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7.第857章 新的时代
推荐阅读: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重生民国娇小姐、奋斗1981、神医狂妃:邪王,甜甜宠、毒妻难逃:仙尊,太强势!、冥婚,弃妇娘亲之家有三宝、舌尖上的大宋
一五中文网 www.15zw.com,最快更新执宰大明最新章节!
镇国公府。
一匹快马在府门前停下,马背上是一名身材壮硕的骁武军少校武官,翻身下马后使劲捶着镇国公府紧闭的大门。
由于今天京城形势严峻,气氛压抑,故而不仅街道上冷冷清清没少多百姓,那些高官显贵的府邸更是关紧院门,以防发生不测。
“什么人?”很快,院门里传出来一个警惕的喝问声。
“开门,我是讲武堂的人,奉王爷之命前来向王妃报平安。”少校武官闻言立刻高声回道。
“你认错地方了,这里是国公府,不是王府。”门里的人闻言冷冷地回答,丝毫也没有打开大门的意思。
“国公爷没死,已经在今天的朝议上被大行皇帝封为了忠武王,现在正调动骁武军进宫护驾。”少校武官从怀里摸出一封信从门缝里塞了进去,“把这封信给王妃一看便知。”
院门里随后传来了一阵离去的脚步声,好像有人拿着信进去禀告,那名少校武官也不着急,就势坐在了门前的台阶上等待,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神色,无论如何他都想不到原本死于京畿都督府大火的李云天竟然奇迹般的死而复生,而且还被宣德帝破例封为了忠武王,成为了大明立国以来第一个活着封王的勋贵,可谓破了大明王爵的天荒。
没过多久,忠国公府的大门咯吱一声缓缓打开了,一群顶盔贯甲的护卫从里面涌出来,将少校武官请了进去。
镇国公府前院的会客大厅,周雨婷正聚精会神地看着李云天派人送来的书信,眼眶逐渐湿润了。
李云天在信里向周雨婷以及朱玉馨等人就京畿都督府大火假死一事表达了歉意,并倾述了对她们的相思之情,情真意切,柔情无限。
朱玉馨和绿萼等人分坐在大厅两侧的椅子上,神色不解地望着双目通红的周雨婷,令她们感到惊讶的是,当守门的护卫前来禀告说李云天没死并且已经进封为忠武王后周雨婷竟然没有丝毫的怀疑,直接让人打开院门放前来报信的那名讲武堂少校武官进来。
“国公爷没死于京畿都督府的那场大火,被大行皇帝进封为忠武王,并奉大行皇帝之命暗中护卫太子殿下登基,如今太子登基已成定居,国公爷很快就能回府。”
在众女不解的注视下周雨婷看完了李云天的信,擦了擦眼角的泪花后向众人微微一笑,娇声宣布了这一条好消息。
“大姐,你说的是真的,国公爷没死?”此言一出,现场的朱玉馨和绿萼、怜香等人无不大吃了一惊,朱玉馨忍不住急声问道,脸上满是匪夷所思的神色。
“国公爷因为接了大行皇帝的密旨,因此没有向外透露此事,一直在京城暗中筹划护卫太子登基的事宜。”周雨婷闻言微微颔首,平复了一下激动的心境后向绿萼说道,“通知下去,将府上的灵堂撤了。”
“妹子这就去做。”绿萼从震惊中回过神来,起身向周雨婷一躬身,惊喜万分地出门前去安排。
“大姐,我回去一趟,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母亲。”朱玉馨终于意识到眼前这令人激动的一幕是真的,又惊又喜地向周雨婷躬身打了一个招呼,急匆匆赶去福王府向家人报喜。
望着离去的朱玉馨背影,周雨婷的嘴角不由得流露出一丝欣慰的笑意,自从他从诺敏那里得知李云天没死后就一直暗自给李云天担心,彻夜难眠,如今终于可以睡一个安稳觉了。
