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中文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一百四十五章 推荐甘薯(第1页)

更新时间:2013-10-20

“不是想吃,是想向皇上推荐这种甘薯。”

钟进卫无奈解释道。

“哦,中兴伯以为这甘薯可以推广到大江南北?”

徐光启一听,心里一动,连忙询问。

“岂止大江南北,大明全国各地都可以种。

不但可以种,而且还是耐旱高产作物,是百姓粮食补充必不可少之物。

对了,你不是写过这《甘薯疏》么,你不知道?那你的《甘薯疏》都写了什么?”

钟进卫有点疑惑。

徐光启有点惭愧,老脸微红,对钟进卫道出了《甘薯疏》的前后来历以及为什么最终没有向皇上推荐的原因。

原来,这甘薯,原是海外吕宋之物。

当地西洋官府严禁甘薯出口,万历二十一年闽人陈振龙密携薯藤,避过出境检查,带回福州试种。

是年,闽中大旱,五谷少收,其子陈经纶上书福建巡抚金学曾,申报吕宋甘薯可以救荒。

金允试种,俟收成后呈验。

当年,试种成功,金闻讯大喜,于次年传令遍植,解决闽人缺粮问题。

万历三十六年,长江以南发大水,稻麦都没有收获。

徐光启的门客莆田徐生多次给他送了甘薯种子。

徐光启试种成功,遂写《甘薯疏》意欲推广。

《晏子春秋》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淮北,则为枳。”

这观念在明人中根深蒂固,徐光启在甘薯疏序中对这种观念提出了质疑,以甘薯为例,倡导不同地区的作物不一定就不能互相引种。

老百姓没文化,看不到徐光启的《甘薯疏》。

士大夫不愁吃喝,加上长江以南地区,次年麦稻丰收,基本不愁吃,所以没几个人操心甘薯是否能在当地引种,甘薯的引种就极为缓慢。

徐光启后来又忙于科学研究,中外交流和宦海生涯,也就没有向淮河以北极力推广,更是没有向朝廷推荐,怕万一有问题被政治对手弹劾。

甘薯这种产量极高的农作物,就以极缓慢地速度在民间传播着,一直到清初才推广到全国。

钟进卫听完不禁哑口无言,要是明朝就有专门的农业研究院研究农作物产量的话,甘薯早就会被推荐到研究院进行全国范围的试种推广,这样的好处是有用则推荐人有功,无用也没关系,多了研究院一道缓冲。

甘薯推广到大明全境的话,就能缓解明末的农民起义,说不定满清也入主不了中原,后的很多事情都可以避免,真是可惜。

今日天色已晚,钟进卫和徐光启当场商定,明日一早,徐光启带《甘薯疏》与钟进卫一起,联名向皇上推荐甘薯,务必全国推广试种。

当晚,徐光启回到自己府邸,找出自己当年写的《甘薯疏》,又看了一遍,唏嘘不已,要不是中兴伯的极力推荐,自己当初写这篇文章的用意就被埋没了。

本周收藏榜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双子修罗王

双子修罗王

生与死阴与阳黑与白善与恶神与魔光明与黑暗世间一切选择皆为双向,无论你选择哪条路,只要走到极致,皆为绝世强者但是少年肖笛却不信邪的选了一条从未有人敢走的,...

大唐小相公

大唐小相公

刚上早朝,皇宫内大殿内一名文臣便伏地不起,痛哭流涕。陛下,郑子文他放狗咬我,还望陛下为微臣做主。李世民皱了皱眉。爱卿,咬你的是狗,又不是郑子文,你这样冤枉好人是不对滴!这时,又一名文臣伏地不起,痛哭流涕。陛下,郑子文殴打朝廷命官,还望陛下为微臣做主。李世民叹了口气。算了,驸马他只是年轻气盛,原谅他吧,朕觉得他会改的。这时,郑子文出现在大殿门口,左手牵着恶狗,右手拎着金砖,仰天长啸谁敢与我一战!...

余生我们不走丢

余生我们不走丢

从今以后我不信命,我只信你。...

我真不想躺赢啊

我真不想躺赢啊

当徐茫打算努力的时候,老天爷找到了他,结果徐茫放了一个很臭的屁,老天爷被熏走了  从此徐茫的人生只有躺赢  语文课睡觉,解锁语文技能!  数学...

叶少隐婚,宠妻很低调

叶少隐婚,宠妻很低调

纪小宁从小到大的梦想都是嫁给叶淮南,做叶太太。小时候每次填表格,她都会刻意在自己的名字后面加上一个,配偶叶淮南。对于叶淮南来说,纪小宁就是一个送上门的女人,睡了也是白睡。...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