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中文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655章 为了做官而读书 狂求月票(第1页)

“什么?小学没有人会去读?怎么会……现在书院和大学不是有很多人读么?新东方和兰香的学费那么贵,读的人也很多啊?”

圆明园三园中的长春园远瀛观(西洋楼)前,现在站在观水法的位置上面看喷泉的人,已经换成了朱济世和左宗棠君臣。

朱皇帝把左丞相叫远瀛观并不是单纯为了看喷泉,而是想和他谈谈教育问题。

教育是一国之本,这个调子早在朱皇帝复辟大明之前就老生常谈了。

不过时至今日,大明帝国都没有实行义务教育,似乎也没有这样的计划,主要原因当然是没有钱。

整个中国学龄青少年怎么都不会少过一亿!

如果人人都要进入学校接受免费义务教育,那个教育经费恐怕要超过大明财政的总收入n倍了!

另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也让朱济世不大急于在大明搞义务教育,就是义务教育教什么!

教后世的小学课程?根本是不现实的,因为没有那么多小学老师。

教儒学……还是算了吧!

这可不是简单的让贫下中农的孩子认几个字儿的事情,而是数以亿计的教育经费最终会流到谁的口袋里去的问题。

如果用士大夫来搞义务教育,那些好不容易被压制下去的士大夫又要乘势崛起了——官办小学校长、老师的差事勉强也能算个官,如果教育经费拨款不足,又得给了他们向乡民派捐索款从而继续把持中国乡村的权力。

而最后被他们教出来的,不过是一些把科举考官当成终身梦想的小儒生。

这样的义务教育,不办也罢。

但是义务教育暂时不实行,也不等于什么都不做。

来到东方将近7年,朱济世一直都在稳步推进新式教育。

只是这教书育人是需要花水磨工夫的,绝不可能几道圣旨下去,大中小学就纷纷建立——在这个时代的中国,接受过西式教育的国人比大熊猫珍贵多了!

而且也不可能都来当老师吧?所以这新式教育,只能按部就班的推进。

先用洋老师培养中国老师,再用中国老师去教中国学生,然后才会有更多的老师去教更多的学生。

到了光复5年秋,不仅香港济世大学已经培养出了超过500名毕业生。

广州济世大学的第一期220名毕业生也走出了校园。

另外,在校大学生的数量更是超过了5000(包括预科),新式书院的毕业生则超过了20000。

而且专门为了培养小学和书院教师的教育专科学院的在校生也超过了10000人,还有差不多同样数量的读书人在接受速成教师培训。

因而大明新式教育的第一个发展高潮很快就要来临了。

可是左宗棠在听了朱济世关于“以爵位换教育经费”

的点子以后,却提出了一个风马牛不相及的问题:新式教育不应该包括小学,而是该从书院开始,书院之下应该依靠民间私塾进行传统的儒家教育——因为那种新式小学没有多少人会去读的!

左宗棠斟酌着道:“新式小学的课程臣是知道的,所教授的儒学并不精深,还比不上寻常的私塾。

如果读了小学,几乎可以肯定和仕途无缘。

普天之下又有几个父母会将孩子送去读这等无缘仕途的学校呢?而且这小学的学费也比私塾要高,多半还设立在县城里面,不是寻常人家可以负担的。

陛下,您觉得这样即昂贵,又不实用的小学。

会有几人去读?”

小学会招不到学生?朱皇帝细细一想,好像左宗棠的话有点道理,这小学里面教的东西的确和科举考试关系不大。

那帮望子成龙的父母很可能不会让自己的孩子上小学……

“可是现在的新式书院招生很好啊?”

本周收藏榜
热门小说推荐
双子修罗王

双子修罗王

生与死阴与阳黑与白善与恶神与魔光明与黑暗世间一切选择皆为双向,无论你选择哪条路,只要走到极致,皆为绝世强者但是少年肖笛却不信邪的选了一条从未有人敢走的,...

大唐小相公

大唐小相公

刚上早朝,皇宫内大殿内一名文臣便伏地不起,痛哭流涕。陛下,郑子文他放狗咬我,还望陛下为微臣做主。李世民皱了皱眉。爱卿,咬你的是狗,又不是郑子文,你这样冤枉好人是不对滴!这时,又一名文臣伏地不起,痛哭流涕。陛下,郑子文殴打朝廷命官,还望陛下为微臣做主。李世民叹了口气。算了,驸马他只是年轻气盛,原谅他吧,朕觉得他会改的。这时,郑子文出现在大殿门口,左手牵着恶狗,右手拎着金砖,仰天长啸谁敢与我一战!...

余生我们不走丢

余生我们不走丢

从今以后我不信命,我只信你。...

我真不想躺赢啊

我真不想躺赢啊

当徐茫打算努力的时候,老天爷找到了他,结果徐茫放了一个很臭的屁,老天爷被熏走了  从此徐茫的人生只有躺赢  语文课睡觉,解锁语文技能!  数学...

叶少隐婚,宠妻很低调

叶少隐婚,宠妻很低调

纪小宁从小到大的梦想都是嫁给叶淮南,做叶太太。小时候每次填表格,她都会刻意在自己的名字后面加上一个,配偶叶淮南。对于叶淮南来说,纪小宁就是一个送上门的女人,睡了也是白睡。...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