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3章 俗与道
推荐阅读: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重生民国娇小姐、奋斗1981、神医狂妃:邪王,甜甜宠、毒妻难逃:仙尊,太强势!、冥婚,弃妇娘亲之家有三宝、舌尖上的大宋
一五中文网 www.15zw.com,最快更新三国小霸王最新章节!
与杨修一席谈,张玉兰已经惊为天人,得知还有人修出金声玉振之相,更是心动,恳求杨修引荐。</p>
杨修半推半就的应了,邀请她同车而行,一起去洛阳。张玉兰常年传道,抛头露面也是常事,杨修虽言语激烈,举止却合乎礼节,绝无冒失之处,更兼学识渊博,极善活跃气氛,听他谈古论今也是一大享受,张玉兰自然却之不恭,欣然笑纳。</p>
五天后,两人到达孟津大营。</p>
大战在即,黄河南岸直至邙山北麓都成了军营,几十个军营相连,互相呼应又壁垒森严,不准随便走动。杨修将张玉兰安置在平县的驿舍,吩咐随侍骑士小心看管,不要让张玉兰走失,自己先去拜见孙策。</p>
孙策正与孙尚香、陆逊商量进军河内的事,几个人围着沙盘,你一言,我一语,正说得热闹,见杨修进帐,孙策不动声色的勾了勾手指。杨修会意,悄悄地站在孙策身边。孙尚香等人看到杨修,多少有些意外,但他们也只是点头致意,并没有停下。</p>
这次进军河内,孙尚香是前军大将,将在徐盛水师的配合下由孟津渡河,直插温县、野王,抢占邘城,准备攻取天井关,吕范为左翼,由小平津渡河,进入沁水流域,朱桓则率部为右翼,由五社津渡河,攻取河内郡治怀县。他的任务不是作战,而是占据河内郡,暂领河内太守,为孙尚香筹集大军所需钱粮,并主持新政的推行。为此,孙策从首相府调来了毛玠协助他。</p>
任务安排完毕,诸将陆续退出。孙策就在沙盘旁听取杨修的汇报,当他听到贾诩的担心时,他哼了一声。“德祖,你觉得贾文和可信吗?”</p>
“形势上可信,因为他别无选择。手段上不可信,此人智计百出,而且不循常规,难以揣测,几次交锋,我都没能预先猜到他的计划,被他临机抢占了主动。”</p>
孙策赞成杨修的判断。论临机应变,没人能猜到贾诩干什么,但大势如此,他也翻不了天,除非逼急了他,不得不拼个两败俱伤。如今凉州的命运系于他一身,他是不敢轻举妄动的。</p>
“关中不会大乱,但随时可能小乱,鲁督应该尽快入关,潼关、蒲坂、陇山等地也必须尽快掌握在手中,划好范围,让贾诩腾挪,以免失控。此外,为了避免凉州骑兵入关,影响局势,最好能安排足够的骑兵坐镇关中,敌来则破之。”</p>
“赵云可用否?”孙策问道。</p>
“可用,但他兵力不足,勉强能维持长安的稳定,出征则力有不逮。”</p>
孙策考虑了片刻,决定与张飞商量一下,从他麾下抽调五千幽冀骑兵入关,由赵云指挥,直接归鲁肃节制,作为鲁肃亲自掌握的骑兵力量。加上毌丘兴、张绣率领的两千骑兵,鲁肃有七千骑兵可用,面对任何来敌都有一战之力。</p>
说完公务,杨修又说起在鸿门亭巧遇张玉兰的事。得知张鲁还有妹妹,孙策也颇为惊讶,此人在正史里似乎没有提及。</p>
“大王,卢夫人去建业,未曾求见吗?”</p>