京城的百姓正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议论着今天朝廷的朝议时,皇城四门和外城九门的城门忽然出人意料地打开了。
就在百姓们对此感到疑惑不解时,聚集在城外的骁武军列着整齐的队列开始进城,穿过了外城的主干道后进入了皇城,一路上畅通无阻。
与此同时,皇城里的居庸关守军开始撤离,在城外安营扎寨,这引得人们大惑不解,私下里对此是议论纷纷。
很快,一个令人更为震惊的消息传来,朝廷里的官差在京城的大街小巷贴出了告示,原本被认为死于京畿都督府大火的镇国公不仅安然无恙,而且还被大行皇帝进封为了忠武王,在京城里掀起了轩然大波,谁也不会想到会发生如此离奇的事情,这意味李云天将成为大明第一个活着受封的异姓王。
除了李云天进封王爵的告示外,被朝廷的差役一同贴出来的还有另外一张告示,通告京城百姓当年参与汉王谋反的威国公二公子鲁天行不思悔改,卖身投靠北元,作恶多端,业已被擒,不日将由三法司公审。
由于已经过去了八年,京城里很多人都已经忘记了当年身份显赫的威国公,更别提鲁天行了,不过能抓住鲁天行这种乱臣贼子是一件大快人心的好事,尤其是鲁天行还主导了北元两年前的那场南侵,使得京畿百姓们受害匪浅,故而引发了不少百姓拍手叫好。
经过杨士奇和张辅等朝臣的商议,太子登基的吉时定在了二月中旬,届时朝廷将大赦天下,万民同乐。
由于京城城外聚集了居庸关的五万军队,这可是大明一支重要的军事力量,为了使得他们安心回居庸关,军阁采用了李云天的提议采用了“只惩首恶,胁从不久”的政策,只将武忠侯樊勇等居庸关的高级将领扣在京城审查,其余人员一律不追究其责任。
毕竟居庸关的守军受到了樊勇等人的欺瞒,樊勇以守护大明皇权为由让居庸关的守军支持越王登基,并且告诉他们这是张太后的意思否则他们也不会从居庸关被调来守皇城,进而骗过了居庸关的那些军士。
不过,李云天并没有单纯地把那些居庸关的守军放回去就算了事,而是将居庸关的中级军官分批调入讲武堂进行轮训,其目的不仅仅是整训他们,尤为重要的是对他们进行安抚,让那些中级军官感到朝廷并没有抛弃他们,要不然也不会这么费事地轮训他们。
至于奉太子的钧旨前来京城护驾的山海关的守军,军阁对其是恩赏有加,使得他们高高兴兴地返回山海关。
虽然宣德帝的遗诏并没有说让李云天当辅政大臣,但宣德帝驾崩前曾经感慨李云天若活着也是托孤重臣,并且进封李云天为太子太师,摆明了就是让李云天成为辅政大臣之一,故而李云天顺理成章地得以与杨士奇和张辅等辅政大臣一样商讨国事。
实际上,宣德帝这次所任命的辅政大臣其实组成了一个新的内阁,里面既有文官也有武臣,而将商讨和决议大明的军国事务,小事裁决,大事呈报给太子用印后实施。
与杨士奇和杨荣、杨浦、陈山组成的内阁不同,新内阁拥有了更大的权限,不必再事事上报给天子,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也使得天子得以从繁重的政务中抽身而出。
虽然李云天的手中有很多事务要处理,忙得不可开交,但张太后还是把一件重要的事情交给了他,那就是平反那些牵涉进陈天雷等人谋反案的文武大臣,事实证明他们并没有谋反的心思,更没有勾结汉王世子。
张太后想来想去,还是觉得老成持稳又在朝廷有着不错名声的李云天去主持平反一事最好,想必李云天能顺利解决这件事情。
当李云天下令释放那些囚禁在锦衣卫北镇抚司诏狱的涉案文武官员时,那些官员先是恍如梦中随后嚎啕大哭,万万没想到能活着离开诏狱。
李云天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将那些涉案的官员,得知想要置他们于死地的人竟然是威国公鲁仲乾的二公子后,这些官员无不万分感慨,百感交集,如果不是李云天在太和殿上力挽狂澜的话他们估计到死也不会知道是鲁天行在暗害他们。
