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一篇 《三国志·季汉书·雍王传》
推荐阅读: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重生民国娇小姐、奋斗1981、神医狂妃:邪王,甜甜宠、毒妻难逃:仙尊,太强势!、冥婚,弃妇娘亲之家有三宝、舌尖上的大宋
一五中文网 www.15zw.com,最快更新最后的三国最新章节!
《三国志季汉书雍王传》
季汉陈寿著
雍王者,姓刘,名胤,字文宣,季汉昭烈皇帝之孙,安平王刘理之子也。父早亡,胤承嗣王位,娶关中都督傅佥女傅氏为妻,延熙十九年意外坠马,昏迷,七年乃醒,众人皆为之奇。
时其弟武邑侯辑继安平王之位,乃改封霸陵候,充羽林卫。后因救驾有功,迁中尉右丞。
景耀六年,魏国寇边,大兴徒众,命征西将军邓艾、镇西将军钟会、雍州刺史诸葛绪数道并攻,汉中失守,大将军姜维自沓中败退,拒守剑阁。冬十月,邓艾率三万众走阴平小道,欲袭江油。
胤谏后主曰:“魏人将以阴平小道袭成都,请陛下诣兵御敌。”后主乃问群臣,众晒笑,皆不信,后主遂不为备。胤无奈,请旨以家兵部曲千人至阴平小道,帝乃准。
及至江油,守将马邈与魏人勾结,欲献城而降,胤斩之。转而进军至靖军山,与邓艾军遭遇。邓艾自阴平小道行七百余里,凿山通道,造作桥阁。山高谷深,至为艰险,与胤战于靖军山,穷途末路,舍命而逐,战况至为惨烈,艾军十死八九,胤亦伤亡殆尽。后傅佥自剑阁来援,邓艾大败,与其子邓忠降。
胤回朝,后主悦,迁其为执金吾,授安西将军,辖阳安、虎步、虎骑三营。改元炎兴。
邓艾败亡之后,魏再遣中护军贾充率兵五万增援汉中,攻阆中,汉军两线作战,甚是吃紧。中都护诸葛瞻提议搬东吴之兵救急,众皆称是,唯胤谏曰:“此乃引狼入室之策也。”
后主不听,遂请援东吴。吴主乃派镇军将军西陵督陆抗入蜀。陆抗者,陆逊之子也,清白忠勤,少有胆略,至永安,袭之,夺永安,占江州,巴东之地尽落吴国之手,汉廷俱震。后主乃遣诸葛瞻领军讨之,刘胤、阎宇为副。即战,右将军阎宇临阵而叛,诸葛瞻愤死青阳浦。胤巧做周旋,拒敌于县,斩叛将阎宇。陆抗无隙可乘,转攻涪城。
姜维腹背受敌,力不能支,乃弃剑阁,退守阆中。钟会挥师入剑阁关,与吴人相争于涪城。
胤回师成都,在建宁太守霍弋的支持下,力主迁都南中,痛斥谯周降魏,黄皓降吴之主张,后主准予迁都,并授胤都督之权。
胤密斩黄皓。黄皓乃后主近侍,擅权弄国,结党营私,国人深恨之。谯周等人不愿南迁,密谋挟持后主降魏,事败,谯周自鸩而死。
既迁南中,胤私晤后主,请旨北伐关陇:“陛下,先帝创业艰难,季汉江山得来何其不易,现在社稷倾危,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臣披肝沥胆,效死以节,讨贼兴复,并非为一已之私,只为无愧于刘氏之姓,将来纵使九泉之下亦有颜面告慰先帝之灵。陛下,南中非栈留之所,只为权宜之地,不可久守,方今天下势变,正是攘凶除奸兴复汉室的最佳良机,此乃天赐机缘于陛下,望陛下恩准,臣别无他求,只愿一死以报陛下。”后主准奏,迁刘胤为镇北大将军、尚书事、雍州牧、都督雍凉诸军事、假节钺,以北地王谌为监军,率兵三万,北伐雍凉。
