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圆明园远瀛观,另一个从西面过来的使臣正在听人讲耶律大石的故事。
故事很好,可是听故事的太平天国南王冯云山却眉头紧皱。
“皇上,您是要我太平天国弃了关中根基去西域建国吗?”
冯云山皱着眉头,定定地看着朱济世,心里面自然是一百二十个不乐意。
太平天国这两年在陕西和陇东已经吃够了“地方势力”
的苦,拜上帝教根本没有办法和那里的“地方势力”
和平共处,只能采取血腥镇压的办法,不知道流了多少血,铲平了多少土豪劣绅的堡寨,才勉强将陕西和陇东的地盘巩固下来。
还没来得及松快几年,朱皇帝又来赶人了。
可是纵然千般不愿,天国也没有和大明对抗的实力——连杨秀清亲率的天国主力都惨败了,冯云山又怎么敢和朱明打仗?可问题是,朱明打不过,西去的路上就没有强敌了?现在可不是耶律大石那个时代了,西面有俄罗斯这样的列强存在,太平天国的那点实力怎么都不够瞧的。
这大明该不是想把太平天国当炮灰吧?
“云山,你知道吗,咱们口中的西域在世界上的明称叫中亚,意思是亚细亚洲的中心,说是世界的中心也不为过。
而且中亚的繁华是不亚于关中的,如撒马尔罕城就有2500年历史,还曾经是帖木儿帝国的首都,有最辉煌的宫殿和寺庙,周围也有最肥沃的土地。
太平天国去那里安家不好吗?”
冯云山皱眉:“好是好,可是天国自东升天后势力大衰,已经不复当日之盛,不是俄罗斯国的对手,西去恐怕是凶多吉少……”
打仗治军这种事情也是要天赋的,杨秀清是这方面的天才,洪秀全、冯云山、韦昌辉仨根本不行。
所以太平军的战斗力在这两年下降得厉害,如果东王还在,甘陕的地方势力早就被铲平了。
哪儿能拖拖拉拉那么久?
朱皇帝笑着摆摆手:“俄罗斯人不用太平军去对付,朕自有办法收拾他们。
你们太平军只需要对付西清、浩罕汗国、布哈拉汗国和希瓦汗国就行了,将来天国就在中亚三汗国的地盘上重建吧,而且朕还可以资助你们一批军火粮饷。”
“中亚三汗国……”
冯云山的眉头拧得紧紧的。
听朱济世的意思,太平天国是要被彻底撵出中国了!
他完全不知道中亚三汗国的情况,但是想来也不会太弱,特别是“地方势力”
只怕比关陇更强大啊!
朱济世道:“中亚三汗国所据有的都是富庶之地,要不然也不可能支撑起三个国家,不过那里的情况非常复杂,地方势力强大,不方便由大明直接治理。”
地方势力还是其一,真正让朱济世担心的还是中亚三汗国靠近印度,那里是大英帝国最敏感的神经。
还是少碰为妙。
所以朱济世就想占了中亚三国北面属于俄罗斯的中亚地盘(后世属于哈萨克斯坦)。
而让太平天国占了南边当个缓冲,免得让大明直接面对英国。
另外,鞭长莫及也是一个因素。
那些汗国除了靠近印度,还接近中东,很容易被中东势力渗透。
而且中亚三汗国是农业国。
人口比较多,不像哈萨克斯坦草原那么空旷。
那里的地方势力又不会和大明同心,如果采取地方自治,用不了多久肯定闹独立。
如果遣流官治理,一来中央所派官员不熟悉中亚情况,二来中央对这些官员也管不大过来,保准个个都是大贪污犯。
早晚把中亚劳动人民给逼反了。
所以唯一的办法就是在中亚三汗国的土地上设立藩国,而且这个藩国还不能凭空设立,需要有大量的追随者,最好还能有强大的信仰做支撑,可以对抗压制中亚的地方势力,而军政教合一的太平天国无疑是最合适的选择。
他们的军队加上家属差不多有上百万人了。
有他们做基础,应该可以在撒马尔罕和费尔干纳盆地站住脚。
“可是天王他……不大想动了。”
生与死阴与阳黑与白善与恶神与魔光明与黑暗世间一切选择皆为双向,无论你选择哪条路,只要走到极致,皆为绝世强者但是少年肖笛却不信邪的选了一条从未有人敢走的,...
刚上早朝,皇宫内大殿内一名文臣便伏地不起,痛哭流涕。陛下,郑子文他放狗咬我,还望陛下为微臣做主。李世民皱了皱眉。爱卿,咬你的是狗,又不是郑子文,你这样冤枉好人是不对滴!这时,又一名文臣伏地不起,痛哭流涕。陛下,郑子文殴打朝廷命官,还望陛下为微臣做主。李世民叹了口气。算了,驸马他只是年轻气盛,原谅他吧,朕觉得他会改的。这时,郑子文出现在大殿门口,左手牵着恶狗,右手拎着金砖,仰天长啸谁敢与我一战!...
从今以后我不信命,我只信你。...
当徐茫打算努力的时候,老天爷找到了他,结果徐茫放了一个很臭的屁,老天爷被熏走了 从此徐茫的人生只有躺赢 语文课睡觉,解锁语文技能! 数学...
...
纪小宁从小到大的梦想都是嫁给叶淮南,做叶太太。小时候每次填表格,她都会刻意在自己的名字后面加上一个,配偶叶淮南。对于叶淮南来说,纪小宁就是一个送上门的女人,睡了也是白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