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2章 义利之辨
推荐阅读: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重生民国娇小姐、奋斗1981、神医狂妃:邪王,甜甜宠、毒妻难逃:仙尊,太强势!、冥婚,弃妇娘亲之家有三宝、舌尖上的大宋
一五中文网 www.15zw.com,最快更新三国小霸王最新章节!
荀彧笑着拱拱手,连称不敢。
杨彪抚着胡须,收起笑容。司徒是外朝官,司徒府的大门是敞开的,士子们有意见,随时可以到司徒府求见。他这个司徒大部分时间不是处理公务,而是接待,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司徒府有掾吏六七十人,大多是读书人,他怎么可能不知道变法在读书人中引起的反应。
长安稳定,建起了工坊,有不少工匠从南阳返乡。这本来是好事,这些工匠有技术,对提高关中工坊的技术水平、产品质量有重大帮助,但他们提出的要求高得离谱,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这其中又以木学堂的匠师最为显著,一个普通的匠师居然要三四百石的收入,相当于一个县长。
读书人苦读数年,又在宫中或者州郡做几年掾吏,才有机会被任命为县令长,前前后后需要十多年时间。一个匠师居然也能拿到这么多钱,而且在官员俸禄都不能按期全额发放的情况下,他们却能按月拿到工钱,这不能不让读书人义愤,尤其是宫中和各府的官员,对此极为不满,怨言很多。
三四百石的收入已经引起这么大的议论,一个通晓农学的人拿二千石的俸禄又会有什么反响?赵过发明代田法,每亩能增产一石,官不过搜粟都尉,千石而已。孙策可以让黄承彦拿二千石的俸禄,长安可以吗?作为变法的主要执行者,司徒杨彪能承受这样的舆论压力吗?
荀彧借孙策说事,把这个问题摆在杨彪面前,自然不是为难杨彪,而是提醒杨彪,如果不能解决这个问题,顶不住舆论压力,变法也就无从谈起,只是表面上热闹。
杨彪半天没吭声。他虽然不是党人,但他经历过党议,知道舆论有多少厉害。长安来了那么多读书人,他们都渴望着朝廷给他们安排官职,如果朝廷不安排他们,反倒重视工匠、农夫,整个舆论很快就会转向,党议说不定会重现,他会首当其冲,成为众矢之的。他可以不在乎自己的名声,却不能不考虑后果。两次党锢已经击垮了大汉,再来一次,不用袁绍、孙策打,朝廷自己就完了。
“文若,我这个司徒可是坐在积薪之上啊。”
荀彧躬身施礼。“非杨公,何人能担此任?杨公的辛苦,陛下是知道的,将来天下人也都会知道。”
杨彪苦笑着摆摆手,捻着手指沉默了片刻。“文若,子初,你们有什么好的办法,一起说来听听。”
荀彧看向刘巴,似笑非笑。
刘巴笑笑。“说难其实也不难,解决办法有两个:其一,南阳木学堂的匠师收入虽高,却也不是全由木学堂支付,他们大部分的收入来自技术转让的费用,并不需要孙策承担。我们也可以这么做。其二,效仿入粟拜爵的故事,用封爵代替收入。人所欲者,不过富贵二字。孙策能让他们富,却不能让他们贵,这是朝廷才有的特权。对于无须应酬往来的工匠、农夫来说,百石足以衣食无忧,再多二三百石也没有太大的意义,不如爵位来得吸引人。如果朝廷发布诏书,通农学、能屯田的人可以封爵,我想会有不少人自高奋勇,毛遂自荐,如果百川之归大海。”
荀彧抚掌而笑。“子初果然是经国济世的良材,这个办法好。”
杨彪说道:“可这还是难免读书人的非议啊。”
刘巴迟疑了片刻。“杨公,孙策最不喜欢的就是坐而论道、夸夸其谈的读书人,这些人就算离开长安也没有其他去处,一时的非议,杨公毋须太在意。等将来关中形势缓解,再重建太学,让乃心学问的读书人安心做学问、修史,他们自然明白杨公的一片苦心。”