炎兴二年八月,胤离南中,自汉嘉北上,越雪山,过草沼,行二千里无人之荒域,出奇不意,连拨陇西、天水、南安、广魏、安定、金城六郡,天下震怖。
魏晋王司马昭遣骠骑将军司马望为雍凉都督,据守长安,以防范汉军东侵。司马望到任之后,筹调兵马十万,于三年春向陇右进军。其时杨欣叛于金城,羌人乱于西平,汉军在陇右腹背受敌,濒于危殆。胤兵分两路,令傅佥屯兵街亭,以拒司马望,己亲率主力,西渡黄河,斩叛将杨欣于金城,与羌人盟。
顷后,胤回师东进,大败司马望与街亭,斩首两万余级,继而东进,取陈仓,斩王浑、苏愉,五丈原再败司马望。四月,克长安,司马望自焚而亡。长安之役中,汉军动用火药,坚如磐石之长安城墙倾刻之间倒塌,举世皆惊。
五月,胤率二万五千人,从子午道入汉中,解黄金之围,一路西进,得汉、乐、阳安诸城,收复汉中。彼时钟会在益州,粮道全在汉中,汉中既失,粮道断绝,钟会大军陷入绝境,被迫东渡涪水,撤至巴西,姜维复克剑阁、成都,恢复与汉中之交通。
长安既失,司马昭急调南安将军杜预至上庸,攻打武关,牵弘不能敌,连失武关、商县诸城,死守蓝田关。胤未及救援,乃率部从汉中沿汉水东进,侵入上庸三郡。杜预恐上庸有失,后路被断,乃从武关退兵,胤则顺势退兵,返回长安。后主闻胤取关中,喜不自甚,封胤为骠骑大将军。
秋八月,晋王司马昭卒,子司马炎立。胤以荆州商人之身份,潜入洛阳,策动司马攸兵变。攸,昭次子也,因司马师无子,过继之,昭在位之时,有意立攸为世子,曰:“此景王之天下也,吾何与焉。”何曾贾充等谏之,皆曰不可废长立幼,昭踌躇未决。及胤至,与攸谋,炎惧,恐失其位,入宫杀昭,枉图自立,然攸为卫将军,掌京兵马,炎事泄,遭囚禁。胤建议攸杀炎以绝后患,然攸念及手足之情不忍动手,及羊祜、陈骞、石苞勤王兵至,炎得势,攸为阶下囚,胤携司马师女司马青遁走,辗转荆州回长安。胤纳司马青为次妻,生子征。司马炎废魏帝自立为帝,国号晋,改元泰始。
四年春,鲜卑人秃发树机能叛于河西,杀西羌王姚柯回,胤兴兵讨之,独创偏厢车,破秃发树机能于河西走廊,收复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秃发树机能逃至乌孙国。胤本欲追击,邓艾谏曰:“公不闻郭嘉遗计定江东之事?”胤乃止,及明年春,乌孙国主遣人送秃发树机能及敦煌太守马循人头至,胤遂还师。
司马炎称帝之后,发兵三路,大举进攻关中,一路攻潼关,一路攻武关,一路攻蒲坂津,皆为汉军所阻,未得寸进。陆抗则趁机取弋阳,晋廷震动。炎乃令钟会撤出益州,会至襄阳,杀扶风王司马亮,反,自立为魏兴王。匈奴人刘渊为上党太守,欲迁为带方太守,渊不满,起兵反于晋阳。一时晋国东西受敌南北俱反,国势颓危。
胤言之:“胡夷乃我汉民族之仇敌,汉与晋虽势不两立,但同为炎黄子孙,理当捐弃前嫌,共抗胡虏。”遂与晋议和罢兵。未几,北地胡乱,众皆称胤睿智。胤调兵平叛,匈奴郝散部、氐齐万年部、马兰羌、卢水胡尽数皆平。
七年春,胤东渡黄河,进击匈奴刘渊部,取左国城,杀刘渊父刘豹,至晋阳,而后东进,兵分三路,东路右军都督罗宪至冀州,北路左军都督傅佥至新兴、雁门,南路胤自率至上党。胤至上党,与数倍之匈奴、羯敌周旋,辗转于山林险恶之地,粮资匮尽,和雪为食,至若艰险,历三载,取上党,进河东,与羊祜联,破晋阳,平并州。刘渊逃往冀州。
