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整饬吏治
推荐阅读: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重生民国娇小姐、奋斗1981、神医狂妃:邪王,甜甜宠、毒妻难逃:仙尊,太强势!、冥婚,弃妇娘亲之家有三宝、舌尖上的大宋
一五中文网 www.15zw.com,最快更新南北朝之征伐天下最新章节!
张掖贪腐案,乃卫朔入主河西以来最大之腐败案件。
将近有三分之二的官吏牵扯其中,整个张掖官场几乎被一扫而空。
当报纸报道过后,整个河西为之震动,之前没有人想到牵连会如此之广。
而此案也震惊了卫朔,更刷新了他对官僚本身之认识。
以前他总觉得自己行事英明果断,又多了数百年见识,,麾下还有宋繇、崔浩等青史留名的大才辅佐。
即便不能让治下各地全数吏治清明,也不可能出现什么大案窝案。
然张掖发生的一切,让他犹如当头挨了一棒,彻底从美好幻想中清醒过来。
以前他太理想,对官僚抱有一定期望。
可如今他才想明白,对官僚寄予厚望不啻于奢望猫儿不偷腥。
对官僚唯有一手大棒一手胡萝卜,且大棒挥舞地要狠一些。
……
接下来,处理张掖一案等于拉开了整顿吏治之序幕。
卫朔连续给崔逞写信,要求他尽快派御史巡查各地。
接到大都护指示,整个督察司全都行动起来,只用了半月不到,陆陆续续又揪出不少贪官污吏。
连都护府内部都有人冒侵粮饷、截留赈灾款项,数目高达八万贯。
而其他州郡县等地方官员共贪污款项计有十三万贯,总计有三十余人参与贪墨行为。
俗话说得好:拔出萝卜带着泥!
这些官员贪污除了少数是个人行为外,大多是整体勾结,连带着包括不少地方大员皆牵扯其中。
很快,相关调查报告就摆在了卫朔面前。
他仔细看过后,恶狠狠地叫这些报告全摔在了地上,冷冽冽地对刘穆之说:“没想到啊,各地吏治竟如此严重,督察司所调查案件,每个都让朔心恨不已。”
“由此可知,河西官场早已腐败不堪。”
“而这些贪官污吏实乃国贼,人人得而诛之!”
卫朔话一说完,便冷冷地扫了一眼,底下那一群残存的张掖官员。
众人心下一凛,纷纷噤言。
整个大厅里面静得连掉下一根针都可以听见,那些官员都纷纷不敢出声,深怕一不小心引火烧身。
站在下面的多位官员虽侥幸没有被发配阴山,并不是说他们绝对干净。
可以说其中绝大部分都不是很干净,他们为了头顶上乌纱帽,为了自己的政治生涯,为了前程万里,还为了能过上奢侈生活,冒着掉脑袋危险,或多或少地接受过他人贿赂,也贿赂过别人。
只不过众人情节较轻,再加上都护府调派的官员还未到来,卫朔不得不暂时留用他们。
好一会儿,见众人没有言语,卫朔复又说道:“都护府各曹、地方各官员,乃河西政务之运作根本。”
“然近来却弊端丛生,有的人为了得到提拔,便要先行贿赂,上下都是一样。”
“最近朔还听说,有的官员为了有钱行贿,动不动就向富商、世家借债,承诺一到任所,便要还债。”
“可这还债银子出自哪里?不问可知!如此下去怎能成为好官?怎能造福百姓?”
“如今朔倒要问问尔等,河西还有清正廉明,体恤百姓的好官吗?”
“我估摸着,除了都护府几位大人外,恐怕整个河西差不多已经没有啦!”
