你表妹,我岂会坑害她为妾?她若为妾,我的面子,你的面子又能好看?只恨那钟举人油嘴滑舌,母亲受了其蒙骗而已!谁知道堂堂一个举子,竟然行此龌蹉行径!”
温习元定定看着他的母亲好一会儿,心中终于叹了口气,闭了闭眼,有些疲惫道:“我知道了,母亲。这段时日您也受累了,先歇着吧,此事儿子自有分寸。”
或许他曾经以为“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或许他曾经以为自己高中二甲进士,白二老爷必会更加高看自己,再将爱女许嫁,或许或许,曾经的他就是个清高端方的读书人,以为能读书会读书便能得到他想要的……
可是现实给了他狠狠一击,狠狠一重击。
哪怕他高中二甲进士,名次前列,他仍是别人股掌之物,想捏圆就捏圆,想捏扁就捏扁,想逼他娶谁,他就必须娶谁。
几日前他还是风光无限的二甲进士,许多人眼中的乘龙快婿,门前车水马龙,桌上邀请函无数,人人恭喜,人人逢迎,几日后,他已是过街老鼠,人人指指点点,同科那些“好友”已经个个避他如毒物,不出意外,他还要靠着田家的“恩惠”才能离京,去个偏远未开化的山区作个小县令……
他闭了闭眼,想起午夜梦回在心头抹之不去的那双眼睛,那样美丽,那样明亮,但他也记得那双眼睛看着他的时候却是如视无物。
曾经她是他的未婚妻,可是却百般施计摆脱他们的婚约。
为什么?他捏紧了拳头。
他会回来的,他想,就算今日狼狈离开,总有一天,他也还会回来,要让她后悔。
******
时间过得很快,五月下旬,白老太爷的寿辰转瞬即至。
此时白二老爷果然依了自己父亲所言,接了静姝回府居住,便是仍旧住在了早先安排的白静妍和白静柔住的那个院子里。
白静柔便也罢了,白静妍见到静姝,那真真叫一个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在庄子上被她各种虐待便也罢了,可是回来自己不过是觉得委屈,句句属实的在祖母面前哭诉了几句,竟然就因此被祖父责骂,当着全家的人的面说她没有教养,丢了白家人的脸面,让她母亲严加管教于她!
就是祖母这几日对自己也冷淡了不少,并且丝毫没有惩处静姝,反是让她回了白府!
白静妍何时在各房姐妹甚至表姐妹中吃过这种亏!
她只恨静姝怎么不烂在那鸟不拉屎的破庄子上!
可是更让白静妍心里气极却无奈的地方是,她不知为何竟然隐隐约约的有些惧怕着静姝,现在静姝回来住到院子里,她也并不敢直接挑衅于她,甚至暗中做些手脚,她都忌惮着不敢!这真是邪门了!
这日老太爷寿辰的时候,静姝送给老太爷的并非是以前所说的什么前朝孤本名画什么的,而是一串手刻佛珠,每颗佛珠上面都或雕刻着个“佛”字,或是个佛像。
每颗都不同,并没什么规律,甚至其中很多雕得颇有些瑕疵,不应该说大部分都能找出瑕疵来,经不得细看。
实际上就是今世静姝才懒得费心为白老太爷准备什么贺寿礼,连仓库里随意一张古画送过去她都觉得是浪费,所以就随意把自己平日练手的雕刻的佛珠串起来充数而已。
而且她选的还不是她刻的好的,她都是选那些她初时练手,刻的歪歪斜斜,仔细看缺胳膊少腿的那些……
但讽刺的是,白老太爷并没有像前世那般对她送的寿礼冷淡甚至暗讽,还很高兴的观摩了一番,赞她有天赋,有佛性,又孝心至诚云云。
静姝对白老太爷的夸赞面上谢过,心中却是半点没有高兴,反是更加警惕,通常祖父祖母的喜爱,“另眼相看”,这背后必有缘由,说不得就是因她有了什么“用处”,或者就是凌国公府暗示了什么都不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