孙策把卢夫人被监视,未能正式见面,只与郭嘉私下里见了一面的事说了一遍。杨修恍然大悟。他随即提醒孙策,解决关中的问题可以从天师道入手。从张玉兰的描述来看,关中有不少人是信道的,至于是太平道还是天师道,又或者是骆曜的信徒,都不重要。这些人大多是贫民,是关中户口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数足以与从凉州迁来的百姓相当。如果能将他们组织起来,就有了平衡凉州系的基础。</p>
听了杨修的计划,孙策很是惊讶。他斜睨着杨修,调侃道:“德祖,我还以为你看中了这张玉兰,想试试天师道的房中秘术呢。”</p>
杨修哈哈大笑,随即又觉得失礼,连忙绷住,拱手道:“大王,这张玉兰的见识虽然小了些,却是从小修行的,观其面相可知,境界不弱。臣还没成亲,不想步曹孟德后尘。”</p>
“说起来也是,德祖,你也不小了,该娶妻生子了。你阿翁不说,你阿母可是真的急了。”</p>
杨修讪讪地笑笑,心中忐忑。他不知道孙策这句话有没有言外之意。在贾诩面前说得洒脱,并不代表他真的甘心退隐,正当少壮之年,又是吴国再进一步的关键时候,他岂能做一个旁观者。</p>
孙策看出了杨修的不安,暗自发笑。两个顶级豪门的结晶,杨修怎么可能甘于寂寞呢。“德祖,汉室已亡,这大将军自然也没意义了。长史不做了,你打算做些什么,从文还是从武,民政还是监察?”</p>
杨修一路上已经想过很多。大将军长史早就不存在了,他在长安的官职是关西安抚使,只是出了司马懿、裴潜这件事,安抚使做得不甚称职。此刻孙策不提他安抚使的职务,自然是不太满意的。</p>
“蒙大王不弃,忘过记功,臣不胜感激。赏罚在君,大王有什么吩咐,臣唯命是从,不求有功,但求尽力而已。”</p>
孙策撇撇嘴,拍拍杨修的肩膀。“关中两年有余,舌战群臣惯了,在孤面前也耍嘴?唯命是从,出了错都是孤用人不当,是这个意思吧?”</p>
杨修窘迫不堪,连忙拱手。“大王误会了,臣绝无此意。”</p>
“有也好,无也好,此一时彼一时,当时让你去长安没错,现在调你回来也是出于全局的考虑。关中形势变了,就要与时俱进,及时转换策略。孤有两个打算,看你自己中意哪一个。一是去河东做太守。河东有盐铁,又在并州、关中、关东夹峙之地,不得其人不可。赵昂能力有限,怕是难负其任,孤需要一个得力之人。一是在孤身边,再做一回主簿,近二十万大军的钱粮调拨,杨仪一个人忙不过来,孤需要一个人统筹全局钱粮,想来想去,还是你最合适。”</p>
杨修笑了。“既然大王这么说,那臣就再做一回主簿。至于赵昂,臣倒是觉得不宜轻动。凉州人得关中如鼠入仓,且喜且惊,一旦惊扰,四散奔逃,又或者怒而噬人,弄不好也会致命的。”</p>
孙策同意杨修的看法。关中的事要慢慢来,不能急,急了凉州人会拼命。他随即委任杨修为行营主簿,全面负责大军的钱粮筹集、转运,各战区之间的调济、补给,包括军械、装备的制造、运输、分配,一概由他管理。</p>
杨修原本就是孙策的第一任主簿,现任主簿杨仪是第三任。虽然对多了一个上官不悦,可是面对自己的前辈,又是出身四世三公的杨修,杨仪就算有什么怨言也只能埋在肚子里,除了憋足了劲要把工作做得更出色,不敢吭一声。</p>
——</p>
孙策随即召见了张玉兰,了解天师道在关中的情况。</p>
张玉兰盯着孙策看了又看,不太敢确定。“草民冒昧,敢问大王,杨长史所说有金声玉振境界的人,莫非就是大王?”</p>