胤率军东进冀州,巧取抱犊寨,出井径口,据真定,羊祜亦出乐平,取赵国,对信都刘渊形成合围之势。胤决漳水灌信都城,渊大败,只得向慕容鲜卑求援。慕容鲜卑觎觑中原久矣,派兵七万南下,至漳水,遭伏,全军尽墨,渊亦死于易水,胡乱悉平。
十年秋,晋罢羊祜,以司马骏为都督,文鸯、马隆为副,攻信都,汉晋战于冀州,安国之战,重创司马骏。十一年春,战线重心移至并州,为争并州,双方皆是重兵西进,胤弃上党,诱文鸯攻平阳,败之,鸯退守壶关,自刎而死。汉军东进,战于羊肠坂,生擒司马骏。
司马炎再度起用羊祜为都督,重整冀州兵马。祜到任后,退守邺城,深壕高垒以拒战,胤破马隆于清河,围邺城,不克,乃转战河内。河内与洛阳仅有一河之隔,汉军兵临黄河,晋国朝野震动,炎欲调邺城兵回援河内,遭羊祜拒,怒而撤其职,槛车擒祜返京问罪,以贾充代之。充至邺城,尽弃之,回师河内,却遭败绩,充身死。炎怒而下旨斩祜于河内,幸得汉军相救,祜降汉。
胤挥师南渡黄河,攻破洛阳,司马炎自焚而死,晋亡。时炎兴十一年冬腊月初一。
季汉迁都于洛阳,后主病危,姜维等欲扶新兴王恂继位,兵谏开阳门,意图逼宫,事败,维自杀,钟会亦死,后主崩,北地王谌继位,是为康帝,改元兴国,大赦天下。封胤为雍王,加太子太保,大司马、兼录尚书事,都督天下诸军事。
陆抗攻洛阳,雍王败之,诛颖川王陈骞、泰山王马隆、淮南王石苞,尽得关东之地,陆抗病亡。
鲜卑犯中原,雍王奉旨讨之,败慕容涉归于漳水,歼敌十八万人,收复幽州。兴国二年春,雍王出塞,平拓跋鲜卑,封狼居胥。三年春,平辽东,灭高句丽,八月,渡马訾水,征三韩,灭鲜卑残部。四年,渡海击倭,倭诸国降,汉军凯旋而还。
其时吴主皓暴虐无道,周处弑之,另立景帝子为主。吴西陵督岑安惧,叛之,求援于汉。帝乃遣镇军大将军胡济率兵五万救之,与周处战于西陵,处决水淹之,大败胡济。
时雍王母丧丁忧,诏令夺情起复,督天下兵马伐吴。六年春,雍王率三万轻骑转战交州,取郁林,得苍梧,斩交州牧陶潢,破叛军郭马,平定交广二州,挥师北进,取衡阳长沙。秋七月,汉军七路齐出,前将军黄崇攻徐中,后将军蒋斌攻寿春,左将军牵弘攻弋阳,右将军王颀攻武昌,骠骑将军傅佥攻江陵,益州史王率巴蜀水师浮江而下,东西凡二十八万大军。
王水师顺江而下,势不可挡,吴西陵督陆景,江陵督陆晏先后死节,周处战于武昌,以身殉国,汉军一路东下,生俘陆机、陆云,直抵建业城下,七年正月,孙降,吴亡。
雍王回师洛阳,因近侍董宏谄言构陷,请旨斩之。侍中正、辅国将军胡济、镇军大将军李球、尚书右仆射李虎、少府费承等惧雍王权势,联名弹劾,帝下旨拘雍王于天牢。未几,天牢大火,牢中死囚尽丧,雍王下落未知。帝懊悔,以诬陷之罪处死正、胡济、李球、李虎、费承,下罪己诏,收雍王子征为义子,立为太子。九年,康帝崩,太子征继位为帝,雍和十年,追谥雍王为仁孝德广雍武皇帝。
评曰:论及天下之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国鼎峙,唯汉暗弱,几庶倾覆,然雍王胤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盖非人力可为之,岂乎有天助之?胤本宗室,锦衣富贵,不善兵甲,然国之倾危之际,受命危难,慷然生死,擒邓艾,拒陆抗,碾转千里,袭陇右,取雍凉,灭五胡,除狄夷,灭晋吞吴,非大智大慧,大勇大贤者不能。雍王性淑,爱兵如子,每行军历阵,与将士同帐而眠,同饮同食,事如大小,亲历亲专,是以三军用命,虎狼之旅,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及功成,四海靖平,汉始盛也。
