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5章 三箭定泰山(兢兢业业寂寞哥打赏加更)
推荐阅读: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重生民国娇小姐、奋斗1981、神医狂妃:邪王,甜甜宠、毒妻难逃:仙尊,太强势!、冥婚,弃妇娘亲之家有三宝、舌尖上的大宋
一五中文网 www.15zw.com,最快更新三国小霸王最新章节!
袁谭很快收到了李乾的消息。
对孙策的反应,他们并不意外,这早有辛毗的预料之中。孙策不可能轻易就范,他肯定会试探一下。李乾如果继续追,孙策很可能就会抓住机会打他一下。但这不是关键,孙策不会把李乾当作对手,击败李乾与否对整个战局也好,对孙策个人的名声也好,都没什么实质性的影响。
孙策退向防东、单父,是准备退往睢阳,还是准备迂回到背后,抑或是兼而有之?他是不是看出了袁叙、袁遗离职后的隐患,加以利用?
辛毗倾向于孙策已经看出破绽,知道这是一个陷阱。但知道这是陷阱,不代表孙策就会一走了之。陷阱和破绽的界线并不是很明显,破绽有可能是陷阱,陷阱同样也可能变成真正的破绽。如果袁谭将大部分兵力安排到前方,以解任城之围为目换,他的中军和后军就有可能成为真正的破绽。
济阴郡兵是薄弱环节是事实,并非虚构。
辛毗建议袁谭,暂时不理孙策,按部就班地向东进军,做出只想将孙氏父子赶出兖州的姿态,隐藏起真正的目的。孙策别出心裁,将主力交给了孙坚指挥,他率领骑兵在外游击,袁谭追不上他,只有重施故技,希望能围住孙坚,逼孙策来解围。
要进攻任城,必须解决孙策在任城周边部下的防线,可供袁谭选择的有三个:湖陆、高平、亢父。湖陆离任城太远,而且中间还隔着高平、亢父,意义不大。高平也不合适。高平在泗水东,要攻城就先进渡水,这对袁谭不利。亢父是最好的目标,拿下亢父,就可以直逼任城。
袁谭随即传令李乾留驻东緍,掩护大军右翼,毛玠领五千人守昌邑,自己率领主力四万余人直取亢父。
出发前,袁谭誓师,祭兵主蚩尤。仪式很隆重,声势很浩大。作战前祭聪明蚩尤很正常,但袁谭的规模超乎常规,态度过于虔诚,不免让人觉得他底气不足,只能求助于神明。
看到将士们的反应,袁谭心中暗喜。他这么做,就是要暴露自己的虚弱,好诱孙策近身突击。但是孙策在单父一带游荡,或进或退,行踪不定。他一度出现在昌邑附近,但很快就撤走了,让袁谭空欢喜一场。
袁谭不知道孙策究竟在打什么主意,辛毗却不着急,他让袁谭一面加强警戒,一面行军。三天后,他们到达金乡,五日后,大军到达亢父,将亢父团团包围,下令打造攻城器械,准备强攻亢父。
出乎袁谭的意料,孙坚父子坐视亢父被围,还是一点反应也没有。孙策在单父一带游荡,孙坚则一心一意的围困任城,丝毫没有救援亢父的意思。
袁谭、辛毗心急如焚,却又不得不耐着性子,等待着战机的出现。
这是最难熬的时候,也是最考验双方耐心的时候。
——
妫亭山。
太史慈站在一块突兀悬空的巨石上,双手负在身后,山风拂动鬓边的发丝,却吹不动他坚毅的眼神。
两名卫士站在他的身后,一人抱着弓袋,一人背着箭囊,警惕地注视着四周。这里不是他们的地盘,小心谨慎一点总是有好处的。不过他们也不紧张,自从在阳羡铜官山随太史慈作战以来,他们还没有打过败仗,即使是遇上赫赫有名的丹阳大帅祖郎,太史慈也没落过下风。
远处的山路上转出十几个人影,看似松散,实际极有章法,有人执弓,有人持盾,一旦出现意外,随时可以投入战斗。太史慈看了一会儿,嘴角露出一丝浅笑。他的目力好,看得很清楚,一眼看出中间偏前的那个汉子身材高大,体形健硕,但眉眼灵动有余,坚毅不足,和传言中的昌豨有几分相似,却不是他想见的纪灵。
等昌豨走到坡前,太史慈主动走了过去,拱手施礼。“东莱太史慈,字子义,敢问昌兄起居。”
昌豨很惊讶,上下打量了太史慈一眼。“我们见过?”
“昌兄也是泰山群雄中赫赫有名的汉子,我虽然没见过,却听说过。”太史慈开门见山,直奔主题。“纪伏义是嫌我来得冒昧,不愿见我吗?”