因此,面对李云天的这个救命恩人,再加上以前与鲁天行错综复杂的关系,这些饱受了牢狱之苦的文武官员唯有自认倒霉,这件事情闹下去的话对他们并没有好处,保不准要被牵扯出许多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
那些不幸被牵连进去的无辜官员也只有哑巴吃黄连的份儿,鲁天行涉及到两次谋反大案,同时又是北元枢密院的三大知院之一,他们可不想给自己找麻烦,因此唯有息事宁人。
对于没能扛过酷刑死在诏狱里的官员,李云天对其是大力安抚,给予了丰厚的抚恤,并且给了他们免试进入讲武堂的名额,也算是给那些死者的子弟一个从政之路。
由于李云天的妥善处置,那些涉案的官员并没有鼓噪闹事,而是心平气和地接受到了李云天的安排,这使得张太后松了一口气,心中对李云天大为欣赏。
很快,太子登基的吉日悄然而至,京城成为了一片欢乐的海洋,到处洋溢着喜庆的气息,将宣德帝驾崩和太和殿逼宫两件事所带来的阴霾冲散。
太子朱祈镇登基后年号定为了正统,就是大明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正统帝,曾经经历了土木堡之变和夺门之变,是大明历史上唯一一个成功复辟的皇帝,即便是纵观各朝各代这种情形也非常罕见。
在太和殿举行登基大典的时候,李云天与张辅并排立在勋贵队列的最前方,虽然李云天资历浅但是他是勋贵中爵位最高的人,故而足以与有着太师头衔、资历深厚的张辅并驾齐驱。
随着年幼的正统帝端坐在龙椅上接受文武百官朝拜,大明新的一页缓缓拉开了帷幕,李云天抬头望了一眼意气风发地立在龙椅一侧的宋大山和王振,心中暗自叹了一口气,看来他以后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做,如何平衡朝堂上的各方势力将成为他以后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镇国公府。
一匹快马在府门前停下,马背上是一名身材壮硕的骁武军少校武官,翻身下马后使劲捶着镇国公府紧闭的大门。
由于今天京城形势严峻,气氛压抑,故而不仅街道上冷冷清清没少多百姓,那些高官显贵的府邸更是关紧院门,以防发生不测。
“什么人?”很快,院门里传出来一个警惕的喝问声。
“开门,我是讲武堂的人,奉王爷之命前来向王妃报平安。”少校武官闻言立刻高声回道。
“你认错地方了,这里是国公府,不是王府。”门里的人闻言冷冷地回答,丝毫也没有打开大门的意思。
“国公爷没死,已经在今天的朝议上被大行皇帝封为了忠武王,现在正调动骁武军进宫护驾。”少校武官从怀里摸出一封信从门缝里塞了进去,“把这封信给王妃一看便知。”
院门里随后传来了一阵离去的脚步声,好像有人拿着信进去禀告,那名少校武官也不着急,就势坐在了门前的台阶上等待,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神色,无论如何他都想不到原本死于京畿都督府大火的李云天竟然奇迹般的死而复生,而且还被宣德帝破例封为了忠武王,成为了大明立国以来第一个活着封王的勋贵,可谓破了大明王爵的天荒。
没过多久,忠国公府的大门咯吱一声缓缓打开了,一群顶盔贯甲的护卫从里面涌出来,将少校武官请了进去。
镇国公府前院的会客大厅,周雨婷正聚精会神地看着李云天派人送来的书信,眼眶逐渐湿润了。
李云天在信里向周雨婷以及朱玉馨等人就京畿都督府大火假死一事表达了歉意,并倾述了对她们的相思之情,情真意切,柔情无限。