“金声玉振?”孙策想了半天,才想起这个词。几年前,郭嘉、袁权都这么说过,后来老神仙于吉也说过,不过他本人没太当回事,这几年公务繁忙,几乎都忘了。“孤像吗?”</p>
张玉兰神情疑惑。“有点像,又不怎么像。大王强健,声有金玉之质,的确有点像道经中所说之金声玉振,不过杨长史说大王几年前就有此相,按理说,大王如今当更进一步才对。”她想了想,又道:“我明白了,大王日理万机,无暇修行,境界自然难以精进,没有退步已然难得了。”</p>
见张玉兰说得一本正经,孙策一时竟不知如何回答。虽然很多人都提到金声玉振,他本人却没太当回事,只当是身体好、中气足的表现,和成仙得道八杆子打不着。古往今来,也没见过谁真能成仙的。</p>
“你见过有金声玉振之人吗?”</p>
“儿时见过一次。”</p>
“谁?”</p>
“太平道的大贤良师,张角。说起来,他也是我天师一脉,曾来青城山论道。我当时年幼,有幸随父母一见。他说话时声震山谷,如黄钟大吕,我印象极深。可惜他后来野心大于道心,汲汲于俗世富贵,奔走于权贵之间,终致身首异处,着实可惜。”</p>
孙策心中一动,下意识地问了一句。“如果他没有选择这条路,而是继续修行,能达到什么样的境界?”</p>
“我境界不足,学问也浅薄,不敢妄言。大王若是想了解更多,不如问问家母,她或许能为大王提供一点建议。不过修行固然重师承,终究还是要靠自己身体践行。大王若能在百忙之中不忘初心,时时入静,保持灵清明,不为外境所动,就算不能成仙得道,延年益寿总是没问题的。”</p>
孙策沉吟良久,点了点头。他的确想和卢夫人见一面,问问有修行有关的问题。或许是心态的问题,这几年太忙,虽然别人眼中的他依然精力充沛,身体强健,但他自己清楚,他此刻的状态远远不如几年前,反倒是袁衡在不知不觉间进步明显。</p>
他怀疑袁衡迟迟不能受孕可能与此有关,而袁衡能不能生出嫡子关系到政权传承,不能掉以轻心。</p>
()</p>
与杨修一席谈,张玉兰已经惊为天人,得知还有人修出金声玉振之相,更是心动,恳求杨修引荐。</p>
杨修半推半就的应了,邀请她同车而行,一起去洛阳。张玉兰常年传道,抛头露面也是常事,杨修虽言语激烈,举止却合乎礼节,绝无冒失之处,更兼学识渊博,极善活跃气氛,听他谈古论今也是一大享受,张玉兰自然却之不恭,欣然笑纳。</p>
五天后,两人到达孟津大营。</p>
大战在即,黄河南岸直至邙山北麓都成了军营,几十个军营相连,互相呼应又壁垒森严,不准随便走动。杨修将张玉兰安置在平县的驿舍,吩咐随侍骑士小心看管,不要让张玉兰走失,自己先去拜见孙策。</p>
孙策正与孙尚香、陆逊商量进军河内的事,几个人围着沙盘,你一言,我一语,正说得热闹,见杨修进帐,孙策不动声色的勾了勾手指。杨修会意,悄悄地站在孙策身边。孙尚香等人看到杨修,多少有些意外,但他们也只是点头致意,并没有停下。</p>
这次进军河内,孙尚香是前军大将,将在徐盛水师的配合下由孟津渡河,直插温县、野王,抢占邘城,准备攻取天井关,吕范为左翼,由小平津渡河,进入沁水流域,朱桓则率部为右翼,由五社津渡河,攻取河内郡治怀县。他的任务不是作战,而是占据河内郡,暂领河内太守,为孙尚香筹集大军所需钱粮,并主持新政的推行。为此,孙策从首相府调来了毛玠协助他。</p>
任务安排完毕,诸将陆续退出。孙策就在沙盘旁听取杨修的汇报,当他听到贾诩的担心时,他哼了一声。“德祖,你觉得贾文和可信吗?”</p>