昌豨哈哈一笑,故作亲热地说道:“校尉误会了,伏义正在纠集人马,准备配合校尉出击,夺回鲁县,报一箭之仇。不过你也知道的,我们在鲁县守了那么久,对鲁县还是略有所知的,人少了可打不下来。校尉,你带来多少人马,又有多少粮草?”
太史慈无声地笑了起来。昌豨这是坐地起价,想要敲诈他一笔粮食物资啊。他打量了昌豨片刻。“昌兄,恕我孤陋寡闻,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个姓,不知道出于哪位先贤?”
昌豨挺起胸脯,得意洋洋地说道:“校尉有所不知,我们昌姓虽然不算兴旺,却也有点来头,先祖是战国名将乐毅,他被封为昌国君,后世子孙以国为姓。”
“原来是名将之后,怪不得昌兄精通兵法,用兵如神。”
昌豨脸上的笑容顿时僵住了,眼神也变得阴冷起来。太史慈这明显是讽刺他打败仗,只能躲进山里做贼,有损祖先英名啊。“校尉言重了,我们只是苟活之人,不敢指望像校尉一样建功立业,封侯拜将。预祝校尉旗开得胜,马到成功。告辞!”
他拱拱手,转身就走。太史慈不拦他,等他走出五六十步,才朗声说道:“山里还能活吗?”
昌豨停住脚步,扭身看着太史慈,皮笑肉不笑的说道:“多谢校尉关心,虽然艰苦些,还能勉强度日。”
“比在鲁县如何?”
“虽然不如鲁县逍遥,却也不错,尤其是这些日子,吟风啸风,很是自在。”
“既然如此,你们是不是该向讨逆将军道声谢?”
“哦,为什么?”昌豨忍不住大笑道:“我们与讨逆将军未曾谋面,更没受过他的恩惠。何谢之有?”
太史慈伸手从卫士手中接过弓,又搭上一枝箭,两枝箭夹在指间。看到太史慈手中的弓箭,昌豨的头皮有点发麻。他早就听说过太史慈听乎神技的箭术,据说可以百步穿杨。
“校尉是想以势逼人吗?”
太史慈微微一笑。“昌兄放心,讨逆将军说过,你们都是可用之人,不到万不得已,不可为敌。”说着,他举起弓,一口气连射三箭。三枝羽箭飞驰而去,正中昌豨身边的一株桃树。“噗噗噗”三声闷声,三枝箭全部命中桃树,箭矢深入树干,形成一个三角形,两两之间的距离就像用尺量过的一般。
昌豨倒吸一口冷气,根根头发倒竖。
袁谭很快收到了李乾的消息。
对孙策的反应,他们并不意外,这早有辛毗的预料之中。孙策不可能轻易就范,他肯定会试探一下。李乾如果继续追,孙策很可能就会抓住机会打他一下。但这不是关键,孙策不会把李乾当作对手,击败李乾与否对整个战局也好,对孙策个人的名声也好,都没什么实质性的影响。
孙策退向防东、单父,是准备退往睢阳,还是准备迂回到背后,抑或是兼而有之?他是不是看出了袁叙、袁遗离职后的隐患,加以利用?
辛毗倾向于孙策已经看出破绽,知道这是一个陷阱。但知道这是陷阱,不代表孙策就会一走了之。陷阱和破绽的界线并不是很明显,破绽有可能是陷阱,陷阱同样也可能变成真正的破绽。如果袁谭将大部分兵力安排到前方,以解任城之围为目换,他的中军和后军就有可能成为真正的破绽。
济阴郡兵是薄弱环节是事实,并非虚构。
辛毗建议袁谭,暂时不理孙策,按部就班地向东进军,做出只想将孙氏父子赶出兖州的姿态,隐藏起真正的目的。孙策别出心裁,将主力交给了孙坚指挥,他率领骑兵在外游击,袁谭追不上他,只有重施故技,希望能围住孙坚,逼孙策来解围。
要进攻任城,必须解决孙策在任城周边部下的防线,可供袁谭选择的有三个:湖陆、高平、亢父。湖陆离任城太远,而且中间还隔着高平、亢父,意义不大。高平也不合适。高平在泗水东,要攻城就先进渡水,这对袁谭不利。亢父是最好的目标,拿下亢父,就可以直逼任城。
袁谭随即传令李乾留驻东緍,掩护大军右翼,毛玠领五千人守昌邑,自己率领主力四万余人直取亢父。
出发前,袁谭誓师,祭兵主蚩尤。仪式很隆重,声势很浩大。作战前祭聪明蚩尤很正常,但袁谭的规模超乎常规,态度过于虔诚,不免让人觉得他底气不足,只能求助于神明。
看到将士们的反应,袁谭心中暗喜。他这么做,就是要暴露自己的虚弱,好诱孙策近身突击。但是孙策在单父一带游荡,或进或退,行踪不定。他一度出现在昌邑附近,但很快就撤走了,让袁谭空欢喜一场。