朱玉馨和绿萼等人分坐在大厅两侧的椅子上,神色不解地望着双目通红的周雨婷,令她们感到惊讶的是,当守门的护卫前来禀告说李云天没死并且已经进封为忠武王后周雨婷竟然没有丝毫的怀疑,直接让人打开院门放前来报信的那名讲武堂少校武官进来。
“国公爷没死于京畿都督府的那场大火,被大行皇帝进封为忠武王,并奉大行皇帝之命暗中护卫太子殿下登基,如今太子登基已成定居,国公爷很快就能回府。”
在众女不解的注视下周雨婷看完了李云天的信,擦了擦眼角的泪花后向众人微微一笑,娇声宣布了这一条好消息。
“大姐,你说的是真的,国公爷没死?”此言一出,现场的朱玉馨和绿萼、怜香等人无不大吃了一惊,朱玉馨忍不住急声问道,脸上满是匪夷所思的神色。
“国公爷因为接了大行皇帝的密旨,因此没有向外透露此事,一直在京城暗中筹划护卫太子登基的事宜。”周雨婷闻言微微颔首,平复了一下激动的心境后向绿萼说道,“通知下去,将府上的灵堂撤了。”
“妹子这就去做。”绿萼从震惊中回过神来,起身向周雨婷一躬身,惊喜万分地出门前去安排。
“大姐,我回去一趟,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母亲。”朱玉馨终于意识到眼前这令人激动的一幕是真的,又惊又喜地向周雨婷躬身打了一个招呼,急匆匆赶去福王府向家人报喜。
望着离去的朱玉馨背影,周雨婷的嘴角不由得流露出一丝欣慰的笑意,自从他从诺敏那里得知李云天没死后就一直暗自给李云天担心,彻夜难眠,如今终于可以睡一个安稳觉了。
京城的百姓正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议论着今天朝廷的朝议时,皇城四门和外城九门的城门忽然出人意料地打开了。
就在百姓们对此感到疑惑不解时,聚集在城外的骁武军列着整齐的队列开始进城,穿过了外城的主干道后进入了皇城,一路上畅通无阻。
与此同时,皇城里的居庸关守军开始撤离,在城外安营扎寨,这引得人们大惑不解,私下里对此是议论纷纷。
很快,一个令人更为震惊的消息传来,朝廷里的官差在京城的大街小巷贴出了告示,原本被认为死于京畿都督府大火的镇国公不仅安然无恙,而且还被大行皇帝进封为了忠武王,在京城里掀起了轩然大波,谁也不会想到会发生如此离奇的事情,这意味李云天将成为大明第一个活着受封的异姓王。
除了李云天进封王爵的告示外,被朝廷的差役一同贴出来的还有另外一张告示,通告京城百姓当年参与汉王谋反的威国公二公子鲁天行不思悔改,卖身投靠北元,作恶多端,业已被擒,不日将由三法司公审。
由于已经过去了八年,京城里很多人都已经忘记了当年身份显赫的威国公,更别提鲁天行了,不过能抓住鲁天行这种乱臣贼子是一件大快人心的好事,尤其是鲁天行还主导了北元两年前的那场南侵,使得京畿百姓们受害匪浅,故而引发了不少百姓拍手叫好。
经过杨士奇和张辅等朝臣的商议,太子登基的吉时定在了二月中旬,届时朝廷将大赦天下,万民同乐。
由于京城城外聚集了居庸关的五万军队,这可是大明一支重要的军事力量,为了使得他们安心回居庸关,军阁采用了李云天的提议采用了“只惩首恶,胁从不久”的政策,只将武忠侯樊勇等居庸关的高级将领扣在京城审查,其余人员一律不追究其责任。
毕竟居庸关的守军受到了樊勇等人的欺瞒,樊勇以守护大明皇权为由让居庸关的守军支持越王登基,并且告诉他们这是张太后的意思否则他们也不会从居庸关被调来守皇城,进而骗过了居庸关的那些军士。
不过,李云天并没有单纯地把那些居庸关的守军放回去就算了事,而是将居庸关的中级军官分批调入讲武堂进行轮训,其目的不仅仅是整训他们,尤为重要的是对他们进行安抚,让那些中级军官感到朝廷并没有抛弃他们,要不然也不会这么费事地轮训他们。