杨彪接连叹了几口气。“文若,子初,我担些骂名没什么,可是你们有没有想过这么做的后果?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你我在这里谈的可是全是利啊。那些读书人难道仅仅是一些读书人吗?他们怀揣着对朝廷的忠诚而来,为的是义,我们却要将他们拒之门外,这不合适啊。至于南阳郡学做的那些学问……”杨彪连连摇头,显然极不赞成。
刘巴沉默不语。他也是读书人,不远千里来到长安,最能体会那些读书人的感受了。如果他自己遭遇这样的对待,他也会非常愤怒。但他对杨彪的看法也不能认同。杨家所传的《欧阳尚书》是今文经,南阳郡学的邯郸淳、胡昭等人的治学方法却是古文经一路,而且走得更远。杨彪对此不满,恐怕还是今文经对古文经的歧视。时至今日,今文经的弊端已经如此显著,他还抱着这样的观念不变,未免过于守旧。
荀彧不动声色地看了刘巴一眼,淡淡地说道:“司徒所言甚是。然,君子固穷,夫子厄于陈蔡,七日不食犹鼓弦而歌,若真能有志于道,又怎么会因一时贫困而生怨言?这样的人传不了大道,一时得失聚散无关大局,今日散之,明日再聚之便是。”
杨彪摇摇头,神情凝重。“文若,此言差矣。孙策出身卑贱,读书少,唯利是图还情有可原,你可是荀君后人,家常渊源,怎么和他和一般见识?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这是为政根本。虽说治平用道德,乱世用权谋,却也不能忘了教化。世祖劝学,诱之以俸禄,尊之以爵位,养士百年,这才有今日士风,如果因为眼前的困难,弃道德如敝履,就算拨乱成功又能如何,升平尚不可得,况乎太平。”
杨彪顿了顿,缓了颜色,语重心长的说道:“文若,子初,我年已半百,大概是看不到升平之世了。苟利于国家,我可不在乎身后名,你们却是朝廷的希望所在,不能乱了方寸。尤其是你,文若,天子年幼,正需要你耐心辅佐,潜移默化,教以圣王之道,导之为尧舜之君,任重而道远,动辙言利,绝非上策。履霜坚冰至,可不慎哉。”
荀彧头皮发麻,杨彪虽然说得温和,这个指责却是他承受不起的。他拜伏在地,汗如浆出。“谨遵杨公教诲,彧必当晨昏警惕,战战兢兢,不敢须臾有忘。”
刘巴皱着眉头,悄悄地叹了一口气。
荀彧笑着拱拱手,连称不敢。
杨彪抚着胡须,收起笑容。司徒是外朝官,司徒府的大门是敞开的,士子们有意见,随时可以到司徒府求见。他这个司徒大部分时间不是处理公务,而是接待,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司徒府有掾吏六七十人,大多是读书人,他怎么可能不知道变法在读书人中引起的反应。
长安稳定,建起了工坊,有不少工匠从南阳返乡。这本来是好事,这些工匠有技术,对提高关中工坊的技术水平、产品质量有重大帮助,但他们提出的要求高得离谱,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这其中又以木学堂的匠师最为显著,一个普通的匠师居然要三四百石的收入,相当于一个县长。
读书人苦读数年,又在宫中或者州郡做几年掾吏,才有机会被任命为县令长,前前后后需要十多年时间。一个匠师居然也能拿到这么多钱,而且在官员俸禄都不能按期全额发放的情况下,他们却能按月拿到工钱,这不能不让读书人义愤,尤其是宫中和各府的官员,对此极为不满,怨言很多。
三四百石的收入已经引起这么大的议论,一个通晓农学的人拿二千石的俸禄又会有什么反响?赵过发明代田法,每亩能增产一石,官不过搜粟都尉,千石而已。孙策可以让黄承彦拿二千石的俸禄,长安可以吗?作为变法的主要执行者,司徒杨彪能承受这样的舆论压力吗?