《三国志季汉书雍王传》
季汉陈寿著
雍王者,姓刘,名胤,字文宣,季汉昭烈皇帝之孙,安平王刘理之子也。父早亡,胤承嗣王位,娶关中都督傅佥女傅氏为妻,延熙十九年意外坠马,昏迷,七年乃醒,众人皆为之奇。
时其弟武邑侯辑继安平王之位,乃改封霸陵候,充羽林卫。后因救驾有功,迁中尉右丞。
景耀六年,魏国寇边,大兴徒众,命征西将军邓艾、镇西将军钟会、雍州刺史诸葛绪数道并攻,汉中失守,大将军姜维自沓中败退,拒守剑阁。冬十月,邓艾率三万众走阴平小道,欲袭江油。
胤谏后主曰:“魏人将以阴平小道袭成都,请陛下诣兵御敌。”后主乃问群臣,众晒笑,皆不信,后主遂不为备。胤无奈,请旨以家兵部曲千人至阴平小道,帝乃准。
及至江油,守将马邈与魏人勾结,欲献城而降,胤斩之。转而进军至靖军山,与邓艾军遭遇。邓艾自阴平小道行七百余里,凿山通道,造作桥阁。山高谷深,至为艰险,与胤战于靖军山,穷途末路,舍命而逐,战况至为惨烈,艾军十死八九,胤亦伤亡殆尽。后傅佥自剑阁来援,邓艾大败,与其子邓忠降。
胤回朝,后主悦,迁其为执金吾,授安西将军,辖阳安、虎步、虎骑三营。改元炎兴。
邓艾败亡之后,魏再遣中护军贾充率兵五万增援汉中,攻阆中,汉军两线作战,甚是吃紧。中都护诸葛瞻提议搬东吴之兵救急,众皆称是,唯胤谏曰:“此乃引狼入室之策也。”
后主不听,遂请援东吴。吴主乃派镇军将军西陵督陆抗入蜀。陆抗者,陆逊之子也,清白忠勤,少有胆略,至永安,袭之,夺永安,占江州,巴东之地尽落吴国之手,汉廷俱震。后主乃遣诸葛瞻领军讨之,刘胤、阎宇为副。即战,右将军阎宇临阵而叛,诸葛瞻愤死青阳浦。胤巧做周旋,拒敌于县,斩叛将阎宇。陆抗无隙可乘,转攻涪城。
姜维腹背受敌,力不能支,乃弃剑阁,退守阆中。钟会挥师入剑阁关,与吴人相争于涪城。
胤回师成都,在建宁太守霍弋的支持下,力主迁都南中,痛斥谯周降魏,黄皓降吴之主张,后主准予迁都,并授胤都督之权。
胤密斩黄皓。黄皓乃后主近侍,擅权弄国,结党营私,国人深恨之。谯周等人不愿南迁,密谋挟持后主降魏,事败,谯周自鸩而死。
既迁南中,胤私晤后主,请旨北伐关陇:“陛下,先帝创业艰难,季汉江山得来何其不易,现在社稷倾危,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臣披肝沥胆,效死以节,讨贼兴复,并非为一已之私,只为无愧于刘氏之姓,将来纵使九泉之下亦有颜面告慰先帝之灵。陛下,南中非栈留之所,只为权宜之地,不可久守,方今天下势变,正是攘凶除奸兴复汉室的最佳良机,此乃天赐机缘于陛下,望陛下恩准,臣别无他求,只愿一死以报陛下。”后主准奏,迁刘胤为镇北大将军、尚书事、雍州牧、都督雍凉诸军事、假节钺,以北地王谌为监军,率兵三万,北伐雍凉。
炎兴二年八月,胤离南中,自汉嘉北上,越雪山,过草沼,行二千里无人之荒域,出奇不意,连拨陇西、天水、南安、广魏、安定、金城六郡,天下震怖。
魏晋王司马昭遣骠骑将军司马望为雍凉都督,据守长安,以防范汉军东侵。司马望到任之后,筹调兵马十万,于三年春向陇右进军。其时杨欣叛于金城,羌人乱于西平,汉军在陇右腹背受敌,濒于危殆。胤兵分两路,令傅佥屯兵街亭,以拒司马望,己亲率主力,西渡黄河,斩叛将杨欣于金城,与羌人盟。