即便卫朔不问缘由一棍子打倒了全部官员,可谁也不敢出来辩驳。
过了好一会儿,刘穆之才站出来道:“今日之读书人,十年寒窗苦读,本期一朝题名榜首,为国为民,施政一方,造福百姓,然有的人却违圣人之言,枉读圣人之书,实乃品德败坏,道貌岸然之辈。”
“今惟严申号令,凡贪墨、截留、擅动官府专用之物资者,当严惩不贷,以儆效尤。”
“而对清廉、务实、勤勉之人,也要予以破格提拔,并大肆奖励,以树廉洁为公之榜样。”
这时一名张掖当地官员乍着胆子,向卫朔提出了高薪养廉建议。
“自大都护入主河西以来,经济日渐繁荣,各地生活水平也逐渐提高,物价更是比以前上涨不少。”
“然八年来,官员俸禄从未增加。据臣所知,那些贪污受贿者,皆不得已才有挪用、贪污物资。”
“故臣认为应提升官员俸禄,增加官员所得,以钱养廉方为正理。”
听了此人之言,卫朔不由得多看了对方几眼,觉得此人还算不错。
虽然所言有替张掖同僚暗暗鸣不平之意,但至少他发现了问题所在,还提出了相应办法。
而不像有些人除了夸夸其谈,却提不出一条主张与办法。
高薪养廉这个办法在后世有些国家地区实行过,据说效果还不错,诸如新加坡、香港等。
可卫朔深知,高薪养廉好像只适合小区域,而且必须有雄厚财力支撑才行。
而目前河西尚远远说不上财力雄厚,每年光是督造、整修、兴建等各项水利、道路工程,都耗费甚巨。
更别说河西连年大战,遂使得财政愈发紧张,根本没有条件去搞什么高薪养廉。
而且卫朔本身也不赞同高薪养廉,河西官员俸禄低也是相对而言。
虽然无法使官员过上骄奢淫逸的生活,但过上一般小康生活还没问题。
故卫朔摇了摇头道:“卿之提议不错,但有些不合时宜,且不能究其根本。”
“今河西还在致力于平定胡患,大部分钱财都要用来打仗、安抚百姓,哪有多余钱财给官员涨薪?”
“更何况河西官吏俸禄并非低到连养家糊口都不行,尔所言俸禄低,是把官员日常各种应酬也算入其中。”
在众人闻言不断思量时,却见刘穆之道:“臣以为造成官员俸禄偏低之根本,实乃当下钱粮不济,物资不丰。”
“故根本之法,乃抚慰百姓,兴百业,事百工,促商贸,旺钱粮。”
这一席话,让卫朔以及众人对刘穆之刮目相看,这是一番很有见识的话语。
一语道破了推行高薪养廉之最基准的一个条件,那就是有一个很好的经济基础。
“道和此言甚是,高薪养廉虽暂不宜推行,可整顿吏治,已是势在必行。”
“此事关人心向背之根本,为河西未来计,本都护决心重整吏治,藉张掖之案,行文河西,还百姓之一个廉洁之治。
“另外,日后凡查获之贪腐案件,必须公开会审,由报馆给予全程报道。”
“将案件详细记录,借助报馆派发各地知晓。”
“并选取口齿伶俐之人于乡间野里宣讲,务必使河西百姓获知官府整治吏治决心。”
“诸位请务必谨记此案之教训,戒忌试行,万望以百姓为重,为百姓、为社稷,全心尽力治理政事。”
……
接下来陆陆续续又有贪污案审理告破,按照卫朔指示,大理寺在州治所皆摆下一个大大的公审刑堂。
百姓们哪里见过这等场景,以至于每次审理案件,各地士绅、百姓、学子纷纷前来围观。
好家伙!整整有差不多近万人到场,真正是一个万人公审大会。
还有好事者,事后将各案件编成故事、民谣到处传唱,甚至成为各地茶馆、酒楼中说书先生日常节目。
