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横山军改納才新制
推荐阅读:仙宫、天下第九、三寸人间、飞剑问道、大侠萧金衍、大华恩仇引、天刑纪、血界蛮荒、都市神级仙少、五行御天
一五中文网 www.15zw.com,最快更新冒牌县令之天下争锋最新章节!
时间飞逝,转眼间便到了六月份,除了驻留沙州各地兵马外,外出征战半年多的横山军终于返回了横山。
林逸凡对此为他们准备了盛大的凯旋仪式,庆祝他们胜利归来。同时也有两万多遗骸送入铜山烈士陵园,是的,在这一连串的战斗中,二十万横山军战亡超过两万,受伤者更是达到五六万之多。这还要托横山建立的军医体制的福,才能让伤亡比例大幅下降。
随后的军功封赏也迅速展开,许多因军功被提拔的将士,被分配到新军之中。要知道,经过这次大战,横山军减员巨大,许多伤者因为伤势过大,已经没有继续从军的可能。再加上多出两个州的地盘,使得横山军的缺口十分巨大。如今组建的十万新军已经训练了近半年,完全可以填补军中的缺额。经过整编,横山将组建二十万正规军,以应对当前的局势。
而在赏赐银钱方面,因为在战时有大量缴获,倒是不用担心无钱可以封赏。不过在林逸凡的建议下,此次对将士的赏赐和军饷上,将改变用银两支付,而是采用新制的银票代付。将士们拿到银票后,可以前往银行兑换银钱,因为是军人,享有一些特权,银行将不收取他们的费用,免费进行兑换。此举其实也是被逼无奈,经过一年的推广,银行和银票的业务收效甚微,百姓和商人们对此都抱持怀疑态度,根本没有多少人敢将银子存入银行。如今只有官府官吏们身体力行,主动将钱存入银行,便是薪俸,也是用银票支付。正好现在进行军功封赏,林逸凡便想借此机会,大力推广银票。他相信,只要银行坚守信用,当将士们再无疑虑之后,便会喜欢上这种方便的支付方式。而借着军队的宣传,将能慢慢扩散到民间,最终让所有人都适应这种新的模式。
完成了封赏,林逸凡便与众将召开军议,商讨军队的布置和调动。如今横山已经据有夏安沙西四州之地,治下百姓更是达到六百多万。边境与各大势力的接壤更加漫长,防守的重任更加艰巨。如何安排军队布防,关系到横山的安危存亡。
对此,罗毅建议将二十万大军分为四部,分别是横山军,负责夏州之地的驻防,编制在八万;安州军,负责安州防务,编制为三万;沙州军,负责沙州防务,编制为三万,西州军,负责西州乃至西域的防务,编制为六万。如此安排,乃是以为,夏州是横山核心所在,必须集结重兵驻守,同时,必要时,还可作为机动兵力对其他地区进行支援。而西州面临着两大强国的觊觎,有深入西域之地,乃是横山开拓进取之地,自然需要布置更多的兵力来应对。至于安州和沙州,凭借着地利人和,只需少量兵力,便可阻挡敌人入侵,为援军的到来拖延时间,并不需要布置太多的兵力。
不得不说,罗毅的建议很有道理,林逸凡很是赞同,在与众人商议之后,最终决定采纳他的这条建议。不过,在一些细节上,林逸凡还是做出了一系列调整。驻守夏州的横山军一分为二,三万更改为夏州军,主要负责夏州防务,五万为机动部队,名曰镇北军,一旦其他地方有战事,便可第一时间赶往支援。而在西州的布置中,西州军同样一分为二,留下两万为西州军驻防部队,四万归为今后西域都护府编制,名称就叫定西军。同时,为了就地供养这六万大军,林逸凡还建议征召十万流民以及五万屯垦民兵迁移往西州。一来为西州军提供粮草,二来也能就地提供兵员。
如此一来,横山军将被拆分为六支编制,分布于不同军区。当然,即便如此拆分下,对外仍统称为横山军,只是内部进行细化而已。
商议完了军议,各大将领立即着手投入军队的分配和调动。林逸凡则返回行政院,与各部官员商议如何招贤纳才。经过去年的大力宣传,以及这几场仗下来的赫赫威名。天下各地的有才之士纷纷慕名前来,进入招贤馆,想要在横山谋取官职。而且,前来横山各地游历的人也是络绎不绝,虽然这其中也混进了许多势力的探子。
如今横山声名在外,实力也是越来越强。引得无数人侧目,这对于横山来说,终究是好事。不过,如何招揽真正的人才,却是让众人颇为犹豫。按照韩松的说法,横山可以召开类似于科考的考试,通过考举来挑选人才。他曾经担任过吏部郎中,对考举之事颇为了解,正好可以应用在此。