“形势上可信,因为他别无选择。手段上不可信,此人智计百出,而且不循常规,难以揣测,几次交锋,我都没能预先猜到他的计划,被他临机抢占了主动。”</p>
孙策赞成杨修的判断。论临机应变,没人能猜到贾诩干什么,但大势如此,他也翻不了天,除非逼急了他,不得不拼个两败俱伤。如今凉州的命运系于他一身,他是不敢轻举妄动的。</p>
“关中不会大乱,但随时可能小乱,鲁督应该尽快入关,潼关、蒲坂、陇山等地也必须尽快掌握在手中,划好范围,让贾诩腾挪,以免失控。此外,为了避免凉州骑兵入关,影响局势,最好能安排足够的骑兵坐镇关中,敌来则破之。”</p>
“赵云可用否?”孙策问道。</p>
“可用,但他兵力不足,勉强能维持长安的稳定,出征则力有不逮。”</p>
孙策考虑了片刻,决定与张飞商量一下,从他麾下抽调五千幽冀骑兵入关,由赵云指挥,直接归鲁肃节制,作为鲁肃亲自掌握的骑兵力量。加上毌丘兴、张绣率领的两千骑兵,鲁肃有七千骑兵可用,面对任何来敌都有一战之力。</p>
说完公务,杨修又说起在鸿门亭巧遇张玉兰的事。得知张鲁还有妹妹,孙策也颇为惊讶,此人在正史里似乎没有提及。</p>
“大王,卢夫人去建业,未曾求见吗?”</p>
孙策把卢夫人被监视,未能正式见面,只与郭嘉私下里见了一面的事说了一遍。杨修恍然大悟。他随即提醒孙策,解决关中的问题可以从天师道入手。从张玉兰的描述来看,关中有不少人是信道的,至于是太平道还是天师道,又或者是骆曜的信徒,都不重要。这些人大多是贫民,是关中户口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数足以与从凉州迁来的百姓相当。如果能将他们组织起来,就有了平衡凉州系的基础。</p>
听了杨修的计划,孙策很是惊讶。他斜睨着杨修,调侃道:“德祖,我还以为你看中了这张玉兰,想试试天师道的房中秘术呢。”</p>
杨修哈哈大笑,随即又觉得失礼,连忙绷住,拱手道:“大王,这张玉兰的见识虽然小了些,却是从小修行的,观其面相可知,境界不弱。臣还没成亲,不想步曹孟德后尘。”</p>
“说起来也是,德祖,你也不小了,该娶妻生子了。你阿翁不说,你阿母可是真的急了。”</p>
杨修讪讪地笑笑,心中忐忑。他不知道孙策这句话有没有言外之意。在贾诩面前说得洒脱,并不代表他真的甘心退隐,正当少壮之年,又是吴国再进一步的关键时候,他岂能做一个旁观者。</p>
孙策看出了杨修的不安,暗自发笑。两个顶级豪门的结晶,杨修怎么可能甘于寂寞呢。“德祖,汉室已亡,这大将军自然也没意义了。长史不做了,你打算做些什么,从文还是从武,民政还是监察?”</p>
杨修一路上已经想过很多。大将军长史早就不存在了,他在长安的官职是关西安抚使,只是出了司马懿、裴潜这件事,安抚使做得不甚称职。此刻孙策不提他安抚使的职务,自然是不太满意的。</p>
“蒙大王不弃,忘过记功,臣不胜感激。赏罚在君,大王有什么吩咐,臣唯命是从,不求有功,但求尽力而已。”</p>
孙策撇撇嘴,拍拍杨修的肩膀。“关中两年有余,舌战群臣惯了,在孤面前也耍嘴?唯命是从,出了错都是孤用人不当,是这个意思吧?”</p>
杨修窘迫不堪,连忙拱手。“大王误会了,臣绝无此意。”</p>