顷后,胤回师东进,大败司马望与街亭,斩首两万余级,继而东进,取陈仓,斩王浑、苏愉,五丈原再败司马望。四月,克长安,司马望自焚而亡。长安之役中,汉军动用火药,坚如磐石之长安城墙倾刻之间倒塌,举世皆惊。
五月,胤率二万五千人,从子午道入汉中,解黄金之围,一路西进,得汉、乐、阳安诸城,收复汉中。彼时钟会在益州,粮道全在汉中,汉中既失,粮道断绝,钟会大军陷入绝境,被迫东渡涪水,撤至巴西,姜维复克剑阁、成都,恢复与汉中之交通。
长安既失,司马昭急调南安将军杜预至上庸,攻打武关,牵弘不能敌,连失武关、商县诸城,死守蓝田关。胤未及救援,乃率部从汉中沿汉水东进,侵入上庸三郡。杜预恐上庸有失,后路被断,乃从武关退兵,胤则顺势退兵,返回长安。后主闻胤取关中,喜不自甚,封胤为骠骑大将军。
秋八月,晋王司马昭卒,子司马炎立。胤以荆州商人之身份,潜入洛阳,策动司马攸兵变。攸,昭次子也,因司马师无子,过继之,昭在位之时,有意立攸为世子,曰:“此景王之天下也,吾何与焉。”何曾贾充等谏之,皆曰不可废长立幼,昭踌躇未决。及胤至,与攸谋,炎惧,恐失其位,入宫杀昭,枉图自立,然攸为卫将军,掌京兵马,炎事泄,遭囚禁。胤建议攸杀炎以绝后患,然攸念及手足之情不忍动手,及羊祜、陈骞、石苞勤王兵至,炎得势,攸为阶下囚,胤携司马师女司马青遁走,辗转荆州回长安。胤纳司马青为次妻,生子征。司马炎废魏帝自立为帝,国号晋,改元泰始。
四年春,鲜卑人秃发树机能叛于河西,杀西羌王姚柯回,胤兴兵讨之,独创偏厢车,破秃发树机能于河西走廊,收复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秃发树机能逃至乌孙国。胤本欲追击,邓艾谏曰:“公不闻郭嘉遗计定江东之事?”胤乃止,及明年春,乌孙国主遣人送秃发树机能及敦煌太守马循人头至,胤遂还师。
司马炎称帝之后,发兵三路,大举进攻关中,一路攻潼关,一路攻武关,一路攻蒲坂津,皆为汉军所阻,未得寸进。陆抗则趁机取弋阳,晋廷震动。炎乃令钟会撤出益州,会至襄阳,杀扶风王司马亮,反,自立为魏兴王。匈奴人刘渊为上党太守,欲迁为带方太守,渊不满,起兵反于晋阳。一时晋国东西受敌南北俱反,国势颓危。
胤言之:“胡夷乃我汉民族之仇敌,汉与晋虽势不两立,但同为炎黄子孙,理当捐弃前嫌,共抗胡虏。”遂与晋议和罢兵。未几,北地胡乱,众皆称胤睿智。胤调兵平叛,匈奴郝散部、氐齐万年部、马兰羌、卢水胡尽数皆平。
七年春,胤东渡黄河,进击匈奴刘渊部,取左国城,杀刘渊父刘豹,至晋阳,而后东进,兵分三路,东路右军都督罗宪至冀州,北路左军都督傅佥至新兴、雁门,南路胤自率至上党。胤至上党,与数倍之匈奴、羯敌周旋,辗转于山林险恶之地,粮资匮尽,和雪为食,至若艰险,历三载,取上党,进河东,与羊祜联,破晋阳,平并州。刘渊逃往冀州。
胤率军东进冀州,巧取抱犊寨,出井径口,据真定,羊祜亦出乐平,取赵国,对信都刘渊形成合围之势。胤决漳水灌信都城,渊大败,只得向慕容鲜卑求援。慕容鲜卑觎觑中原久矣,派兵七万南下,至漳水,遭伏,全军尽墨,渊亦死于易水,胡乱悉平。
十年秋,晋罢羊祜,以司马骏为都督,文鸯、马隆为副,攻信都,汉晋战于冀州,安国之战,重创司马骏。十一年春,战线重心移至并州,为争并州,双方皆是重兵西进,胤弃上党,诱文鸯攻平阳,败之,鸯退守壶关,自刎而死。汉军东进,战于羊肠坂,生擒司马骏。