不过,对于韩松的建议,郭怀理却又不一样的看法,在他看来,乱世之中,当唯才是举,不拘一格。只要有一技之长,皆可入仕为官,一展所长。对此,众人倒是理解,因为郭怀理本就是因为科举失意,而一事无成,以至于对科举带有浓浓的恨意。
而叶鸿羽,对于招引人才,则建议采用面试与实习的方式挑选人才。经过面试官的考核通过后,便安排到其专业才能的职位中实习,为期三个月,若是在实习期间表现良好,成绩优异,便可破格录取,举荐为官。
面对三人的建议,其余众人皆是一阵头大,一时间吗,也不知道该赞成哪位的建议。
林逸凡对此也是一番深思熟虑,最终采取了折中的做法。比如各部门可以成立招募处,罗列出各自需要的人才,对外进行宣传。当有人才前来应聘之时,则用考举之法,考察其才能。若是通过考试,则可引见给各部门主官进行面试。若是面试通过,则正式招募成功,下放到所属部门之下实习,为期三个月,若是通过,正式留下为官。
如此一来,但凡有本事之人,绝不会因为怀才不遇而被遗落。林逸凡相信,各部门管理着横山的方方面面,总有一个适合真正人才的职位。只要他能吃苦,肯做事,终究能够出人头地。如果是心高气傲,不肯屈就,那横山也不需要这样的人。
当然,除了研究如何引进人才,众人还需商议如何保障人才能够尽己所能,得到应有的晋升空间。否则,一个人再有才,若是一直得不到升展的机会,也会对横山产生失望,继而愤然离去。
针对这一情况,林逸凡决定让吏务部采取新的官员考核制度,主要分为三个要点,第一,在职位上的政绩评定,通过盘点其在任期间的工作效率以及得到的结果,来判断政绩的高低。第二,通过专业职能考试,考察其在本职工作中的熟悉程度以及专业知识的深度。第三,通过其主管以及下属的评判,对其个人的品性操守进行评估。
对于林逸凡的这个决定,众人也觉得可行。横山之前的晋升通道颇为混乱,如今梳理出规矩来,这对于真正的有才之士,绝对是个福音。当即,在众人的附议中,这条制度将在跟随人才招引制度一同研究,并尽快发行。
附言:前一章写完,不知道该些写什么,只好胡乱写了一些出来凑数了。
(本章完)
时间飞逝,转眼间便到了六月份,除了驻留沙州各地兵马外,外出征战半年多的横山军终于返回了横山。
林逸凡对此为他们准备了盛大的凯旋仪式,庆祝他们胜利归来。同时也有两万多遗骸送入铜山烈士陵园,是的,在这一连串的战斗中,二十万横山军战亡超过两万,受伤者更是达到五六万之多。这还要托横山建立的军医体制的福,才能让伤亡比例大幅下降。
随后的军功封赏也迅速展开,许多因军功被提拔的将士,被分配到新军之中。要知道,经过这次大战,横山军减员巨大,许多伤者因为伤势过大,已经没有继续从军的可能。再加上多出两个州的地盘,使得横山军的缺口十分巨大。如今组建的十万新军已经训练了近半年,完全可以填补军中的缺额。经过整编,横山将组建二十万正规军,以应对当前的局势。
而在赏赐银钱方面,因为在战时有大量缴获,倒是不用担心无钱可以封赏。不过在林逸凡的建议下,此次对将士的赏赐和军饷上,将改变用银两支付,而是采用新制的银票代付。将士们拿到银票后,可以前往银行兑换银钱,因为是军人,享有一些特权,银行将不收取他们的费用,免费进行兑换。此举其实也是被逼无奈,经过一年的推广,银行和银票的业务收效甚微,百姓和商人们对此都抱持怀疑态度,根本没有多少人敢将银子存入银行。如今只有官府官吏们身体力行,主动将钱存入银行,便是薪俸,也是用银票支付。正好现在进行军功封赏,林逸凡便想借此机会,大力推广银票。他相信,只要银行坚守信用,当将士们再无疑虑之后,便会喜欢上这种方便的支付方式。而借着军队的宣传,将能慢慢扩散到民间,最终让所有人都适应这种新的模式。
完成了封赏,林逸凡便与众将召开军议,商讨军队的布置和调动。如今横山已经据有夏安沙西四州之地,治下百姓更是达到六百多万。边境与各大势力的接壤更加漫长,防守的重任更加艰巨。如何安排军队布防,关系到横山的安危存亡。