荀彧借孙策说事,把这个问题摆在杨彪面前,自然不是为难杨彪,而是提醒杨彪,如果不能解决这个问题,顶不住舆论压力,变法也就无从谈起,只是表面上热闹。
杨彪半天没吭声。他虽然不是党人,但他经历过党议,知道舆论有多少厉害。长安来了那么多读书人,他们都渴望着朝廷给他们安排官职,如果朝廷不安排他们,反倒重视工匠、农夫,整个舆论很快就会转向,党议说不定会重现,他会首当其冲,成为众矢之的。他可以不在乎自己的名声,却不能不考虑后果。两次党锢已经击垮了大汉,再来一次,不用袁绍、孙策打,朝廷自己就完了。
“文若,我这个司徒可是坐在积薪之上啊。”
荀彧躬身施礼。“非杨公,何人能担此任?杨公的辛苦,陛下是知道的,将来天下人也都会知道。”
杨彪苦笑着摆摆手,捻着手指沉默了片刻。“文若,子初,你们有什么好的办法,一起说来听听。”
荀彧看向刘巴,似笑非笑。
刘巴笑笑。“说难其实也不难,解决办法有两个:其一,南阳木学堂的匠师收入虽高,却也不是全由木学堂支付,他们大部分的收入来自技术转让的费用,并不需要孙策承担。我们也可以这么做。其二,效仿入粟拜爵的故事,用封爵代替收入。人所欲者,不过富贵二字。孙策能让他们富,却不能让他们贵,这是朝廷才有的特权。对于无须应酬往来的工匠、农夫来说,百石足以衣食无忧,再多二三百石也没有太大的意义,不如爵位来得吸引人。如果朝廷发布诏书,通农学、能屯田的人可以封爵,我想会有不少人自高奋勇,毛遂自荐,如果百川之归大海。”
荀彧抚掌而笑。“子初果然是经国济世的良材,这个办法好。”
杨彪说道:“可这还是难免读书人的非议啊。”
刘巴迟疑了片刻。“杨公,孙策最不喜欢的就是坐而论道、夸夸其谈的读书人,这些人就算离开长安也没有其他去处,一时的非议,杨公毋须太在意。等将来关中形势缓解,再重建太学,让乃心学问的读书人安心做学问、修史,他们自然明白杨公的一片苦心。”
杨彪接连叹了几口气。“文若,子初,我担些骂名没什么,可是你们有没有想过这么做的后果?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你我在这里谈的可是全是利啊。那些读书人难道仅仅是一些读书人吗?他们怀揣着对朝廷的忠诚而来,为的是义,我们却要将他们拒之门外,这不合适啊。至于南阳郡学做的那些学问……”杨彪连连摇头,显然极不赞成。
刘巴沉默不语。他也是读书人,不远千里来到长安,最能体会那些读书人的感受了。如果他自己遭遇这样的对待,他也会非常愤怒。但他对杨彪的看法也不能认同。杨家所传的《欧阳尚书》是今文经,南阳郡学的邯郸淳、胡昭等人的治学方法却是古文经一路,而且走得更远。杨彪对此不满,恐怕还是今文经对古文经的歧视。时至今日,今文经的弊端已经如此显著,他还抱着这样的观念不变,未免过于守旧。
荀彧不动声色地看了刘巴一眼,淡淡地说道:“司徒所言甚是。然,君子固穷,夫子厄于陈蔡,七日不食犹鼓弦而歌,若真能有志于道,又怎么会因一时贫困而生怨言?这样的人传不了大道,一时得失聚散无关大局,今日散之,明日再聚之便是。”
杨彪摇摇头,神情凝重。“文若,此言差矣。孙策出身卑贱,读书少,唯利是图还情有可原,你可是荀君后人,家常渊源,怎么和他和一般见识?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这是为政根本。虽说治平用道德,乱世用权谋,却也不能忘了教化。世祖劝学,诱之以俸禄,尊之以爵位,养士百年,这才有今日士风,如果因为眼前的困难,弃道德如敝履,就算拨乱成功又能如何,升平尚不可得,况乎太平。”
杨彪顿了顿,缓了颜色,语重心长的说道:“文若,子初,我年已半百,大概是看不到升平之世了。苟利于国家,我可不在乎身后名,你们却是朝廷的希望所在,不能乱了方寸。尤其是你,文若,天子年幼,正需要你耐心辅佐,潜移默化,教以圣王之道,导之为尧舜之君,任重而道远,动辙言利,绝非上策。履霜坚冰至,可不慎哉。”
荀彧头皮发麻,杨彪虽然说得温和,这个指责却是他承受不起的。他拜伏在地,汗如浆出。“谨遵杨公教诲,彧必当晨昏警惕,战战兢兢,不敢须臾有忘。”
刘巴皱着眉头,悄悄地叹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