司马炎再度起用羊祜为都督,重整冀州兵马。祜到任后,退守邺城,深壕高垒以拒战,胤破马隆于清河,围邺城,不克,乃转战河内。河内与洛阳仅有一河之隔,汉军兵临黄河,晋国朝野震动,炎欲调邺城兵回援河内,遭羊祜拒,怒而撤其职,槛车擒祜返京问罪,以贾充代之。充至邺城,尽弃之,回师河内,却遭败绩,充身死。炎怒而下旨斩祜于河内,幸得汉军相救,祜降汉。
胤挥师南渡黄河,攻破洛阳,司马炎自焚而死,晋亡。时炎兴十一年冬腊月初一。
季汉迁都于洛阳,后主病危,姜维等欲扶新兴王恂继位,兵谏开阳门,意图逼宫,事败,维自杀,钟会亦死,后主崩,北地王谌继位,是为康帝,改元兴国,大赦天下。封胤为雍王,加太子太保,大司马、兼录尚书事,都督天下诸军事。
陆抗攻洛阳,雍王败之,诛颖川王陈骞、泰山王马隆、淮南王石苞,尽得关东之地,陆抗病亡。
鲜卑犯中原,雍王奉旨讨之,败慕容涉归于漳水,歼敌十八万人,收复幽州。兴国二年春,雍王出塞,平拓跋鲜卑,封狼居胥。三年春,平辽东,灭高句丽,八月,渡马訾水,征三韩,灭鲜卑残部。四年,渡海击倭,倭诸国降,汉军凯旋而还。
其时吴主皓暴虐无道,周处弑之,另立景帝子为主。吴西陵督岑安惧,叛之,求援于汉。帝乃遣镇军大将军胡济率兵五万救之,与周处战于西陵,处决水淹之,大败胡济。
时雍王母丧丁忧,诏令夺情起复,督天下兵马伐吴。六年春,雍王率三万轻骑转战交州,取郁林,得苍梧,斩交州牧陶潢,破叛军郭马,平定交广二州,挥师北进,取衡阳长沙。秋七月,汉军七路齐出,前将军黄崇攻徐中,后将军蒋斌攻寿春,左将军牵弘攻弋阳,右将军王颀攻武昌,骠骑将军傅佥攻江陵,益州史王率巴蜀水师浮江而下,东西凡二十八万大军。
王水师顺江而下,势不可挡,吴西陵督陆景,江陵督陆晏先后死节,周处战于武昌,以身殉国,汉军一路东下,生俘陆机、陆云,直抵建业城下,七年正月,孙降,吴亡。
雍王回师洛阳,因近侍董宏谄言构陷,请旨斩之。侍中正、辅国将军胡济、镇军大将军李球、尚书右仆射李虎、少府费承等惧雍王权势,联名弹劾,帝下旨拘雍王于天牢。未几,天牢大火,牢中死囚尽丧,雍王下落未知。帝懊悔,以诬陷之罪处死正、胡济、李球、李虎、费承,下罪己诏,收雍王子征为义子,立为太子。九年,康帝崩,太子征继位为帝,雍和十年,追谥雍王为仁孝德广雍武皇帝。
评曰:论及天下之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国鼎峙,唯汉暗弱,几庶倾覆,然雍王胤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盖非人力可为之,岂乎有天助之?胤本宗室,锦衣富贵,不善兵甲,然国之倾危之际,受命危难,慷然生死,擒邓艾,拒陆抗,碾转千里,袭陇右,取雍凉,灭五胡,除狄夷,灭晋吞吴,非大智大慧,大勇大贤者不能。雍王性淑,爱兵如子,每行军历阵,与将士同帐而眠,同饮同食,事如大小,亲历亲专,是以三军用命,虎狼之旅,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及功成,四海靖平,汉始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