对此,罗毅建议将二十万大军分为四部,分别是横山军,负责夏州之地的驻防,编制在八万;安州军,负责安州防务,编制为三万;沙州军,负责沙州防务,编制为三万,西州军,负责西州乃至西域的防务,编制为六万。如此安排,乃是以为,夏州是横山核心所在,必须集结重兵驻守,同时,必要时,还可作为机动兵力对其他地区进行支援。而西州面临着两大强国的觊觎,有深入西域之地,乃是横山开拓进取之地,自然需要布置更多的兵力来应对。至于安州和沙州,凭借着地利人和,只需少量兵力,便可阻挡敌人入侵,为援军的到来拖延时间,并不需要布置太多的兵力。
不得不说,罗毅的建议很有道理,林逸凡很是赞同,在与众人商议之后,最终决定采纳他的这条建议。不过,在一些细节上,林逸凡还是做出了一系列调整。驻守夏州的横山军一分为二,三万更改为夏州军,主要负责夏州防务,五万为机动部队,名曰镇北军,一旦其他地方有战事,便可第一时间赶往支援。而在西州的布置中,西州军同样一分为二,留下两万为西州军驻防部队,四万归为今后西域都护府编制,名称就叫定西军。同时,为了就地供养这六万大军,林逸凡还建议征召十万流民以及五万屯垦民兵迁移往西州。一来为西州军提供粮草,二来也能就地提供兵员。
如此一来,横山军将被拆分为六支编制,分布于不同军区。当然,即便如此拆分下,对外仍统称为横山军,只是内部进行细化而已。
商议完了军议,各大将领立即着手投入军队的分配和调动。林逸凡则返回行政院,与各部官员商议如何招贤纳才。经过去年的大力宣传,以及这几场仗下来的赫赫威名。天下各地的有才之士纷纷慕名前来,进入招贤馆,想要在横山谋取官职。而且,前来横山各地游历的人也是络绎不绝,虽然这其中也混进了许多势力的探子。
如今横山声名在外,实力也是越来越强。引得无数人侧目,这对于横山来说,终究是好事。不过,如何招揽真正的人才,却是让众人颇为犹豫。按照韩松的说法,横山可以召开类似于科考的考试,通过考举来挑选人才。他曾经担任过吏部郎中,对考举之事颇为了解,正好可以应用在此。
不过,对于韩松的建议,郭怀理却又不一样的看法,在他看来,乱世之中,当唯才是举,不拘一格。只要有一技之长,皆可入仕为官,一展所长。对此,众人倒是理解,因为郭怀理本就是因为科举失意,而一事无成,以至于对科举带有浓浓的恨意。
而叶鸿羽,对于招引人才,则建议采用面试与实习的方式挑选人才。经过面试官的考核通过后,便安排到其专业才能的职位中实习,为期三个月,若是在实习期间表现良好,成绩优异,便可破格录取,举荐为官。
面对三人的建议,其余众人皆是一阵头大,一时间吗,也不知道该赞成哪位的建议。
林逸凡对此也是一番深思熟虑,最终采取了折中的做法。比如各部门可以成立招募处,罗列出各自需要的人才,对外进行宣传。当有人才前来应聘之时,则用考举之法,考察其才能。若是通过考试,则可引见给各部门主官进行面试。若是面试通过,则正式招募成功,下放到所属部门之下实习,为期三个月,若是通过,正式留下为官。
如此一来,但凡有本事之人,绝不会因为怀才不遇而被遗落。林逸凡相信,各部门管理着横山的方方面面,总有一个适合真正人才的职位。只要他能吃苦,肯做事,终究能够出人头地。如果是心高气傲,不肯屈就,那横山也不需要这样的人。
当然,除了研究如何引进人才,众人还需商议如何保障人才能够尽己所能,得到应有的晋升空间。否则,一个人再有才,若是一直得不到升展的机会,也会对横山产生失望,继而愤然离去。
针对这一情况,林逸凡决定让吏务部采取新的官员考核制度,主要分为三个要点,第一,在职位上的政绩评定,通过盘点其在任期间的工作效率以及得到的结果,来判断政绩的高低。第二,通过专业职能考试,考察其在本职工作中的熟悉程度以及专业知识的深度。第三,通过其主管以及下属的评判,对其个人的品性操守进行评估。
对于林逸凡的这个决定,众人也觉得可行。横山之前的晋升通道颇为混乱,如今梳理出规矩来,这对于真正的有才之士,绝对是个福音。当即,在众人的附议中,这条制度将在跟随人才招引制度一同研究,并尽快发行。
附言:前一章写完,不知道该些写什么,只好胡乱写了一些出来凑数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