至于奉太子的钧旨前来京城护驾的山海关的守军,军阁对其是恩赏有加,使得他们高高兴兴地返回山海关。
虽然宣德帝的遗诏并没有说让李云天当辅政大臣,但宣德帝驾崩前曾经感慨李云天若活着也是托孤重臣,并且进封李云天为太子太师,摆明了就是让李云天成为辅政大臣之一,故而李云天顺理成章地得以与杨士奇和张辅等辅政大臣一样商讨国事。
实际上,宣德帝这次所任命的辅政大臣其实组成了一个新的内阁,里面既有文官也有武臣,而将商讨和决议大明的军国事务,小事裁决,大事呈报给太子用印后实施。
与杨士奇和杨荣、杨浦、陈山组成的内阁不同,新内阁拥有了更大的权限,不必再事事上报给天子,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也使得天子得以从繁重的政务中抽身而出。
虽然李云天的手中有很多事务要处理,忙得不可开交,但张太后还是把一件重要的事情交给了他,那就是平反那些牵涉进陈天雷等人谋反案的文武大臣,事实证明他们并没有谋反的心思,更没有勾结汉王世子。
张太后想来想去,还是觉得老成持稳又在朝廷有着不错名声的李云天去主持平反一事最好,想必李云天能顺利解决这件事情。
当李云天下令释放那些囚禁在锦衣卫北镇抚司诏狱的涉案文武官员时,那些官员先是恍如梦中随后嚎啕大哭,万万没想到能活着离开诏狱。
李云天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将那些涉案的官员,得知想要置他们于死地的人竟然是威国公鲁仲乾的二公子后,这些官员无不万分感慨,百感交集,如果不是李云天在太和殿上力挽狂澜的话他们估计到死也不会知道是鲁天行在暗害他们。
因此,面对李云天的这个救命恩人,再加上以前与鲁天行错综复杂的关系,这些饱受了牢狱之苦的文武官员唯有自认倒霉,这件事情闹下去的话对他们并没有好处,保不准要被牵扯出许多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
那些不幸被牵连进去的无辜官员也只有哑巴吃黄连的份儿,鲁天行涉及到两次谋反大案,同时又是北元枢密院的三大知院之一,他们可不想给自己找麻烦,因此唯有息事宁人。
对于没能扛过酷刑死在诏狱里的官员,李云天对其是大力安抚,给予了丰厚的抚恤,并且给了他们免试进入讲武堂的名额,也算是给那些死者的子弟一个从政之路。
由于李云天的妥善处置,那些涉案的官员并没有鼓噪闹事,而是心平气和地接受到了李云天的安排,这使得张太后松了一口气,心中对李云天大为欣赏。
很快,太子登基的吉日悄然而至,京城成为了一片欢乐的海洋,到处洋溢着喜庆的气息,将宣德帝驾崩和太和殿逼宫两件事所带来的阴霾冲散。
太子朱祈镇登基后年号定为了正统,就是大明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正统帝,曾经经历了土木堡之变和夺门之变,是大明历史上唯一一个成功复辟的皇帝,即便是纵观各朝各代这种情形也非常罕见。
在太和殿举行登基大典的时候,李云天与张辅并排立在勋贵队列的最前方,虽然李云天资历浅但是他是勋贵中爵位最高的人,故而足以与有着太师头衔、资历深厚的张辅并驾齐驱。
随着年幼的正统帝端坐在龙椅上接受文武百官朝拜,大明新的一页缓缓拉开了帷幕,李云天抬头望了一眼意气风发地立在龙椅一侧的宋大山和王振,心中暗自叹了一口气,看来他以后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做,如何平衡朝堂上的各方势力将成为他以后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