虽然卫朔恨不得将一干涉案人员诛杀殆尽,但他还是恪守诺言,没有搞严刑峻法,全都依法处置。
只有少数因贪污金额巨大被判腰斩外,其余余一干官员充军的充军,流放的流放,劳役的劳役,监禁的监禁。
涉案官员遍及河西十四个郡县,共百十多名官员入狱,其他小吏不计其数。
一时间河西上下雷霆震动,各地百姓、学子对于卫朔此举交口称赞。
特别是案发之地,百姓们无不拍手称快。
原本已有些失去的百姓民心,通过整顿吏治正逐步恢复过来。
虽然大多数案件已交由大理寺审判,唯有一个案件卫朔坚持自己审查,那就是牛老汉一家案子。
张掖贪腐案,乃卫朔入主河西以来最大之腐败案件。
将近有三分之二的官吏牵扯其中,整个张掖官场几乎被一扫而空。
当报纸报道过后,整个河西为之震动,之前没有人想到牵连会如此之广。
而此案也震惊了卫朔,更刷新了他对官僚本身之认识。
以前他总觉得自己行事英明果断,又多了数百年见识,,麾下还有宋繇、崔浩等青史留名的大才辅佐。
即便不能让治下各地全数吏治清明,也不可能出现什么大案窝案。
然张掖发生的一切,让他犹如当头挨了一棒,彻底从美好幻想中清醒过来。
以前他太理想,对官僚抱有一定期望。
可如今他才想明白,对官僚寄予厚望不啻于奢望猫儿不偷腥。
对官僚唯有一手大棒一手胡萝卜,且大棒挥舞地要狠一些。
……
接下来,处理张掖一案等于拉开了整顿吏治之序幕。
卫朔连续给崔逞写信,要求他尽快派御史巡查各地。
接到大都护指示,整个督察司全都行动起来,只用了半月不到,陆陆续续又揪出不少贪官污吏。
连都护府内部都有人冒侵粮饷、截留赈灾款项,数目高达八万贯。
而其他州郡县等地方官员共贪污款项计有十三万贯,总计有三十余人参与贪墨行为。
俗话说得好:拔出萝卜带着泥!
这些官员贪污除了少数是个人行为外,大多是整体勾结,连带着包括不少地方大员皆牵扯其中。
很快,相关调查报告就摆在了卫朔面前。
他仔细看过后,恶狠狠地叫这些报告全摔在了地上,冷冽冽地对刘穆之说:“没想到啊,各地吏治竟如此严重,督察司所调查案件,每个都让朔心恨不已。”
“由此可知,河西官场早已腐败不堪。”
“而这些贪官污吏实乃国贼,人人得而诛之!”
卫朔话一说完,便冷冷地扫了一眼,底下那一群残存的张掖官员。
众人心下一凛,纷纷噤言。
整个大厅里面静得连掉下一根针都可以听见,那些官员都纷纷不敢出声,深怕一不小心引火烧身。
站在下面的多位官员虽侥幸没有被发配阴山,并不是说他们绝对干净。
可以说其中绝大部分都不是很干净,他们为了头顶上乌纱帽,为了自己的政治生涯,为了前程万里,还为了能过上奢侈生活,冒着掉脑袋危险,或多或少地接受过他人贿赂,也贿赂过别人。
只不过众人情节较轻,再加上都护府调派的官员还未到来,卫朔不得不暂时留用他们。
好一会儿,见众人没有言语,卫朔复又说道:“都护府各曹、地方各官员,乃河西政务之运作根本。”
“然近来却弊端丛生,有的人为了得到提拔,便要先行贿赂,上下都是一样。”
“最近朔还听说,有的官员为了有钱行贿,动不动就向富商、世家借债,承诺一到任所,便要还债。”
“可这还债银子出自哪里?不问可知!如此下去怎能成为好官?怎能造福百姓?”
“如今朔倒要问问尔等,河西还有清正廉明,体恤百姓的好官吗?”
“我估摸着,除了都护府几位大人外,恐怕整个河西差不多已经没有啦!”