“有也好,无也好,此一时彼一时,当时让你去长安没错,现在调你回来也是出于全局的考虑。关中形势变了,就要与时俱进,及时转换策略。孤有两个打算,看你自己中意哪一个。一是去河东做太守。河东有盐铁,又在并州、关中、关东夹峙之地,不得其人不可。赵昂能力有限,怕是难负其任,孤需要一个得力之人。一是在孤身边,再做一回主簿,近二十万大军的钱粮调拨,杨仪一个人忙不过来,孤需要一个人统筹全局钱粮,想来想去,还是你最合适。”</p>
杨修笑了。“既然大王这么说,那臣就再做一回主簿。至于赵昂,臣倒是觉得不宜轻动。凉州人得关中如鼠入仓,且喜且惊,一旦惊扰,四散奔逃,又或者怒而噬人,弄不好也会致命的。”</p>
孙策同意杨修的看法。关中的事要慢慢来,不能急,急了凉州人会拼命。他随即委任杨修为行营主簿,全面负责大军的钱粮筹集、转运,各战区之间的调济、补给,包括军械、装备的制造、运输、分配,一概由他管理。</p>
杨修原本就是孙策的第一任主簿,现任主簿杨仪是第三任。虽然对多了一个上官不悦,可是面对自己的前辈,又是出身四世三公的杨修,杨仪就算有什么怨言也只能埋在肚子里,除了憋足了劲要把工作做得更出色,不敢吭一声。</p>
——</p>
孙策随即召见了张玉兰,了解天师道在关中的情况。</p>
张玉兰盯着孙策看了又看,不太敢确定。“草民冒昧,敢问大王,杨长史所说有金声玉振境界的人,莫非就是大王?”</p>
“金声玉振?”孙策想了半天,才想起这个词。几年前,郭嘉、袁权都这么说过,后来老神仙于吉也说过,不过他本人没太当回事,这几年公务繁忙,几乎都忘了。“孤像吗?”</p>
张玉兰神情疑惑。“有点像,又不怎么像。大王强健,声有金玉之质,的确有点像道经中所说之金声玉振,不过杨长史说大王几年前就有此相,按理说,大王如今当更进一步才对。”她想了想,又道:“我明白了,大王日理万机,无暇修行,境界自然难以精进,没有退步已然难得了。”</p>
见张玉兰说得一本正经,孙策一时竟不知如何回答。虽然很多人都提到金声玉振,他本人却没太当回事,只当是身体好、中气足的表现,和成仙得道八杆子打不着。古往今来,也没见过谁真能成仙的。</p>
“你见过有金声玉振之人吗?”</p>
“儿时见过一次。”</p>
“谁?”</p>
“太平道的大贤良师,张角。说起来,他也是我天师一脉,曾来青城山论道。我当时年幼,有幸随父母一见。他说话时声震山谷,如黄钟大吕,我印象极深。可惜他后来野心大于道心,汲汲于俗世富贵,奔走于权贵之间,终致身首异处,着实可惜。”</p>
孙策心中一动,下意识地问了一句。“如果他没有选择这条路,而是继续修行,能达到什么样的境界?”</p>
“我境界不足,学问也浅薄,不敢妄言。大王若是想了解更多,不如问问家母,她或许能为大王提供一点建议。不过修行固然重师承,终究还是要靠自己身体践行。大王若能在百忙之中不忘初心,时时入静,保持灵清明,不为外境所动,就算不能成仙得道,延年益寿总是没问题的。”</p>
孙策沉吟良久,点了点头。他的确想和卢夫人见一面,问问有修行有关的问题。或许是心态的问题,这几年太忙,虽然别人眼中的他依然精力充沛,身体强健,但他自己清楚,他此刻的状态远远不如几年前,反倒是袁衡在不知不觉间进步明显。</p>
他怀疑袁衡迟迟不能受孕可能与此有关,而袁衡能不能生出嫡子关系到政权传承,不能掉以轻心。</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