袁谭不知道孙策究竟在打什么主意,辛毗却不着急,他让袁谭一面加强警戒,一面行军。三天后,他们到达金乡,五日后,大军到达亢父,将亢父团团包围,下令打造攻城器械,准备强攻亢父。
出乎袁谭的意料,孙坚父子坐视亢父被围,还是一点反应也没有。孙策在单父一带游荡,孙坚则一心一意的围困任城,丝毫没有救援亢父的意思。
袁谭、辛毗心急如焚,却又不得不耐着性子,等待着战机的出现。
这是最难熬的时候,也是最考验双方耐心的时候。
——
妫亭山。
太史慈站在一块突兀悬空的巨石上,双手负在身后,山风拂动鬓边的发丝,却吹不动他坚毅的眼神。
两名卫士站在他的身后,一人抱着弓袋,一人背着箭囊,警惕地注视着四周。这里不是他们的地盘,小心谨慎一点总是有好处的。不过他们也不紧张,自从在阳羡铜官山随太史慈作战以来,他们还没有打过败仗,即使是遇上赫赫有名的丹阳大帅祖郎,太史慈也没落过下风。
远处的山路上转出十几个人影,看似松散,实际极有章法,有人执弓,有人持盾,一旦出现意外,随时可以投入战斗。太史慈看了一会儿,嘴角露出一丝浅笑。他的目力好,看得很清楚,一眼看出中间偏前的那个汉子身材高大,体形健硕,但眉眼灵动有余,坚毅不足,和传言中的昌豨有几分相似,却不是他想见的纪灵。
等昌豨走到坡前,太史慈主动走了过去,拱手施礼。“东莱太史慈,字子义,敢问昌兄起居。”
昌豨很惊讶,上下打量了太史慈一眼。“我们见过?”
“昌兄也是泰山群雄中赫赫有名的汉子,我虽然没见过,却听说过。”太史慈开门见山,直奔主题。“纪伏义是嫌我来得冒昧,不愿见我吗?”
昌豨哈哈一笑,故作亲热地说道:“校尉误会了,伏义正在纠集人马,准备配合校尉出击,夺回鲁县,报一箭之仇。不过你也知道的,我们在鲁县守了那么久,对鲁县还是略有所知的,人少了可打不下来。校尉,你带来多少人马,又有多少粮草?”
太史慈无声地笑了起来。昌豨这是坐地起价,想要敲诈他一笔粮食物资啊。他打量了昌豨片刻。“昌兄,恕我孤陋寡闻,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个姓,不知道出于哪位先贤?”
昌豨挺起胸脯,得意洋洋地说道:“校尉有所不知,我们昌姓虽然不算兴旺,却也有点来头,先祖是战国名将乐毅,他被封为昌国君,后世子孙以国为姓。”
“原来是名将之后,怪不得昌兄精通兵法,用兵如神。”
昌豨脸上的笑容顿时僵住了,眼神也变得阴冷起来。太史慈这明显是讽刺他打败仗,只能躲进山里做贼,有损祖先英名啊。“校尉言重了,我们只是苟活之人,不敢指望像校尉一样建功立业,封侯拜将。预祝校尉旗开得胜,马到成功。告辞!”
他拱拱手,转身就走。太史慈不拦他,等他走出五六十步,才朗声说道:“山里还能活吗?”
昌豨停住脚步,扭身看着太史慈,皮笑肉不笑的说道:“多谢校尉关心,虽然艰苦些,还能勉强度日。”
“比在鲁县如何?”
“虽然不如鲁县逍遥,却也不错,尤其是这些日子,吟风啸风,很是自在。”
“既然如此,你们是不是该向讨逆将军道声谢?”
“哦,为什么?”昌豨忍不住大笑道:“我们与讨逆将军未曾谋面,更没受过他的恩惠。何谢之有?”
太史慈伸手从卫士手中接过弓,又搭上一枝箭,两枝箭夹在指间。看到太史慈手中的弓箭,昌豨的头皮有点发麻。他早就听说过太史慈听乎神技的箭术,据说可以百步穿杨。
“校尉是想以势逼人吗?”
太史慈微微一笑。“昌兄放心,讨逆将军说过,你们都是可用之人,不到万不得已,不可为敌。”说着,他举起弓,一口气连射三箭。三枝羽箭飞驰而去,正中昌豨身边的一株桃树。“噗噗噗”三声闷声,三枝箭全部命中桃树,箭矢深入树干,形成一个三角形,两两之间的距离就像用尺量过的一般。
昌豨倒吸一口冷气,根根头发倒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