即便卫朔不问缘由一棍子打倒了全部官员,可谁也不敢出来辩驳。
过了好一会儿,刘穆之才站出来道:“今日之读书人,十年寒窗苦读,本期一朝题名榜首,为国为民,施政一方,造福百姓,然有的人却违圣人之言,枉读圣人之书,实乃品德败坏,道貌岸然之辈。”
“今惟严申号令,凡贪墨、截留、擅动官府专用之物资者,当严惩不贷,以儆效尤。”
“而对清廉、务实、勤勉之人,也要予以破格提拔,并大肆奖励,以树廉洁为公之榜样。”
这时一名张掖当地官员乍着胆子,向卫朔提出了高薪养廉建议。
“自大都护入主河西以来,经济日渐繁荣,各地生活水平也逐渐提高,物价更是比以前上涨不少。”
“然八年来,官员俸禄从未增加。据臣所知,那些贪污受贿者,皆不得已才有挪用、贪污物资。”
“故臣认为应提升官员俸禄,增加官员所得,以钱养廉方为正理。”
听了此人之言,卫朔不由得多看了对方几眼,觉得此人还算不错。
虽然所言有替张掖同僚暗暗鸣不平之意,但至少他发现了问题所在,还提出了相应办法。
而不像有些人除了夸夸其谈,却提不出一条主张与办法。
高薪养廉这个办法在后世有些国家地区实行过,据说效果还不错,诸如新加坡、香港等。
可卫朔深知,高薪养廉好像只适合小区域,而且必须有雄厚财力支撑才行。
而目前河西尚远远说不上财力雄厚,每年光是督造、整修、兴建等各项水利、道路工程,都耗费甚巨。
更别说河西连年大战,遂使得财政愈发紧张,根本没有条件去搞什么高薪养廉。
而且卫朔本身也不赞同高薪养廉,河西官员俸禄低也是相对而言。
虽然无法使官员过上骄奢淫逸的生活,但过上一般小康生活还没问题。
故卫朔摇了摇头道:“卿之提议不错,但有些不合时宜,且不能究其根本。”
“今河西还在致力于平定胡患,大部分钱财都要用来打仗、安抚百姓,哪有多余钱财给官员涨薪?”
“更何况河西官吏俸禄并非低到连养家糊口都不行,尔所言俸禄低,是把官员日常各种应酬也算入其中。”
在众人闻言不断思量时,却见刘穆之道:“臣以为造成官员俸禄偏低之根本,实乃当下钱粮不济,物资不丰。”
“故根本之法,乃抚慰百姓,兴百业,事百工,促商贸,旺钱粮。”
这一席话,让卫朔以及众人对刘穆之刮目相看,这是一番很有见识的话语。
一语道破了推行高薪养廉之最基准的一个条件,那就是有一个很好的经济基础。
“道和此言甚是,高薪养廉虽暂不宜推行,可整顿吏治,已是势在必行。”
“此事关人心向背之根本,为河西未来计,本都护决心重整吏治,藉张掖之案,行文河西,还百姓之一个廉洁之治。
“另外,日后凡查获之贪腐案件,必须公开会审,由报馆给予全程报道。”
“将案件详细记录,借助报馆派发各地知晓。”
“并选取口齿伶俐之人于乡间野里宣讲,务必使河西百姓获知官府整治吏治决心。”
“诸位请务必谨记此案之教训,戒忌试行,万望以百姓为重,为百姓、为社稷,全心尽力治理政事。”
……
接下来陆陆续续又有贪污案审理告破,按照卫朔指示,大理寺在州治所皆摆下一个大大的公审刑堂。
百姓们哪里见过这等场景,以至于每次审理案件,各地士绅、百姓、学子纷纷前来围观。
好家伙!整整有差不多近万人到场,真正是一个万人公审大会。
还有好事者,事后将各案件编成故事、民谣到处传唱,甚至成为各地茶馆、酒楼中说书先生日常节目。
虽然卫朔恨不得将一干涉案人员诛杀殆尽,但他还是恪守诺言,没有搞严刑峻法,全都依法处置。
只有少数因贪污金额巨大被判腰斩外,其余余一干官员充军的充军,流放的流放,劳役的劳役,监禁的监禁。
涉案官员遍及河西十四个郡县,共百十多名官员入狱,其他小吏不计其数。
一时间河西上下雷霆震动,各地百姓、学子对于卫朔此举交口称赞。
特别是案发之地,百姓们无不拍手称快。
原本已有些失去的百姓民心,通过整顿吏治正逐步恢复过来。
虽然大多数案件已交由大理寺审判,唯有一个案件卫朔坚持自己审查,那就是牛老汉一家案子。